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消息 3said411f8735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1/28 19:21:21

億光突破專利束縛?
日亞化打臉:美國法院判定侵權

http://technews.tw/2016/01/28/nichia-wins-patent-lawsuit-against-everlight/
日亞化學在美控告億光專利侵權勝訴,億光:非最終判決
2016年01月28日 16:58 

兩大 LED 廠日亞化學(Nichia Corp.)與億光電子之間的專利訴訟案,又一判決出爐。日亞化學於 2013 年向美國東德州地方法院起訴,控告億光及其美國子公司 Everlight Americas Inc. 侵害專利,日前該法院判決支持日亞化學主張,確認億光侵害日亞化學三件專利權。億光今(28)日發表聲明,表示對此判決雖表尊重,但仍將持續上訴,盼能獲得有利判決。


這起訴訟案歷經了兩年審理期

2013 年 9 月,日亞化學向美國東德州地方法院起訴控告億光,以及其美國子公司侵犯日亞化學三件專利,包含 US8,530,250 號美國專利(簡稱「250 號專利」)、US7,432,589 號美國專利(簡稱「589 號專利」)、US7,462,870 號美國專利(簡稱「870 號專利」)。日亞化學又於同年 11 月追加起訴.。

美國東德州地方法院於 2016 年 1 月 25 日作出判決,確認億光等公司侵害日亞化學所擁有的三件專利:250 號專利、589 號專利、870 號專利同時也否決億光等公司對該三件專利所提出的專利無效抗辯

日亞化學取締役法知本部長芥川勝行表示,該判決對日亞化學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尤其為日亞化學在照明、車載應用領域的競爭優勢上賦予正面影響;這起訴訟案專利權的有效期限最長至 2029 年,對日亞化學維持技術領先有很大貢獻,未來也將持續致力於研發創新及智慧財產權布局。

億光今日也針對這起訴訟案發表聲明,雖對法官支持日亞化的主張表示尊重,但由於訴訟程序仍在進行中,認為該結果並非最終判決,因此將持續上訴,並表示將全力以赴並深具信心。

日亞化學與億光之間纏訟多年的專利訴訟案,至今仍無法平息。未來雙方要開啟合作之門,恐怕也更加不易。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02 12:48:30

http://www.semi.org.cn/pv/news_show.aspx?ID=17582&classid=12
INCJ計劃將夏普太陽能業務與其他公司合並
2016-02-02   出自:新浪財經

近日路透援引日經新聞報導,計劃救助夏普的日本半官方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打算以後將夏普的太陽能業務與昭和殼牌石油公司的一個部門合並。

消息人士曾告訴路透,INCJ計劃向夏普注入逾3,000億日圓(25億美元)資金,並從該公司兩家主要貸款銀行獲得最多3,500日圓金融援助。

路透暫時無法聯系上INCJ和昭和殼牌石油公司置評。

夏普拒絕置評。

INCJ沒有在昭和殼牌石油公司持股,根據日經報導無從知曉INCJ如何進行太陽能業務的合並。

INCJ計劃將夏普的智能手機顯示屏業務與日本顯示器 合並,INCJ是後者的大股東。消息人士稱,INCJ還打算將夏普家電業務東芝合並,後者在會計丑聞之後也在努力改善財務狀況。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的鴻海富士康 提出6,590億日圓收購夏普。但消息人士稱夏普和貸款銀行傾向於接受INCJ的救助以把技術留在日資公司手中,政府官員也傾向於國內公司之間合作,以刺激該國科技產業重組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02 13:41:06

http://tech.feng.com/2016-02-01/Too-much-loss-Intel-should-consider-acquiring-mediatek_637666.shtml
虧損太多 英特爾該考慮收購聯發科嗎?
2016 Feb 01 18:08   [科技]| Posted by 小言| Links 威鋒網

在移動領域英特爾從未打過贏仗,過去三年時間裡英特爾移動芯片“燒錢計劃”至今,已經累計虧損超過 100.56 億美元,數字很巨大很誇張。曾經英特爾樂觀地估計能夠在移動領域越活躍好,盡管早期一直有建議認為,英特爾應該通過收購移動芯片廠商的方式進入該領域,比如聯發科,但英特爾拒絕這麼做,如今不得不面對殘酷的事實在於,其虧損的現金已幾乎足以購買一家芯片廠商。

  換句話說,英特爾似乎錯過了收購聯發科的機會?

