USB通用序列埠(Universal Serial Bus)對現代人耳熟能詳,是周邊連接電腦主機最通用的輸出入傳輸介面。USB對現代人來說是理所當然,但USB其實是從一段血路殺出來的。
早期PC主機有很多序列埠。5、6年級生應該依稀還有印象。7、8年生及以後應該都沒聽過。例如鍵盤、滑鼠的PS/2、印表機的LPT埠、數據機的RS232埠、磁碟機的SCSI埠、螢幕的D-Sub...等。安裝硬體周邊後,還必須安裝驅動程式並重開機,周邊才能啟動,工序繁雜。也因此通用針腳、熱插拔、不須關機特性的傳輸介面USB孕育而生。
1995年第一代USB1.0(LowSpeed)跟1.1(FullSpeed)傳輸速度1.5-12Mbps,統一了滑鼠、鍵盤、隨身碟、印表機、掃描器、DC(數位相機)等大部分周邊。如果老6年級生有印象,當時USB很方便,但只要遇到要傳輸大型檔案或一個資料夾有數百筆檔案時,等得苦不堪言。2001年第二代的USB2.0(HiSpeed)傳輸速度480Mbps,適用於大型硬碟機、傳輸速度飛快,不再感受痛苦。USB2.0並統一了所有品牌數位單眼相機DSLR傳輸介面,甚至連音訊喇叭都統一。2007年第三代USB3.0傳輸速度最猛、SuperSpeed,速度已經達到5Gbps。後續升級版的3.1速度10Gbps,而最新的USB3.2速度更高達20Gbps。但傳輸速度已經達到瓶頸。USB開發者論壇USB-IF於2019年去年9月正式發表最新USB4.0。以下簡稱USB 4。USB 4傳輸速度從40Gbps起跳。
在談USB 4之前,讓我們先談一下USB 3的豐功偉業。近10年來智慧型手機跟雲端儲存興起,已經很少人用電腦主機跟USB周邊傳輸資料。印表機跟事務機,一般個人或家庭也不會買。大概都只有辦公室區域網路還看的到、用的到。也因次感受不到USB 2與USB 3傳輸速度的差異。但USB 3的偉大乃是統一了智慧型手機傳輸與充電介面。並一併打包了三大遊戲機Sony PS4、微軟XBOX、任天堂Switch傳輸介面。
再還沒有智慧型手機前。美國與歐盟就一直強烈要求自家三大手機廠,Nokia、moto、Sony Erricon。必須統一傳輸線與充電器。但當時三大廠誰也不服誰,歐盟宣導與施壓10幾年,大家都各自為政。甚至一樣Nokia或moto同個品牌,不同機款,還會有自己的傳輸線。各代之間不通用。老6年級生應該都有這樣的痛苦經驗。每次換機,充電器傳輸線甚至耳機都不通用。直到2009年USB-IF發現了這個商機。發表了小型款的USB 3,就是現在的Micro USB,成為智慧型手機傳輸資料和電源的標準介面。也就是大家手中Android手機傳輸線跟充電線。不管你拿的是三星還是華為、oppo、小米。也不管你拿的是hTC或ASUS。所有線材都是通用。同學與同事之間,現在也才可以互相借傳輸線充電。而Micro USB為何會有這樣的能耐統一手機傳輸充電線。最大的原因就是高速傳輸效能,沒有任何其他規格能及。
或許會有人說,USB只統一Android手機。那iPhone呢。眾所周知,Apple是規格制定者也是規格殺手。Apple桌機iMac、筆電Macbook是第一個拿掉光碟機、網路孔、棄HDD改SSD的電腦。而iPhone是第一個拿掉耳機孔的手機。光碟機拿掉光碟廠哀號、網路孔拿掉,無線上網成顯學,讓網通廠智邦樂翻。HDD改SSD。讓硬碟巨擘WD購併Flash大廠東芝,專心改做SSD。耳機孔拿掉,真無線藍芽耳機成主流。但Apple再怎麼屌,徹頭徹底都敬畏USB三分。USB早期分type-A、type-B。接頭分公母,反向排列。消費者連接時,須留意不能插錯。但這兩年最夯的USB type-C。又稱USB-C,不再分方向,消費者怎麼插都對。但type-C最大的優勢不是好插,而是高速傳輸介面。尤其是筆電跟手機的充電。早期Apple不管在Macbook或iPhone的傳輸跟充電接頭都自成一個體系。但現在新款iMac與Macbook充電與傳輸介面都採用USB-C。而iPhone因周邊商機太大,很多大型配件商營收都強過一般Android手機廠。而任何連接周邊,Apple都可抽一筆過路費。所以iPhone仍堅持採用Lightning。但事實上,Lightning本身傳輸速度不行。iPhone A系列處理器有內建支援USB-C。iPhone 8以上消費者,若想要享受快充服務,都必須另外買一條type-C充電線。USB-C的高速傳輸效能是連Apple都必須乖乖買單。
