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打桌球的時候,我就到桌球社請教練教我打球,在社區球場打桌球也打了兩年多,但是都打不好,而且打完球之後都覺得好累,肩膀酸痛類似運動傷害的症狀開始出現。
就在2015元旦,我又找了一位新的教練教我桌球。
很多球伴知道我又找教練教我打球,用異樣的眼光對我說,打個小桌球為何要花錢找人來教?
我對他說:「因為我比較笨嘛,運動細胞比較差,沒人教我打不好啊!我學好以後跟你們打球,也不會害你們經常撿球啊!」
這位教練我早就認識了,我看過他打球,也看過他教球,但是沒有和他打過球。
我和他閒談的時候,我告訴他:「我打球的目的不是想當選手,也不是為了參加比賽,我的目的是流汗練身體,保持手腳和頭腦的靈活,不要有運動傷害就行了。」
教練告訴我:「那很好啊!畢竟上了年紀的人也不是和像教小孩子那種打法,我可以教你打韻律桌球,讓你打得會流汗,但是很輕鬆,不會累,也不會受傷。」
就這樣,我成為他的學生,每週一天,每次一個小時。元旦開始第一堂課。
第一堂課,在教練的指導下,我體會到原來手只不過是瞄準球的工具罷了。打桌球真的不是用手去打的,也不是用感覺去打,想要把桌球打得輕鬆而不費勁,是要眼、腰、肩、手、腳並用。
1.眼睛看著過來的球,
2.然後拿球拍的手,引拍在腰身附近去瞄準球,
3.接著用腰的扭轉帶動肩膀把球送去打,
4.在扭轉腰肩的同時手腕輕輕地把球拍往上帶,
5.然後收拍。
當然這些動作都是打球的基本課程,主要的律動來自於腰部,結果這堂課我在側身瞄準球,然後用腰的扭動帶動手臂將球送出去,球很容易打到定點,而且很省力。我用這樣的節奏跟教練球來球往,正手乒乒乓乓的打了一百多球,球都沒有落地!而反手也可以打將近50球!
而且連續打了一個小時也沒會累的感覺,第一天就有這樣的成績,真是太令人驚訝了!也讓我對後面接下來的課程充滿期待。
事實上,花錢學球是有代價的。如果我捨不得花錢找教練學,我還是用我的手在打球,用我的蠻力在打球,然後一天到晚都在撿球。我肯定不會那麼快就體會到打球的韻律感,而且很容易受傷。
以下文字和圖片只和《波動生命力》一書讀者分享
尚有1張圖,615字元(含語法)未完
- 購買羅威作者著作《波動生命力(精裝)》(實體書)並開啟隨書附贈的聚財點數,即可免費閱讀
- 無購書者,請使用 聚財點數 閱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