2013 年底,聯發科芯片訂單爆發開始走向高峰,當時每股大約 420 元新台幣,市值約 200 億美元,若當時英特爾收購的話,可能需要額外 30 億美元左右溢價支付。如此之大的一筆收購可能並不劃算,畢竟今天英特爾收購 Altera 的 167 億美元已經是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 但如今聯發科每股跌至了 211 元新台幣,僅 100 億美元左右的市值,英特爾只要 130 億美元左右就能完成收購。

盡管英特爾還在慢慢消化 Altera但不可否認現在是收購聯發科一勞永逸的最佳時機,有助於提高其在移動芯片市場上的市場份額,避免每年數十億美元的長期虧損。

聯發科還不是智能手機處理器的領導廠商,這個榮譽目前仍屬於高通,然而在這個市場上,聯發科卻是排名第二的廠商,每年都有上億的芯片出貨量。與此同時,聯發科的處理器產品線相當廣泛,在手機市場覆蓋低端到高端均有對應芯片,雖然在高端移動芯片上仍無法處於與高通並駕齊驅的陣營,但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聯發科仍能保持有利可圖。

當然了,可能很多人認為上一季財報聯發科 2015 年營收同比僅增長 0.1% 並不好看,但實際上因為加大研發投入,才導致了整體利潤的下滑。無論如何,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英特爾移動業務虧損的數字已足夠收購聯發科,並憑借聯發科多年在移動領域的積累,不僅可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立足,而且還能持續從中合理的賺取利潤,而不是每年繼續拿出 40 億至 60 億美元投入,然後繼續虧損數十億。

不過,若英特爾收購聯發科之後,應該會保持聯發科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進行運營,而不是整合到架構當中。同時,英特爾應當扶植聯發科展開更有意義的計劃,比如英特爾芯片制造有優勢,則提供英特爾芯片代工廠來生產芯片,或者提供英特爾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使其芯片在競爭中趕上或超過高通,打造移動領域一流的低功耗芯片。

話說回來,英特爾在移動領域並不是沒有任何進展,而且其 CEO 在上一財季的業績報告中提到,英特爾移動業務的虧損已經大大減少, 2016 年將降低到 10 億美元以內。因此,英特爾收購聯發科的交易,只不過是對累積虧損資金的一種利用設想而已。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03 10:36:37

http://www.dram.com.cn/home/newsintron.asp?id=90999
淡季到 DRAM合約價跌逾6%
2016-2-3

市場進入傳統淡季,一月份標准型內存合約均價下滑超過6%

隨著時序步入市場傳統淡季,因面臨出貨壓力,1月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合約價走跌,跌幅均超過6%。 去年第4季全球筆記型電腦需求熱絡,導致今年第1季淡季效應顯著,預期第1季筆記型電腦出貨將季減2成水准。

DRAM廠因面臨出貨壓力,決定調降合約價,加速去化庫存,1月DDR3 4GB合約均價下跌6.15%

英特爾Skylake平台已支援DDR4,DRAM廠策略性調降DDR4價格,意圖拉近DDR3售價,推動記憶體世代交替。據調查,1月DDR4 4GB合約均價更大跌8.82%。

預期今年第1季DDR4價格可望與DDR3相當,待第2季末系統廠有效去化記憶體庫存後,DDR4市占率將可迅速擴張。

DDR3 4GB合約均價較2015年12月下跌6.15%,DDR4 4GB價格與DDR3價格差距持續收斂當中,故跌幅增大來到8.82%。由於2015年第四季全球筆記本電腦需求較佳,各家廠商紛紛提前出貨,加上第一季適逢傳統淡季,預估筆記本電腦整體出貨將較上季衰退二成。DRAM廠礙於出貨壓力調降合約價格,加速庫存去化,同時英特爾Skylake平台已支持DDR4,內存的世代交替將於今年下半年出貨。DRAM廠也策略性調降DDR4價格,意圖拉近與DDR3售價。預估DDR4與DDR3同價最快在2016年第一季出現,宣告新世代的內存DDR4將逐步邁入市場主流規格

