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籌碼分析-3zarqarwi17149



  
APP收通知

發表時間 
+發文 換稿費

首先先讓我們來呈現一下市場投資人每天看到的報價資訊是什麼樣的情況。盤中我們可以看到類似以下的資料跳動,買賣搓和的張數與價位呈現在成交明細的報表中,量價圖就是依據不同成交價位累積的成交量所繪製出來的柱狀圖。



在收盤後,今天在不同價位的柱狀圖,所呈現的張數就是該價位在當日買方與賣方在盤中搓和的張數,這些張數的加總就是當日的成交量。以宏達電(2498)為例子,他在99/02/26日,324這個價格成交的張數是579張,在322這個價格成交的張數是158張,在319這個價格成交的張數是764張,在316這個價格成交的張數是316張。

以上資料是來自免費資訊雅虎奇摩股市的量價變化圖,只要進入該網站打入股票代碼,就可以查詢類似的資訊,不止雅虎奇摩有這類資訊,在許多金融資訊網站或者看盤軟體都有提供類似的功能,例如以下版本的量價圖是來自PCHOME股市。呈現的方式一樣是以橫軸X為成交量,縱軸Y是成交價來作圖。



在雅虎奇摩股市量價圖尚未改版前,他的量價變化圖是以X軸為成交價,Y軸為成交量來呈現,如以下的格式:

這種「量價分佈圖」的好處是幫助投資人把報表數據簡化成清楚的圖像,從量價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價格的支撐跟壓力。例如上圖,當日的收盤價收最高,收在324元,324元以下都是當日的支撐。但是我一直有個疑問,如果不知道量能的內涵是不是會有誤判?只看價格的波動,怎麼知道成交量的內容是什麼樣的變化?於是我們透過資料考掘的技術,將以上看到的量價圖進化成兩張圖,把構築成交量的「買盤」與「賣盤」拆開。變成進階版的量價圖,變成透視版的量價圖,如下:

紅達電(2498)買盤的量價分佈圖


紅達電(2498)賣盤的量價分佈圖


我們將原本成交搓和的買盤與賣盤的圖切開成兩張圖,並且用顏色差異來顯示不同的持股分級,例如紅色區塊代表千張以上,橘色區塊代表八百張到一千張,以,淺橘色代表六百張到八百張,黃色代表四百張到六百張,綠色代表兩百張到四百張,淺綠色代表代表一百張到兩百張,更淺的綠色代表五十張到一百張,淺藍色區塊是四十張到五十張,藍色代表三十張到四十張,更深的藍色就是二十張以下的小戶區。持股級對照的概念來自氣象學。色彩上標示大戶是偏紅,小戶偏藍冷色系。顏色火紅火熱大表大戶的比例越高,反之顏色越偏冷,則是相對小戶參與的比重比較高;以上圖宏達電(2498)為例,賣盤偏藍,買盤偏紅,因此我們的判斷這檔的漲勢有籌碼的基礎,大戶偏多。


專業資訊、輕鬆追蹤、數據視覺、清楚直覺
http://www.facebook.com/nvesto

zarqarwi

  回覆時間 2010/07/29 07:46:19


以下引用由 Juan666 在 2010/07/28 10:20:20 所發表的內容:
請問 324成交591張,為何會有紅色區塊呢?...紅色區表示1000張以上的買或賣單?


意思是1000張買單的相對大戶,有些價位是落在324這個bar。

專業資訊、輕鬆追蹤、數據視覺、清楚直覺
http://www.facebook.com/nvesto

zarqarwi

  回覆時間 2010/07/29 07:50:43


以下引用由 PCLee 在 2010/07/28 15:00:28 所發表的內容:
敢問開版大
您這當中所謂的「買盤」與「賣盤」,是如何定義的?


其實 意思 就是買方跟賣方,說是buy side or sell side也是。意思是每一檔股票的成交量內容,必須要有買方與賣方互傳籌碼,賣方丟出一千張都被買方接起來,成交量就是一千張。

專業資訊、輕鬆追蹤、數據視覺、清楚直覺
http://www.facebook.com/nvesto

zarqarwi

  回覆時間 2010/07/31 07:09:19


以下引用由 joey0415 在 2010/07/30 23:06:15 所發表的內容:
你的圖片很有創意,小弟欣賞了許久
不過有幾個問題請教,只看分時量價表,再看內外盤價決定買賣方?
有某些分價量不足300張,為什麼也是紅色的,可以請教一下是參考什麼網頁的資料呢?
不會只有分價量表吧!

分價量只當下的狀態。在貼文中已經有提到我們統計整體成交量的內涵。也就是說這套工具其實一種日股權分析圖,經過這麼多年在鑽研籌碼,我們以為若能夠有一套可以配合日線的量能分析系統,對投資人來說是有需求的。

專業資訊、輕鬆追蹤、數據視覺、清楚直覺
http://www.facebook.com/nvesto

zarqarwi

  回覆時間 2010/07/31 07:18:47


以下引用由 假靜雯 在 2010/07/31 02:33:32 所發表的內容:
有時候一天的量,也不能代表多大的意義,因為大戶操作一檔個股往往時間甚久
看一天量的內外盤分佈有時候沒啥意義,不過看連續的狀態
或許可以看出少許端倪

