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元件其實也是廣義的被動元件一種。由於石英具有穩定特性,能夠提供精準的參考頻率、時間控制,具計時功能。所以是指針式手錶的重要零件。早期最精密的指針錶都會內建石英。固有石英錶之稱。目前全球最大石英元件製造廠也是國際知名錶廠,就是日本的精工SEIKO。
另外石英元件亦有穩定電壓的特性,除精準的參考頻率亦可過濾雜訊,穩定的接收無線射頻。所以通訊產品如手機與基地台,也都需要大量的石英元件。手機沒石英元件就會死當。
如同電容、電阻、電感一樣,石英元件也是被秤斤論兩再賣。光日本大廠,月產量就超過4億顆。因石英元件對品質要求非常嚴格。所以全球前十大廠,嚴謹的日廠就佔8家。台灣的3042晶技第四、2484希華第七、3221台嘉碩則排11。
今天的重點在希華。希華最早是先上櫃後上市,上櫃時代的股票代號是5412。上櫃初期躬逢通訊產業蓬勃發展。當時三大手機廠NOKIA、MOTO、Sony Ericsson都是希華大客戶。希華以38.5上櫃後股價一路飆高。當時台股瘋電子股尤其通訊股。希華最高漲到263。當然之後就是大家知道的先是台灣2002本土風暴、2008金融海嘯。希華股價最低被打到8元。當然最高點與最低點都是極端,僅供參考。我喜歡以2016年的520做為台股多空分水嶺。那時台股在7900點。目前10064。而當時的希華很巧的與現在股價都一樣18元。
希華身為老牌石英元件大廠過去幾年會被晶技追過,主要就是轉投資威華微機電不順。從未獲利連虧4年,但虧損金額逐年降低,而折舊費用已在去年9月提列完畢。希華對於微機電(MEMS)產品準備已超過4年,重點在於5G帶動的高階TCXO需求,主要應用於5G基地台的建置需求。關鍵字就是5G基地台。
另外希華在紐西蘭有個重要轉投資夥伴紐西蘭上市公司Rakon。Rakon對產品要求非常嚴謹,比日商標準更嚴格。因為產品外銷歐洲基地台建置。董事長曾穎堂在前不久的專訪提到已獲全球基地台龍頭的認證。應該就是華為。
在2018以前應該沒有人相信被秤斤論兩賣的被動元件會漲價。也沒有人相信國巨與華新科會從票面價分別漲到1310與490、禾伸堂從40漲到301、興勤從30漲到110、大毅從15漲到155。石英元件近年價格不振,日本大廠相繼縮減產能,很像當時被動元件起漲時的翻版。被動元件在2018的百倍大漲,一生可能只遇到一次。就像哈雷彗星一樣,平均76年出現一次,錯過後就沒了。但退而求其次,找尋下一個漲50%或一倍應該不難。
今天中菁會(台中上市上櫃公司聯誼會)交接。最後以希華小而美的轉投資6417韋僑做總結。韋僑很低調,低調到一般人不會留意他的存在。主力產品是RIFD電子標籤。就是大家去買東西時,店員會拿筆刷商品的那個條碼。去年中國盛行無人商店時,我就留意韋僑,當時在32,不到一年也低調的漲到50.1。就是50%。希華集團董事長跟總經理,曾穎堂、曾榮孟堂兄弟。深根石英元件超過30年。不管股價263時的煙花燦爛,也不管金融風暴的8元水餃價。更不管現在18上下的股價。低調實在的做好產品,等待時機出擊。市場自然不吝惜的會給個漲聲。
純心得分享,非買進賣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