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鴻海(2317)、智邦(2345)、聯發科(2454)、創意(3443)、緯穎(6669)
PC、手機、iPhone、人類科技文明發展順序。再來就是聊天機器人小叮噹。3037欣興。2330台積電。
Intel去年9月發表最新款13代iCore處理器,代號Raptor Lake並於10月份上市,但那是桌上型PC專用,僅供少部分組裝熱血玩家、品牌大廠如雙A也推出少量新品。今年1月Intel在拉斯維加斯CES則推出13代NB筆電專用板的H、P、U系列,架構與PC版相同,只是更講求功耗比更省電。預計3月底至Q2上市。
台股228連假,但昨天收盤的Intel股價跌到24.9,市值只剩1030億美元,連美股排名前100名都排不進。而台積電ADR昨天表現也不好,股價跌到87.29,但市值仍有4527億,一家台積電可以買下四家Intel。而GPU大廠,出生於台南的黃仁勳nVidia市值5781億,全球市值第7、半導體第一,更可買下5家Intel。即便以手機晶片為主的高通市值有1376億、過去被Intel壓在地上打,同樣來自台南的蘇媽蘇姿丰AMD都有1270億。對過去稱霸全球半導體50年的Intel真是情何以堪。不過這個局面可能會在今年,明年有所改變。原因就在於台積電跟欣興。
2020年7月,Intel放下顏面與台積電洽談CPU代工,這也讓台積電股價從當時440一路漲到2021年初的679。而這個代工合約將於2023年底14代iCore,Meteor Lake正式實現。Intel把過去輝煌13代的iCore處理器砍掉重練。捨棄過去把執行運算、繪圖GPU、輸入出I/O整合在一起的Soc系統單晶片,改採小晶片設計。其中2顆運算主晶片CPU tile採用自家Intel 4(4奈米)製程,繪圖晶片GFX tile採用台積電5奈米,系統晶片SoC tile及輸出入晶片IOE tile採台積電6奈米。一顆Meteor Lake由5顆小晶片設計抱團構成,其中有3顆晶片來自台積電。14代的Meteor Lake會讓Intel重返榮耀,也會幫台積電錦上添花。而承載這些小晶片設計工程的就是ABF供應商3037欣興。
ABF最早是由日本味精大廠味之素於1996年透過味精副產品發現ABF絕緣材料而來。一直到2023,味之素的ABF絕緣材料市占率仍高達99%。ABF載板1996年一開始用於高階CPU、GPU。2000年手機產業興起取代PC。當時的功能手機只需一般PCB承載,到了彩色機時代也只需HDI(高密度PCB),即便2006年Apple推出第一代iPhone到2014年iPhone 6的A8處理器(20奈米),頂多再升級到BT載板就好。先進製程的ABF慘淡了10幾年。但到了2015年iPhone 6s產生了變化。6s首度採用A9先進製程處理器,台積電中規中矩採用16奈米先進製程,三星版想彎道超車拿下iPhone獨家,採用更先進但還不成熟的14奈米製程。兩者都捨BT改用ABF來承載。而三星偷吃步的結果就是被台灣眼尖發燒友發現,手機本體過熱、電池耗電。當時PTT鄉民風向帶到全世界,鼓吹只要拿到三星版本A9全部退貨換台積電版本,讓當時蘋果苦不堪言,到了2016的iPhone 7全部採用台積電A10處理器,台積電仍穩扎穩打持續用16奈米打造A10處利器,A10進步雖不大,仍是當時地表最強處理器,ABF高階應用也就此敗部復活。目前半導體界大概就以14-16奈米為交界。能成功量產14-16奈米的稱呼先進製程,全球目前只有台積電、三星、Intel能辦到。而往上的28奈米稱呼成熟製程。先進製程取代傳統BGA封裝,透過ABF承載包埋,做為高階晶片與PCB中間媒介。