第二季末英特爾Skylake平台大量鋪貨,牽動DDR4內存市場份額迅速擴張

雖然DRAM廠可以主導價格,讓DDR4與DDR3的價格有望於第一季同價,但DDR4若要迅速進入市場並成為主流規格,完成內存世代交替,仍須視主導個人計算機(PC)市場的英特爾。

英特爾於2015下半年發表的Skylake平台才支持DDR4,加上在筆電芯片組市場囊括超過95%的份額,完全寡占市場的結構下,英特爾僅會在初期高端筆電市場釋出Skylake芯片。真正大量於中端市場普及,必須等各家大廠先消化手上庫存才會陸續釋出。吳雅婷指出,DDR3內存在2016上半年市場規模依然龐大,預計今年第二季末庫存消化完畢後,DDR4內存的市場份額才會開始迅速擴張。

DDR4產出量仍集中三星、SK海力士,美光面臨良率問題、成本結構的挑戰

三星挾帶制程工藝的優勢,DDR4內存早在2015年進入20納米制程的成熟期,8GB已成為三星在DDR4的主流規格,今年下半年也將進入18納米制程,成本相較其他廠商更具優勢。

SK海力士方面,雖然25納米制程已有DDR4內存的產品,但邁入8GB mono die仍須21納米制程的協助,其樣品預計於中國新年後陸續送樣,驗證過關後開始大量鋪貨。

美光集團方面,目前DDR4產品仍集中於25/30納米制程,20納米 8GB制程的產品開發並不順遂,除良率有待提升,其投片也低於韓系廠商。因此美光集團會將產品先鎖定在毛利較高的服務器用內存上,PC用的20納米制程DDR4需至今年下半年才有一定規模產出。

http://www.dram.com.cn/home/newsintron.asp?id=90999
DDR4與DDR3同價 最快首季可見 同價最快在首季出現DDR4將邁入市場主流規格
2016-2-3

由於2015年第4季全球筆記型電腦需求較佳,各家廠商紛紛提前出貨,加上第1季適逢傳統淡季,預估筆記型電腦整體出貨將較上季衰退2成,但DDR4與DDR3同價最快在首季出現,宣告新世代的記憶體DDR4將逐步邁入市場主流規格。

根據最新報價顯示DDR3 4GB合約均價較12月下跌6.15%,DDR4 4GB價格與DDR3價格差距持續收斂當中,故跌幅增大來到8.82%。

DRAM廠礙於出貨壓力調降合約價格,加速庫存去化,同時英特爾Skylake平台已支援DDR4,記憶體的世代交替將於今年下半年出貨,DRAM廠也策略性調降DDR4價格,意圖拉近與DDR3售價。

雖然DRAM廠可以主導價格,讓DDR4與DDR3的價格有望於第1季同價,但DDR4若要迅速進入市場並成為主流規格,完成記憶體世代交替,仍須視主導個人電腦市場的英特爾隨著英特爾Skylake平台在第2季末大量鋪貨,也牽動DDR4記憶體市占迅速擴張。

英特爾於2015下半年發表的Skylake平台才支援DDR4,加上在筆電晶片組市場囊括超過95%的市占完全寡占市場的結構下英特爾僅會在初期高階筆電市場釋出Skylake晶片;至於真正大量於中階市場普及,必須等各家大廠先消化手上庫存才會陸續釋出。

DDR3記憶體在2016上半年市場規模依然龐大,預計今年第2季末庫存消化完畢後,DDR4記憶體的市占率才會開始迅速擴張,由於DDR4產出量仍集中三星、SK海力士,美光面臨良率問題、成本結構的挑戰。

三星挾帶制程工藝的優勢,DDR4記憶體早在2015年進入20nm制程的成熟期,8GB已成為三星在DDR4的主流規格,今年下半年也將進入18奈米制程成本相較其他廠商更具優勢。