假靜雯說的對,連續觀察是對一檔股票進入更深刻理解的基本步驟。另外關於內外盤的觀察,要避開兩種狀態:a.買單虛掛(or 賣單虛掛):b.大單拆解小單。

a.可以靠經驗在盤中作判斷,b.基本上在盤中是無解的。要看收盤後的型態才能分析。法人也慢慢在演化中,他們有專門處理大單的下單軟體,可以各種方式,將預定要下的單自動拆解,取得更符合成本效益的成交均價。

專業資訊、輕鬆追蹤、數據視覺、清楚直覺
http://www.facebook.com/nvesto

zarqarwi

  回覆時間 2010/07/31 19:49:53


以下引用由 joey0415 在 2010/07/31 18:52:04 所發表的內容:
不好意思!可能我沒有說明完整,我的意思是我們怎麼會知道真實的買張與賣張呢?因為如何是公開的資料,我們應該也會查得到,但是小弟好像沒有看過有這樣的資料?否則我們怎麼會知道這資料是正確的呢?謝謝

以下的圖給你參考一下:

至於資料怎麼處理,不好意思,這是我們的KNOW HOW。至於資料正不正確,曾經有網友只接找成交量小的股票下兩百張,再來跟我確認我們的量價圖資料,答案是肯定的。當然 我不是要你這樣做。

專業資訊、輕鬆追蹤、數據視覺、清楚直覺
http://www.facebook.com/nvesto

zarqarwi

  回覆時間 2010/08/01 07:13:02


以下引用由 假靜雯 在 2010/08/01 00:39:44 所發表的內容:
跟一般軟體的主力庫存大同小異
用差額除以成交量取某個百分點,來代表有意義的量
看不出啥特別之處
所有的量,看一天意義都不大,連續的才值得觀察

工具的出發點類似。市面上看得到的主力庫存數據我們也都有,也都用過,但邏輯差異頗大。魔鬼就在細節裡。另外就是數據以圖像呈現的方式是為了替投資人解省資料判讀時間成本用的。並不是為了美觀、好看、耍炫等無關投資用途的設計。


專業資訊、輕鬆追蹤、數據視覺、清楚直覺
http://www.facebook.com/nvesto

zarqarwi

  回覆時間 2010/08/02 07:03:41


以下引用由 joey0415 在 2010/08/01 22:35:23 所發表的內容:
小弟也利用這個方法,去跑資料,大概要二個小時才能跑完,如果有做圖的話我想大概還要加上一個小時
可想而知,版主每天要跑出這種圖形大概要三個小時才能完成
如果自己會寫程式抓資料,的確用資料來判讀會快一點,找出適當的股票後,從線形選出適合的,再打類似版主的圖表來買進,至少買進被套的機率會小一些
如果多看幾天的資料再來下單,命中率會更高


命中率還不錯,目前我們的測試大約八成。
另外,用圖形協助判讀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這種圖表在技術分析的領域叫做price by volume chart,目前我們提供的模式應該算是創舉,我在國外的技術分析論壇還沒看過類似的。

專業資訊、輕鬆追蹤、數據視覺、清楚直覺
http://www.facebook.com/nvesto

zarqarwi

  回覆時間 2010/08/02 10:59:32


以下引用由 joey0415 在 2010/08/02 10:56:23 所發表的內容:
請問你的圖形是用excel做的嗎?小弟可以建立圖形,但是要把每一張都抓成圖檔就知道是怎麼做的?
可以請教一下嗎?
小弟只會用excel vba 抓資料,建立資料庫運算,但是批次建立圖形就沒有什麼概念

我不會寫程式。所有的程式都是外包到國外請工程師寫的。歹謝。


專業資訊、輕鬆追蹤、數據視覺、清楚直覺
http://www.facebook.com/nvesto

zarqarwi

  回覆時間 2010/08/08 08:08:48


以下引用由 mcdull 在 2010/08/07 22:10:03 所發表的內容:
研究好久還是看不懂,0226日當天總成交量4429張,可是為超過10000~~的紅色這麼多??

因為超過千張的買單是當日交易的主要買方,昨邊的顏色對照表單位是股數喔。

專業資訊、輕鬆追蹤、數據視覺、清楚直覺
http://www.facebook.com/nvesto

zarqarwi

  回覆時間 2010/08/08 18:37:04


以下引用由 joey0415 在 2010/08/08 11:28:23 所發表的內容:
我想應該不是看外資的表格才對
例如:美林:買宏達電:買超2000張,
可是我們並不知道它是500元買1000張,510元買700張,495元買300張!
或是500元買3000張,510元賣700張,495元賣300張
應該只有看分時明細才對,而且要看一段時間,單看一天會有 很大的風險

選擇什麼區間的資料判讀,依據操作者的交易架構決定。市場參與者作當沖的、短線的或作中長線波段的操作,決定看資料的內容。我們發現,所有的資料中,日線是一切操作的基礎,有最大的共同交集,因此,一切資料的判讀都可以日線作出發。

分析資料的人要避免『看長作短,或看短作長』謬誤。我想,這也是joey0415的提醒。 ^_^

專業資訊、輕鬆追蹤、數據視覺、清楚直覺
http://www.facebook.com/nvesto

本文章主題共有 3 頁:最前頁 1 2 3  下一頁  最末頁
作者上一篇主題作者上一篇 作者下一篇作者下一篇主題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

回頁頂 回頁頂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