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前,同事阿芬(營業員)對我說:有人預估明年台灣股市日均量約為600億元,股市最後可能只剩下四家大券商,我說不對是五家(還有我們公司)。
我腦海裡馬上想到以前上經濟學的印象:
短期廠商關門大吉的條件是: 產品價格低於平均變動成本
在完全競爭市場,短期均衡MR=MC
AR>AC 表是有超額利潤
AR=AC 表是正常利潤(不賺不賠)
AR<AC 表是有經濟損失,但不一定會歇業
這時要看平均變動成本AVC與AR的關係
※當AR>AVC表示還可以繼續生產
※ AR=AVC表示點期歇業點或停損點
※AR<AVC表示應該要關門大吉(避免更大損失)
AR:平均收益
MR:邊際收益
MC:邊際成本
AC:平均成本
AFC:平均固定成本
AVC:平均變動成本
※ 商公會理事長黃敏助表示,目前國內證券業從業人員約5萬人,由於證券業是以經紀業務為主,日均成交量至少需新台幣800至1千億元始能損益兩平,若課徵證所稅,成交量估計將萎縮至500到700億元,預估大型證券商將精簡人力3至4成,約2萬人,中小型證券商面臨倒閉。
※ 市場預估成交量800億元時,券商損益兩平、700億元有營業壓力、600億元無法生存。
※我馬上著手統計從民國76-100(25年)期間台股年成交量的數字變化,預測明年的可能狀況:在過去25年期間,台股當日最小成交量只有1.33億元,沒有看錯,一天只成交1.33億元,求售無門,發生在民國77年課徵證所稅期間(台股無量連跌19天);民國96年當日最大量3219.2億元,真是天壤之別。
過去25年的平均數字:日均量800.76億元剛好=損益兩平、最大量平均=1965億元、最小量平均=239.38億元、25年的年平均指數=6312.77點。這似乎透露出:明年的低點可能下探6300點、底部見底量約為250億元、1965億元就是指數相對高檔區,是否如預測?如果103/1/1日如期實施【課徵證所稅】,準確度可能大增,甚至超乎預期!反之,若取消或延緩實施【課徵證所稅】,準確度將大為降低。由衷期盼馬總統能在最後關頭作出他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避免台灣證券市場成為明年的艱困行業,淪落到繼DRAM、LCD、PC、CD-R、太陽能之後的第六大慘業!?天佑台灣、天佑股民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