SK海力士方面,雖然25奈米制程已有DDR4記憶體的產品,但邁入8GB mono die仍須21奈米制程的協助,其樣品預計於中國新年後陸續送樣,驗證過關後開始大量鋪貨。

美光集團方面,目前DDR4產品仍集中於25/30奈米制程,20奈米 8GB制程的產品開發並不順遂,除良率有待提升,其投片也低於韓系廠商。因此美光集團會將產品先鎖定在毛利較高的伺服器用記憶體上,個人電腦用的20奈米制程DDR4需至今年下半年才有一定規模產出。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03 10:54:13

以下引用由 said411f 在 2016/01/20 22:37:46 所發表的內容: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468555.htm
聯發科惹的禍? 紅米 魅藍WiFi斷流問題
2016-01-20 16:50:10  稿源:新浪手機

http://news.mydrivers.com/1/468/468594.htm
聯發科猛撞牆!十核Helio X20被曝過熱:小米不要了
2016-02-02 14:20:45 作者:上方文Q 編輯:上方文Q

Helio X10 MT6795 Wi-Fi斷流問題最近搞得聯發科焦頭爛額,也讓小米魅族深受其害,尤其是小米的紅米Note 3索性直接換成了更優秀的高通驍龍650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據靠譜網友@手機晶片達人最新爆料,聯發科全力打造、一心沖擊高端的全球首款十核心手機處理器Helio X20 MT6797也不順利,市場上傳出其存在過熱問題,導致客戶產品遲遲無法上市。

X20集成了兩顆A72八顆A53核心,分成三個簇,歷史上還是第一款設計如此狂野的移動芯片,也符合聯發科一貫的多核心策略,性能也確實不俗,GeekBench跑分單線程超過2000,多線程更是勇破7000創紀錄。

聯發科稱,X20已經投入量產,相關產品超過10款。經過之前多次沖擊高端被廠商拉下水,聯發科一心要把X20給推上去,設備目標價位達到了3000-4000元。

如此眾多核心擠在一起過熱似乎也並不意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了台積電20nm HPM工藝制造——去年熱死一堆人的高通驍龍810用的就是這個工藝!

@手機晶片達人 稱小米HTC已經紛紛取消了X20手機項目,但要做首發的樂視暫不清楚。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03 19:59:17

http://news.cecb2b.com/info/20160203/3313741.shtml
低價刺激銷量,一月歐美地區LED燈泡價格持續下滑
2016-02-03 17:16 集微網  

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LEDinside最新價格報告指出,2016年1月全球取代40W白熾燈的LED燈泡零售均價下降3.3%,來到10.3美元;取代60W白熾燈的LED燈泡零售均價則下跌2.5%,達14.1美元。

LEDinside分析師余彬表示,歐美廠商為了刺激銷量,繼續采取促銷策略,部分產品價格降幅較大;中國在經歷去年11、12月較大跌價後,1月價格降幅放緩,很多廠商由於中國傳統春節,提前停工放假,LED燈泡價格穩定;其他亞洲地區價格則保持下滑趨勢。

中國LED封裝器件方面,由於1月份春節假期的緣故,市場交易量有所下滑,部分器件產品價格降幅較大。

春節停工使市場交易量下滑,部分封裝器件產品價格下降明顯

2015年第四季至今,產業景氣有所回暖,但由於中國春節,1月份多數廠商提前放假,市場交易量下滑,部分產品價格跌幅明顯。1月5630 LED封裝器件價格繼續下調,包括三星、首爾半導體以及LG Innotek等國際廠,價格綜合降幅達4.9%。0.5W 2825 LED封裝器件,各家主流廠商售價下調至0.012美金左右,降幅達到3.4%;0.2W 2835 LED封裝器件相對2015年呈現較大的下滑幅度,價格已接近成本線,降價空間不大,1月份價格保持平穩。

余彬表示,目前中國LED封裝器件產業依舊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隨著技術的提升,單位面積芯片的亮度不斷提高2016年跌勢保持不變

刺激銷量,歐美地區LED燈泡價格繼續下調

取代40W部分,英國繼續呈現快速下跌趨勢,下滑幅度達8%,為降幅最大的區域。多數廠商價格均有所下調,部分廠商因采取低價促銷策略,產品呈現較大降幅。如三星7.2W 490lm球泡燈降至4.8美元,降幅達50%;歐司朗6W 470lm球泡燈降至8.79美元,降幅超過3成。

