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最後由 期貨如行雲流水 於 2012/08/29 04:29:32 編輯
短天期選擇權即將推出
以前一年只結算12次
從今年年底開始,1年將結算48次
不論是買方策略,或賣方策略的應用
很多op策略的實際獲利與風險可能都超過你想像
買方真的是壓樂透?賣方真的是MDD比較大嗎?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現在就開始做準備吧!!
週一策略:在結算週的週一,5分K,在9:10的次一根K棒開盤價進場放空,只作空不作多
停利100點 , 停損50點 ,觸價後在次1根K棒開盤價出場
未達停損停利條件,則於結算日13:20出場
使用相對嚴格的出場標準
即使開盤暴漲已遠超過停損標準,仍然等到8:50K棒收盤,也就是8:50:01才出場停損
原理如下:
(1)基於台灣市場漲停難度較高,即使周二或周三開盤暴漲,也不易漲停無法回補
(2)取週一進場,比週四或週五進場有利是因為,策略目標只是為了要得到停利的100點
三天的時間已經夠產生100點振幅空間,並不需要用到五天
而若周四或周五進場,必須多面對1-2天漲停的風險
所以週一進場即可
(3)取周一早盤進場,有接近完整3天時間去反映產生100點的振幅
以MC回測結果亦發現,早盤進場的損益遠大於10點後進場
(4)回測10年資料顯示,此策略獲利與虧損次數為58:55
跟丟銅板其實差不了多少,很多時候技術分析再怎樣利害
其實真的不如有停損停利或有加碼機制的丟銅板隨機進場
並不需要一昧追求高深的技術分析能力,很多傻瓜策略都是能賺錢的!!
台指期進場的實際績效如下,目前仍處於績效相對高點
Buy Put 買方績效
Sell Call 賣方績效
同進場時間,不同商品進場績效比較表
在這裡可以發現
sell call價內一檔的進場績效應該是相對高的
但必須思考,價內call一旦停損的那54次
很有可能停損價位都是200點以上,可能會有流動性風險
所以用較嚴格的標準,預設再多扣滑價都是10點=500元
500*54=27000
折算回來的進場績效就與台指期或BP價內或SC價平差不多
若是用40萬作1口大台
10年報酬率約90-100%
一年也才8-10%
或許很多人看不起這個投資報酬率
100萬要賺8%很簡單
1000萬要賺8%也很簡單
1億要平均每年穩定的賺8%呢?
5億要平均每年穩定的賺8%呢?
最後還是要講一句:現在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既然我公布了,或許早晚會失效
給大家做個參考
歡迎回文討論,激發不同策略idea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