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欣興(3037)、景碩(3189)、臻鼎-KY(4958)
全球 ABF 載板龍頭欣興(3037)近期走勢讓不少投資人陷入矛盾情緒。一邊是 AI 應用火熱帶來的訂單爆量,另一邊卻是財報數字冷颼颼,導致股價頻頻破底,這齣「利多與現實交錯」的大戲,正悄悄考驗著市場的理性。
欣興2024年全年營收雖達1153億元,與臻鼎並列PCB大戶,但每股純益僅3.34元、創下五年新低,稅後純益更年減57.58%。財報公布後,股價重摔至99元,創下2021年5月以來新低,短短一個月從129.5元跌至99元,跌幅達23%,所有均線失守,籌碼面也不容樂觀,光是本週外資就賣超逾6,000張。
然而,與基本面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滿天飛舞的利多新聞。AI伺服器、HPC與自駕車等新興應用推升高階載板需求,欣興訂單能見度被喊到2026年。摩根士丹利更大力看好,將目標價從120元上調至150元,認為ABF載板將在AI驅動下供不應求,欣興將是最大贏家。
這樣的對比讓人聯想到 ABF 載板族群過去幾個季度的行情模式。一有利多新聞,股價即日飆漲,有時甚至攻上漲停,但幾天後卻又全數回吐,讓投資人心驚膽跳。以景碩為例,過去一年多次出現「Q3營收大增」、「AI出貨起飛」等新聞,但實際EPS卻常僅有零點幾元,股價卻能靠利多反覆炒作,成為短線操作的溫床。
「新聞越熱,籌碼越亂」,這幾乎成了 ABF 載板族群的操作寫照。雖然欣興的未來訂單確實可期,但現階段仍處於營運低谷,加上市場資金動能尚未明顯轉強,過度追價的風險不容小覷。利多題材若缺乏基本面與趨勢支撐,最終只會淪為主力收割的工具。
對投資人而言,此時不妨緩下腳步,回頭思考:「這波上漲靠的是什麼?實績能跟上嗎?」在資金與新聞齊飛的熱潮中,唯有看懂節奏與動機,才不會在掌聲落幕後成為最後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