美國1月份價格下降4.3%,部分產品因促銷,價格明顯下降,如Cree 6W 450lm球泡燈降至8.93美元,降幅達18%。中國自去年雙十一促銷節以來,價格快速下跌,不過進入2016年1月,由於接近中國傳統春節,廠商提前放假,價格維持穩定。

取代60W部分,降幅最大為美國,達4.2%,部分品牌廠商促銷使價格明顯下降,如飛利浦11W 830lm球泡燈降至7美元,降幅達22%;Sylvania 10W 800lm球泡燈降至8.49美元,降幅15%。

日本價格呈現4%的降幅,大多數產品價格有所下滑,匯率變動及一些低價新品的上市也是價格下降的原因。英國價格則保持下降趨勢,降幅達2.2%。其余部分地區受匯率影響較大,價格平穩下滑。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05 10:59:24

http://www.chinaflashmarket.com/Industry/Details/151371
中國市場重塑芯片格局:華為小米攪局 高通嚴峻
2016-02-04 12:24:29  來源:騰訊科技 編輯:Helan

智能手機洗牌加速的同時,產業鏈的變化也明顯加快。作為智能手機的“心髒”,芯片商的生存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可以預見的是,在這一輪競爭中行業寡頭格局將被打破,相互滲透趨勢愈加明顯,而轉折點將在中國市場

討論手機芯片不提美國高通公司自然說不過去,而隨著反壟斷、智能手機市場趨於飽和、競爭對手尤其是終端廠商在自研芯片上的持續發力,高通的霸主地位受到巨大挑戰

據高通最新的財報顯示,芯片銷售略有回升,但難掩公司在專利授權費用方面所面臨的巨大隱患,尤其是中國的手機公司自年初中國反壟斷案後開始“拖延”專利授權的簽署。受此影響,高通市值一天縮水190億美元至800億元美元曾短暫超過英特爾市值的高通,如今不到其市值一半

眾所周知,高通的收入主要來自手機芯片和眾多無線通訊專利的授權費。近年來高通接連丟掉了蘋果和三星兩個最大買家的訂單,可謂元氣大傷。但是專利費仍然長期支撐著高通公司利潤的半壁江山,因為現在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都還在使用高通開發的無線通訊專利技術,尤其在中國市場,專利授權費比例從2014年就超過50%。

來自外媒的分析之前稱,收不到來自中國的專利費,倒不單純因為這些廠商不願繳費,而是因為中國市場的手機銷售下滑。不管什麼原因導致此困境,如果高通不能盡快解決,將為其公司的發展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根據工信部的最新數據顯示,相比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8.2%,2015年國內手機出貨量5.18億部,同比增長14.6%,其中國產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達到4.29億部,同比增長21.1%,看起來並不差。顯然,讓高通感到壓力的並非萎縮的市場。

它們讓芯片巨頭倍感壓力

在手機芯片領域,台灣的聯發科僅次於高通,雖然一直未能擺脫“山寨之王”的標簽,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幾年其在中低端市場份額一步步攀升,觸角甚至伸向了高通盤踞的中高端市場。

不過,迷戀於“堆核心”戰略的聯發科在中高端市場上並不如意,其多款芯片產品都被手機廠商拿來在中低端市場角力。例如,聯發科沖擊高端市場寄予厚望的Helio X10,被小米之前推出的紅米 note 2以1299元的價格徹底打亂。

可以說,這麼多年來,聯發科對高通的挑戰始終未對其市場地位造成太大影響。相反,由於聯發科在技術上嚴重依賴於ARM,商業上的成功難以遮掩技術底蘊上的單薄。近日,聯發科方面確認,部分采用聯發科處理器的Android手機,在處理器軟件中存在一些安全性的問題。

另一芯片巨頭英特爾仍期盼著在移動領域續寫PC的輝煌,無奈迄今建樹甚微已呈乏力之勢。原因在於,起步晚不說,當4G在全球已大行其道,5G都提上日程之下,英熱爾才將支持3G網絡的基帶集成到移動芯片中,而集成LTE基帶的芯片更是推遲到2016年上半年,完全沒有跟上節奏。