2017年區塊鏈技術成熟,比特幣橫空出世,一年之內從300美元大漲到2萬。交易單位也從1比特幣轉換到10的-8次方。由於比特密加密技術必須透過高階GPU長時間演算得來。一開始只要單片顯卡演算、後來必須透過陣列排列、加快演算速度,顯卡用量也從2片、4片、16片幾何數暴增。中國一個稍具規模礦場都要用到上萬片顯卡。GPU顯示晶片大廠nVidia鹹魚翻身,而買下GPU競爭對手Ati的AMD同樣鯉魚躍龍門,而用於承載GPU晶片的ABF也開始供不應求,報價起漲,不過一直到2018年ABF股價都沒有大幅波動,此時股價大漲的都是板卡股如撼訊、青雲、承啟、麗臺甚至微星、技嘉。
2019年各國開始發放5G執照,南韓、中國、英國5G率先開台商轉,大量5G基地台開始建置。5G基地台必須用到先進製程FWA晶片,把5G類比訊號轉換為Wi-Fi數位訊號才能讓終端用戶手機上網,韓國三星、中國華為也推出5G BP通訊晶片手機。不管基地台FWA晶片或終端5G手機BP晶片都要用到大量ABF承載,此時ABF股價開始蠢蠢欲動,但Apple當年推出的iPhone 11仍堅持不支援5G,成為最後一代4G iPhone。2020新冠疫情爆發,但5G科技進步不受疫情影響。台灣的電信三雄5G準時開台,Apple 9月推出的iPhone 12也首度支援5G頻段。一但iPhone 12把5G列入主流規格,5G元年才算正式開始。5G應用帶動ABF股價開始噴出,而台灣ABF三雄跟全球龍頭日本的Ibiden揖斐電才開始意識到要投資擴廠。
2021年,Amazon靠者企業雲端服務AWS股價衝破1000美元,市值破兆直追Apple。而微軟雲端服務Azure後來居上,搶佔更多企業用戶雲端市場、再加上中國的阿里雲、百度雲全球大亂鬥。加上FB臉書、twitter、中國的微博、微信、Apple的iCloud本來就是消費者雲端服務。企業+消費雲端市場一發不可收拾。再加上Netflix影應串流興起、Tiktok抖音短視頻在全球年輕人市場爆發、Google的Youtube造就百萬訂閱網紅,取代傳統電視。最後甚至連手遊大廠的遊戲伺服器也不再自行建置,而向這些雲端大廠租用主機。其實中華電信就是台灣最大雲端服務大廠,全球雲端大廠伺服器大量建置,建置最快的就會拿下最大市場。而雲端伺服器主機更必須用到大量ABF承載。其實也不用把伺服器想的太偉大,他就是公用電腦,只是運算速度更快、容量更大、上網速度更快,然後必須穩定不會當機的高階電腦而已。只差在你家電腦還在用傳統PCB、HDI,雲端廠商用的是ABF差別。就像五星級飯店的公廁比你家廁所大、豪華、採用免治馬桶等設備比較先進而已。
2022年開啟後新冠時代,人們不再像過去3年7+14、7+7、3+11被隔離在家。檢疫所與防疫旅館也早已解散,居家上班、遠距教學WHF也變成歷史名詞。取而代之的是5+7、甚至0+7也即將到來。同理雲端服務也在進步,大家電腦無須再裝置大容量HDD、SSD,手機也不一定要能插記憶卡,只要5G網路連線夠快,雲端大廠運算執行夠快,能上網連到iCloud、Google Drive或遊戲廠商伺服器就好。而2022要能與雲端廠商快速串接,那就仰賴HPC高速電腦。HPC為達高效能、高速、穩定串接,單顆晶片內含的電晶體須達50億顆之多,而一台HPC必須多顆晶片串接、設計上也愈來愈複雜。承載的ABF用量更大,電路必須更綿密、且往高密度高層數發展。HPC高速電腦對高階ABF用量會越來越多。