早期USB 1與USB 2速度沒有太快,不太講求傳輸控制晶片(IC)。但到了USB 3尤其現在USB3.2跟USB-C,非常重視傳輸晶片的效能。也因此讓台股產生了一檔超級妖股5269祥碩。祥碩早期只是華碩的一個IC設計部門,專責USB晶片。因2357華碩NB與PC品牌USB用量大,故2004年把祥碩獨立出來一個子公司。不過當時的股王華碩已經開始走下坡。品牌跟代工被迫分家。品牌保留給華碩,代工分出4938和碩。當時集團跟外資焦點都放在華碩跟和碩比較。一開始外資重品牌,華碩評價高。後來和碩代工做出口碑擠身電子五哥,甚至搶到鴻海iPhone的訂單,和碩鋒頭反而後來居上。而祥碩當時只是一個不起眼的IC設計公司。2013年股票上市,股價只有30幾塊。但隨著USB 3規格普及,加上Micro USB一統手機傳輸介面。USB-C超高速傳輸介面的發展,祥碩股價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從40多元一路漲到1215。整個祥碩股價的展開都是圍繞者USB 3而成就。要知道祥碩這檔妖股。可不是一般生技股如基亞、浩鼎、也不像被動元件的國巨、華新科。也不像鏡頭股的大立光、玉晶光都曾經大幅度拉回。祥碩的妖,連漲7年只漲不跌。也讓外資跟投信開始追蹤這顆20幾年的老IC,USB傳輸晶片。而USB 4正準備接棒。
講了那麼多USB 3。當然不可能要大家去買1200元的祥碩。現在才要進入今天的正題,5351鈺創。
鈺創是一家老牌IC設計公司。與聯電、台積電、日月光、華泰電、旺宏同期。響應當時政府政策,第一批矽谷回歸進駐竹科的半導體公司。與前幾家不同,鈺創沒有自己晶圓廠,以IC設計起家。主攻產品是記憶體的DRAM與SRAM。因是IC設計公司,規模不大。鈺創不生產標準型DRAM,而走小眾利基型路線。加上IC設計特性股本小,輕薄短小,1998年股票上市,2000年就飆到201元天價。當然後來隨著網路泡沫破滅、DRAM景氣循環。鈺創股價也載浮載沉。
IC設計公司(fabless)沒有工廠,不同於IC製造(IDM),更不同於晶圓代工(Foundry)。不講求廠房規模,而是以IC研發,設計IC電路為主。講白話,IC設計就是人腦公司,以人才為主。公司資產100%在於人才、專利與技術,而不是產能規模。鈺創這幾年很辛苦,營收不大,資金主要都用在人力與技術開發。雖然連19季虧損,但對人才與技術專利的投資從沒少過。也因此在3D感測元件VR、AR累積89項專利。而成為全球最大VR、AR晶片供應商,最近還發表了全球最小的一顆DRAM晶片。PRCR DRAMx16bit DDR3,實際體積2*4.7mm。不僅縮減成本,面積與功耗僅需原本的1/10。用於有AI功能的鏡頭控制IC,目前已和一家美國廠商洽談中,而近期Apple又傳出Apple Glass。人類是感官動物,掌管聲音聽覺的耳朵Air Pods大賣,掌管視覺眼睛的Apple Glass將更強烈。非常可能又是一次資訊革命。
另外鈺創在AI跟物聯網領域扎根多年。將隨5G商轉,AI應用百花齊放。過去AI只講求高速運算,而忽略高速傳輸。記憶體一直處於邊緣地位。簡單比喻,高速運算CPU跟GPU就是人體的大腦跟心臟,而記憶體DRAM就是人體的血管動脈。大腦的運算跟心臟脈動要結合,都需血管傳導運輸才能啟動。5G打開全球行動傳輸高速大門,記憶體傳輸地位大幅提升,凌駕CPU運算地位。鈺創打入美商賽靈思Xilinx傳輸解決方案。Xilinx是目前是華爾街當紅炸子雞,地位早就超過主導運算的n vidia。鈺創做為合作夥伴,當然當仁不讓。