對此,英特爾CFO斯泰西史密斯(Stacy Smith)也表示遺憾,聲稱英特爾今年有很多計劃中的目標,但都未能達成,盡管有所發展,但更希望看到還是自家的LTE能夠大行其道,結果今年也沒能達成。

現在,在移動領域的乏力正逐漸讓英特爾的管理層失去信心,以至於討論未來增長戰略時,英特爾甚至沒有提及移動計算。英特爾未來增長戰略的重心是數據中心、物聯網和非揮發性內存業務,以彌補客戶端計算業務(包括PC和移動芯片)的疲軟。

於是,面對聯發科、英特爾兩家的現狀,業界頗具創造性的提出建議,英特爾應該收購聯發科這樣對於英特爾,聯發科的產品能力要遠大於英特爾的移動業務,可彌補英特爾在移動芯片市場的不足;對於聯發科而言,借助英特爾的精湛制造工藝,可彌補技術上的缺陷若真合並對高通的影響則是致命的

與此同時,讓高通、英特爾、MTK等芯片巨頭擔心的是像三星、華為等自研芯片終端巨頭持續發力

目前,三星Galaxy、華為mate的最新旗艦機型均采用自家芯片。尤其是三星憑借自主處理器+基帶平台方案在市場上獲得成功之後,高通開始坐立不安,不僅是因為新對手,也因為三星的這種做法或將沖擊到高通的商業模式,這也一度被認為是高通的轉折點,再加上可能因壟斷而面臨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的重罰,所以高通也有意降低授權費挽留三星。

不過,三星的芯片受制於半導體業務進退兩難的現狀短期也無法脫離高通。因為三星還要給高通芯片代工,受iPhone需求下滑以及削減訂單的影響,三星半導體業務在最新季度財報中受到的沖擊最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保持高速的增長,三星需要新的合作伙伴和訂單,而高通自然是不二之選。所以,即將亮相的Galaxy S7旗艦部分將重新采用高通方案,配驍龍820處理器。

正在崛起的華為手機也影響著高通的市場份額。華為自研芯片海思這幾年發展可謂迅猛。據外界稱,華為今年要把手機芯片的自給率從30%提升到70%,按照1.3億台的出貨目標來計算,今年海思芯片的出貨量就要超過9000萬顆。

作為全球出貨量前三品牌的三星、華為已在逐步棄用高通的芯片,這樣的“打擊”對高通而言是致命的。還有另一家出貨量不小的小米手機也正在聯合另一家國產芯片商聯芯科技探尋自研之路。這些都將給高通未來的發展帶來不小影響。

此外,中興旗下的中星微電子雖然一直以來也有自研手機芯片,但大部分是對外合作的形式,自己手機尚未采用。不過,今年中興在手機芯片更加高調了一些。中興通訊終端事業部CEO曾學忠透露明年一定會推出Pre-5G手機芯片。

除了終端廠商的圍攻,國產芯片也在快速成長。近日,展訊通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力游對騰訊科技表示,展訊已連續3年增長20%,2016年將推出14/16納米產品,在4G、5G時代快速拉近與高通、聯發科的距離。

據了解,2014年展訊與銳迪科整合後,合計出貨量達到5.5億顆,芯片出貨量居世界前三。2015年第一季度,展訊超越聯發科,在全球3G基帶市場份額中,躍居世界第二,預計2015年出貨量將達到6.5億顆。

有分析認為,2016年高通在全球中、高端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的份額一定會受到沖擊並出現萎縮。展訊則由低端往中、高端手機邁進,與聯發科火力交錯的市場勢必炮火猛烈亦將使得手機芯片報價持續下跌,並沖擊高通的市場。英特爾將轉移移動市場至物聯網領域。

中國市場是轉折點

最近3年,高通在中國大陸的業績占到其總收入分別是2013年49%、2014年50%、2015年53%,儼然中國已成為其最重要的戰區和基地。上月,高通和貴州省政府成立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主要致力於面向中國市場的服務器芯片設計研發。其中貴州政府出資18.5億人民幣占股55%,高通以技術入股占45%。

