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ecb2b.com/info/20151225/3290160.shtml
台灣液晶面板衰退 大陸正全面超越
2015-12-25 10:22 電子產品世界1
台媒報道,台灣面板廠正陷入一片愁雲慘霧,本季度或許就會出現虧損,在技術上台灣不如日韓,目前只是稍微領先大陸液晶面板廠,但是可怕的是在生產工藝和OLED液晶技術上正面臨大陸的趕超。
台灣面板廠依賴大陸市場
以液晶面板產量排名來說,四大經濟體分別是韓國、中國台灣、中國大陸和日本,這當中以技術來說韓國和日本領先,台灣次之,大陸的技術較落後。台灣以代工起家,因此台灣擁有的品牌較少,其液晶面板產業主要以出口為主。
中國大陸已是全球最大電視制造國,產量占全球60%,中國彩電品牌全球市占率近50%,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電視市場。同時另一個大量消耗液晶面板的產業—手機,中國大陸制造了全球近80%的手機,中國手機品牌全球市占率約40%,因此中國大陸成為全球消耗液晶面板最大的經濟體。
這幾年,台灣液晶面板產業的復蘇與大陸大規模采購有密切關系,2014年台灣液晶面板產值約9176.96億元新台幣(約合289美元),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數據2014年中國大陸只是電視行業自台灣采購的液晶面板就達到2300萬片、金額達到35.17億美元。今年5月份該協會表示將向台灣采購液晶面板2700萬片,金額同比增長27.9%達到45億美元。

中國大陸液晶產業正在實現趕超
2003年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的HYDIS液晶面板產業獲得液晶技術代表著大陸液晶產業的開始,2009年TCL的華星光電創立掀起了大陸液晶面板產業的高速發展,預計今年大陸液晶面板產量將超過台灣。
隨著大陸產業升級的需要,大陸正在加大對液晶產業的扶持,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大陸液晶產業開始競相投入生產工藝和液晶技術研發。今年京東方投資400億在合肥建設全球第一條10.5代線,此前全球最高時代的液晶面板生產線是日本夏普的10代線,上馬10.5代線後京東方有望成為韓國三星、LGD之後的產能第三大的企業。
目前全球的液晶面板企業紛紛轉向OLED液晶技術,由於蘋果可能轉向采用OLED液晶屏,因此日本液晶面板企業也在加強投入OLED研發投入和生產,韓國LGD更是宣布至2018年將投資10兆韓元用於大尺寸及柔性OLED液晶面板開發。三星則決定出售LCD五代線,所獲資金將全部投入OLED生產線的研發和生產,憑借三星集團強大實力以及其以往向來喜歡用重金投入獲得領先優勢的傳統不排除三星會推出更大的OLED投資計劃。
台灣液晶面板產業曾是世界另一個可以與韓國抗衡的勢力,不過2008年金融危機後三星不斷進行逆勢投資,之後三星借助獨有的AMOLED技術幫助其手機業務突圍再反過來增強液晶面板產業投資,而台灣方面液晶面板產業向來是繁榮時候賺錢比不過韓國企業、虧錢的時候比韓國企業更嚴重,而台灣當局無力投資諸多高科技產業,最終台灣惡性循環之下與韓國的差距越拉越大。
如今面對大陸在大力扶持自己的液晶產業發展的時候,並在OLED液晶技術上加大投資的時候,台灣液晶面板產業正面臨資金投入不足的情況。這當中台灣只有全球最大的3C(電腦、通訊、消費電子)代工廠鴻海集團憑借著自己的實力支持旗下的群創進行OLED面板的研發,預計2017年試產,不過單憑鴻海一家顯然難以與大陸對液晶面板產業的扶持相比的。
今年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量超過台灣只是開始,台灣液晶面板產業未來在技術上正重復當年被韓國超過的故事—再被大陸超越,徹底淪落為老三,眼下面臨的陰霾只不過是台灣液晶面板產業衰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