最精彩的2023年來了。2/5當台灣民眾深夜時間還在快樂過元宵吃湯圓時,太平洋對岸正開啟一個殺戮戰場,由微軟扶植的新創AI公司Open AI聊天機器人意外KO Google備戰多年的聊天機器人Bard,而且是大幅度壓勝。2/6美股開盤Google暴跌7%,市值減損1700億美元,反觀微軟漲逾4%,一夜市值飆漲900億美元重返2兆美元大關,直追Apple的2.3兆市值。當天美國版PTT,Reddit鄉民PO出一張照片,微軟的Open AI就是一個博士、Google的Bard只是一名大學新鮮人,Apple的siri最慘就是一個原始人,聽不懂微軟跟Google對話。2/7樂的微軟把Open AI改名ChatGPT並納入自己公司。而幾天後經過美國鄉民實測,ChatGPT不但能陪你聊天,還能寫出博士論文甚至開出醫師診斷證明書、最高法院判決。嚇得美國聯邦政府開始立法,嚴禁大學生透過ChatGPT寫論文。但美國禁大學生用ChatGPT寫論文不是重點,重點是ChatGPT還是會繼續透過大數據蒐集、深度學習、AI晶片高速運用,與人類生活越來越接近,甚至博學多聞強過人類。比人類更會談戀愛,更會照顧小孩、更能體貼善待自己父母跟長者。
而目前AI晶片領頭羊就是nVidia。去年10月美國國務院有一則禁令,除非獲得白宮專案許可,嚴禁nVidia對中國出口AI晶片,管制名單包括A100、H100,也包含AMD的AI晶片MI100、MI200。政治領域的白宮其實看得比商業領域的微軟、Google看得更遠更深。而nVidia、AMD的AI晶片就是由台積電5/6奈米先進製程代工,但白宮雖然限制中國AI發展,但可沒限制本國AI競爭。除了AI雙強Google、微軟大戰。被鄉民笑死的蘋果、網路社群龍頭臉書Meta、雲端王者Amazon、甚至手機晶片高通、網通晶片博通,也都宣示投入鉅資,參加這場AI軍備競賽。而開啟聊天機器人、AI世界大戰晶片的A100、H100、MI100、MI200都來自台積電5/6奈米代工,而ABF載板則來自欣興。前兩天傳出台積電空置的5奈米產能急單,就是來自AI聊天機器人的傑作、美國大廠的軍備競賽這也是1/22台積電、2/22欣興法說會始料未及的。
雖然中國拿不到nVidia、AMD的先進AI晶片,但其實中國晶片廠改採小晶片堆疊方式,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目前在聊天機器人技術其實不輸微軟跟Google太多,而中國小晶片堆疊技術根基就來自江蘇境內崑山跟蘇州的ABF封裝供應鏈。ABF封裝取代傳統BGA封裝是遲早的事。美國目前只禁止台積電晶片輸出中國,但沒有禁止IC載板ABF供應中國。欣興全球化分工,比台積電還綿密。欣興前三大產能來源是台灣的楊梅廠、蘆竹廠、新豐廠足以供應台積電所需、中國的蘇州廠、昆山廠、同泰廠也能供應中國所需。全球兩大聊天機器人強國美國跟中國,欣興比台積電更能左右逢源。
從高階CPU、Intel 14代從SoC到小晶片設計、GPU從遊戲顯卡到比特幣挖礦、從手機傳統功能手機到高階智慧型手機、從4G到5G、從個人PC到企業雲端伺服器、從精簡PC/NB到HPC高速電腦。從無到有的深度學習、AI人工晶片。最不可或缺的都是台積電先進製程晶片,與欣興高階製程ABF。2020年ABF只占欣興30%營收,到了2/22法說會,2022 Q4,欣興的ABF已經衝到69%、高階高毛利ABF更衝到40%,人類5000年來,對科技文明的需求與進步,會充分反映到台積電跟欣興身上。不要把AI聊天機器人想的太複雜、或是抄襲論文的工具,他就是一個大家童年時代都會幻想擁有,會在21世紀出現的小叮噹而已。消費3C發展順序。PC、NB、手機、iPhone再來就是小叮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