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雲湧的世界局勢,是不得不面對的未來,無論是經濟、貿易、科技,如何避險、創新、升級?二○一七年天下經濟論壇為台灣撥開迷霧,走出新路。
作者:賀桂芬 天下雜誌628期
美國閉關自守,正給世界帶來哪些風險?中國改革不到位,靠政府花錢能撐幾年?
利率低得不能再低,民眾還是拚命存錢不消費,企業還是不借錢投資,GDP的兩隻腳都不動,怎麼辦?
每個人都變成了別人的數據,當無人工廠、無人商店、無人車都「無人」,人該到哪去?每天日子該怎麼過?
當工業4.0紅得發紫的時候,為什麼產學領袖疾呼別再談工業4.0?
來自日本、中國大陸、德國、越南、泰國和台灣的十五名產官學領袖,七月二十日齊聚台北,出席以「未來 迎面而來」為主題,二○一七年「天下經濟論壇」(CWEF)夏季場。
在為期一整天、三百名企業高階主管聽眾及近二十家來自全球媒體參與的論壇上,為上述關鍵問題提出鞭辟入裡的解析,提供台灣聽眾和讀者,冷靜思考的空間和指引。
《天下雜誌》社長吳迎春在開幕致詞時指出,二○一七年,是許多分水嶺的一年。
中、美、日政經變貌
在政治上,五年前曾經擔任CWEF講者的小池百合子,甫成為東京都的市長及東京最大政黨「都民第一會」新政黨的領導人。日本和外國媒體皆報導,這位女政治家正在「改寫日本政治」。
與台灣關係更深的中國大陸,力推政經改革,和填補美國在國際政治、外交、軍事和經貿上留下的空缺,今年更將舉行攸關大陸政經走向的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而中印邊界的軍事對峙,和最近才從台灣海峽「經過」的遼寧號航空母艦,以及起起降降的殲十五戰鬥機,更替二○一七年下半年的亞洲 ,增加了許多緊張情節。
這一切迎面而來的未來,台灣該如何因應?
公共投資、避險、信任三解方
論壇由多家國際財經媒體譽為亞洲最知名、金融市場最信賴的經濟學家,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辜朝明的專題演講拉開序幕。
辜朝明指出,包括台灣,全世界先進國家都正在經歷「資產負債表式的衰退」。
每個國家儲蓄率都在上升,不消費。利率低得不能再低,日本甚至還是負利率,但就是沒有人借錢買房和投資。偏偏這個時候,許多政府也不投資,經濟的三隻腳:內需、出口和投資,幾乎全僵住不動了。
中國大陸新生代經濟學家、菁英中的菁英,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經濟發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淵,則以「白紙與黑點」解釋大陸大體看好的政經前景,和不得不重視的風險。
徐奇淵坦率地指出,亞洲國家都同意,中國是區域甚至世界經濟最大的風險。
在南向佈局上,中鼎工程董事長余俊彥和中菲行執行長林天送大方分享了「信任」,是兩家公司在東南亞所向披靡的祕訣。
而半官方的越南工商總會法律司長竇英俊則直陳,台塑河靜鋼廠事件,除了污染爭議之外,台塑與當地社區公共關係欠佳也是原因,值得其他台商注意。
在「工業4.0」場次,被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譽為「一代宗師」的清華大學教授簡禎富,和卓永財本人,卻都異口同聲,呼籲台灣別再鼓吹工業4.0。
但卓永財也指出,如果不轉型改變,2.0的企業只有五年期限,3.0的企業只有十年期限,未來一定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