緊隨其後,英特爾也宣布與清華大學、瀾起科技聯手研發融合可重構計算和英特爾x86架構技術的新型通用處理器(主要面向服務器芯片市場)。根據IDC的統計,2015年中國數據中心服務器CPU芯片的市場規模為370萬片,到2020年,這一規模將達到860萬片,年增長率為18%。高通要憑ARM服務器打入這個市場。

不難看出,中國潛在的巨大市場需求已成為芯片巨頭未來布局的重要環節。其次,2015年1380億元的國家大基金以及接近1400億元的地方基金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放映著資本盛宴。

在國家政策和千億元資金的扶持下,無論是芯片商、還是手機廠商都是受益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芯國際和高通、華為以及IMEC陸續展開合作,均顯示出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在外界眼裡,芯片巨頭加碼中國市場,會逐步改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科技、運營的環境,立足中國的本土企業也將因此受益。其中,自研芯片的占比將繼續擴大獨立芯片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

上述人士認為,手機芯片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技術門檻過高,如果沒有打算長時間的資金、人力和研發的投入,博噱頭容易但難成氣候。聯想集團移動業務總裁陳旭東日前對媒體明確表示,聯想目前並沒有自制芯片的打算,先要保證銷量和利潤。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05 14:29:45

本篇最後由 said411f 於 2016/02/05 14:31:22 編輯

以下引用由 said411f 在 2016/02/03 10:54:13 所發表的內容:
http://news.mydrivers.com/1/468/468594.htm
聯發科猛撞牆!十核Helio X20被曝過熱:小米不要了
2016-02-02 14:20:45 作者:上方文Q 編輯:上方文Q

http://mt.sohu.com/20160205/n436965831.shtml
聯發科處理器有後門 采用手機恐有安全風險
2016-02-05 12:21:12  TechNews科技新報

智能手機市場除了不同品牌之間互相競爭,手機處理器的芯片制造商同樣競爭激烈。以 Android 手機為例,除了常見的 Qualcomm Snapdragon 系列處理器,近年不少中低端的智能手機均轉為使用聯發科(Mediatek)的處理器。不過近期就有安全研究人員發現部分 Mediatek 處理器存有後門,讓黑客有機會取得配有這些處理器的 Android 手機的 Root 權限,洩露設備中儲存的個人資料。


Mediatek 處理器初期以低價策略出發,主打中低端市場成功發展,讓不少智能手機尤其是中國品牌手機轉用 Mediatek 處理器,近年更積極發展技術,研發多核心高效能的中高端處理器,嘗試挑戰 Qualcomm 在高端市場的地位。

不過近日安全研究人員 Justin Case 在其 Twitter 上指出,發現 Mediatek 處理器中有後門,估計原是開放給電訊商用於內部網絡通訊測試所用的除錯工具,但測試後忘記關上,導致遺留下後門讓黑客有機可乘。

 

若後門被黑客發現並利用,會洩露用戶 Android 設備中的個人資料,包括聯絡人、簡訊、相片、影片及其他個人資料。在 Justin Case 發布的 Twitter 貼文上,也有人回覆宣稱透過該後門成功取得設備的 Root 權限。

由於聯發科並未設有專門的漏洞匯報機制,因此 Justin Case 透過 Twitter 通知聯發科,聯發科回應指留意到該問題,並已交給其安全團隊負責。又確認開放的後門原是為了讓中國電訊商做內部測試之用,現在也發現大部分受影響的設備均是運行 Android 4.4 KitKat 系統。

  聯發科稱已發布安全更新 未公布受影響品牌及設備

有技術人員分析 Justin Case 所提供的資料,確認 MediaTek MT6582 是其中一款受影響的處理器。聯發科回應指得悉問題後已通知所有相關的 OEM 制造商,並制作好修復檔案讓他們推送給用戶更新以關上後門。

然而聯發科方面並沒有確認受影響的只是 MT6582 單獨型號還是多款處理器,也沒有公布受影響的品牌或設備。僅透過發言人表示,當聯發科了解該問題後,已通知受影響的制造商並提醒他們注意。