講完硬梆梆的科技規格。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談些人文面。鈺創的際遇與旺宏極為相似。鈺創老董盧超群與旺宏吳敏求都是十分專注執著的人,畢生奉行一輩子只專心做好一件事。1980年代放棄美國矽谷高薪,回台灣竹科篳路藍縷。吳敏求的執著在於非揮發性記憶體Flash領域,成立旺宏時就有三個10年規劃。第一個10年最輝煌,第二個十年最辛苦,第三個10年讓旺宏再次偉大。也剛好應證了旺宏從草創到初上市漲到105再跌到2.11,再漲回61。但撇開旺宏股價表現,旺宏利基型的Nor Flash與MASK ROM,也讓外國人見識了台灣之光不是只有TSMC台積電,還有MXIC旺宏。現在車用電子Nor最大家。把車用電腦配備拆開來看半導體元件,都可以看到MXIC,made in Taiwan。而鈺創盧超群一樣專注與執著半導體。科技人盧超群給半導體的定義不是摩爾定律、不是每兩年晶片速度就要快上一倍。而是給半導體一個人文定義。半導體就是人才、加上決心、士氣、技術,還有永遠對抗失敗的努力。
盧超群。不僅戮力於鈺創,更戮力於台灣半導體在AI人工智慧結盟。費時4年與經濟部、全球80家大型企業合組完成台灣人工智慧晶片(AITA)聯盟,擔任會長。主要目的就是要在AI浪潮下,制定出AI晶片技術規格。降低AI晶片10倍研發費用,縮短開發時程半年,效能有效2倍提升。掌握AI半導體就能掌握世界。
鈺創在2/24宣布上市以來史上首次減資。第一次的減資就是破釜沉舟的49%。也一下子就讓鈺創股價連續跌停從9.45跌到6.97。再然後悲情的新冠肺炎3月。再跌到4.41。目前6.2也還遠低於起跌點的9.45。這幾年宣布減資個股通常都是先跌後漲。減資前都會漲回起跌點。甚至拉高減資。簡單說現在買6.2漲到起跌點9.45,就是50%獲利。再來細究鈺創減資的原因。鈺創減資49%,減掉過去19累積季虧損21億。目的就是要獲利後,才能依公司法規定,發放員工紅利積極留才。再然後淨值回升到10元。恢復信用交易,並恢復債信評等降低利息支出。而更重要的是減資後,鈺創將展開私募,引進策略性投資人。這個私募,散戶想都別想,絕對不會是你跟我。除非你是Apple或INTEL或AITA聯盟成員再說。聰明的散戶就是直接買低價的現股就好。
最後的最後,回歸到本文的USB。USB開發者論壇USB-IF 2019年去年9月才正式發表最新規格USB4.0。專注於人才腦力與專利技術為根本的鈺創也在去年12月很快的就發表了USB 4高速傳輸晶片IC-EJ903,率先獲連接器大廠導入並送樣INTEL認證,成為USB 4領頭羊,目前暫時領先祥碩。或許有人會說INTEL目前主導USB3.2升級版Thunderbolt 3,不會太快導入USB 4。支援USB 4的CPU要明年初才會發表。而競爭對手AMD也要Q3新品發表才會導入USB 4。但以USB一貫向下相容特性。現在買USB 4產品可以向下相容所有周邊跟傳輸介面。買USB 3卻無法向上相容未來的USB 4。雖然Q4或明年USB 4才能成為主流規格。但現在周邊商品一樣的價錢,聰明的消費者會選擇舊規格USB 3還是新規格USB 4??講白一點比喻,一樣價錢/地點/坪數的舊公寓跟新大樓。誰不想買新大樓。
祥碩掌握了USB 3高速傳輸介面,也掌握了先機,股價從40漲到1200,一去不回頭。鈺創則掌握新規格USB 4先機,股價該從6.2該漲到多少?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無可限量。USB 3,祥碩是最大贏家。但USB 4戰場才重新開始。鈺創強人之先,率先發表最新晶片,股價又在超低歷史基期,非常有機會是USB 4最大贏家。
吳敏求的旺宏第30年、第3個階段的2017年。讓旺宏再次偉大,大漲30倍。比旺宏晚成立3年的鈺創。今年2020,剛好也是鈺創的第30年。有了祥碩跟旺宏良好的示範。也會讓鈺創再次偉大。
純心得分享,非買進賣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