  Hacking Smartphones Running on MediaTek Processors

  (本文由 Unwire Pro授權轉載)

  AboutLatest Posts  


  Unwire Pro

  unwire.pro 是一個為不同崗位的 IT 人提供 IT 企業及職場資訊的網站。 除了每天為讀者搜羅並報導不同范疇的最新 IT 行業消息,讓讀者能緊貼環球 IT 趨勢外,我們更會為讀者積極采訪業內的資深人士以及後起之秀,邀請他們訴說成功的故事, 並從不同的形式與角度,分享奮斗過程中所累積的經驗及心得,令unwire.pro 成為IT 人尋求實戰參考的數據庫, 啟發自我提升的思維的力量站,我們甚至會主動出擊,尋找業內被禾桿蓋著的珍珠,推廣值得支持的年輕創業新思維。

  Latest posts by Unwire Pro (see all)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08 21:36:57

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6-02/8515558.html
美媒:美國對中國芯片雄心的擔憂與日俱增
2016-02-06 07:15:00 環球時報  (作者保羅·莫祖爾等,喬恆譯)

美國《紐約時報》2月5日文章,原題:美國對中國芯片雄心的擔憂與日俱增 中國正投入巨資打造本國微芯片業,這一努力將提升其軍事力量及本土科技產業。

北京的勃勃雄心開始引起華盛頓的注意

據專家和知情人士稱,美國官員阻止了中國投資者多達29億美元收購電子公司飛利浦一個部門控股股份的提議,主要原因就是美方對中國芯片雄心的擔憂。罕見的阻撓凸顯華盛頓對中國試圖獲得半導體制造技術的日益不安。半導體芯片在各種精密電子設備中——包括軍用的導彈系統——發揮大腦的功能。

在飛利浦收購案中,上月末該公司稱將終止2015年3月達成的向一個投資團體出售其汽車和發光二極管元件業務即Lumileds多數股份的協議。該投資團體包括中國投資者GO Scale Capital和金沙江創業投資。飛利浦給出的理由是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表示擔憂。飛利浦稱,盡管為消除美方擔憂做了種種努力,Cfius還是沒批准該交易。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詹姆斯·劉易斯說:“在Cfius有種看法,認為中國已變得天然敵對。”Cfius是個多部門組成的機構,代表有來自財政部和司法部的。該委員會拒絕置評,也沒公開其結論。

Cfius的審查對中國對外投資是個越來越大的問題。根據現有最新數據,2012年和2013年中國投資占該委員會所審查的資金超過任何其他國家的資金。

劉易斯稱,處於美方擔心該收購案中心的,是一種不太為人所知、但日益重要的先進半導體材料氮化鎵它雖然不像硅那樣家喻戶曉,但可能被用於制作新一代高功率、多用途芯片。

發展本國芯片業一直是北京的重大政治計劃。去年,中國企業進行一連串並購活動,而美國監管機構沒有反應。這促使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師馬克·紐曼在去年11月份的報告中稱,美國“冒握著方向盤睡大覺的危險”。紐曼稱,如今,阻止Lumileds收購案被解讀為美國“有些意識到此種威脅了。”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11 14:02:44

http://news.mydrivers.com/1/469/469261.htm
3D電視徹底宣告失敗
2016-02-09 09:57:04   編輯:萬南

前幾年,電視界有一個概念很火熱,那就是3D,後來因為佩戴外設不方便,還有廠商拿出了裸眼3D的解決方案,在普通消費者看來似乎很高端。

而在去年,3D電視就越來越少人提及了,就連產品也鮮有新品問世,技術更是沒有實質提升。

據外媒報道,世界前兩大面板大廠同時也是電視大廠韓國三星和LG已經開始進行3D電視的清退工作,而且是完完全全徹底退出

如今,三星已經暫停了3D眼鏡的訂單,LG發言人也對外確認,3D功能的電視將從去年占比40%削減到20%。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本文章主題共有 7 頁:最前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最末頁
作者上一篇主題作者上一篇 作者下一篇作者下一篇主題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

回頁頂 回頁頂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