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億泰(1616)、榮星(1617)、第一銅(2009)
美國總統川普再揮關稅大棒,掀起全球原物料市場震盪。繼黃金飆漲後,這波「關稅2.0」政策的下一個目標鎖定工業金屬,尤其是銅。消息一出,銅期貨價格應聲暴漲,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一度突破每噸1萬美元大關,紐約銅期貨更刷新歷史高點,每磅站上5.374美元。
在全球搶銅氛圍升溫下,台股相關概念股火力全開。指標股第一銅(2009)連兩日強彈,27日早盤最高衝上48.5元,漲幅一度超過8%,改寫波段新高;同族群的華榮(1608)、大亞(1609)、合機(1618)、榮星(1617)、華電(1603)與中電(1611)等電線電纜股同步上攻,榮星更在盤中鎖住漲停,華榮與合機漲幅也超過2%。其中合機盤中來到50元,成交量爆出7,000張。
法人指出,自川普2月指示商務部啟動銅進口調查以來,市場便視之為加徵25%關稅的前兆,供應鏈紛紛提前備貨,大量銅材湧向美國,加劇全球銅供應緊張。彭博更報導,川普可能提前數月拍板課稅,讓國際銅價提前反應。
這波銅價狂飆不僅源自美國潛在的進口關稅政策,也與全球供需失衡有關。智利國家銅業委員會預估,今年全球銅礦將短缺11.8萬噸,而美國對銅的需求預計在未來十年內翻倍。另一方面,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銅消費國,其銅庫存也降至四年新低,加劇市場對供應短缺的擔憂。
這場由關稅引爆的「金屬戰爭」,也進一步波及PCB、CCL等產業鏈上游。銅箔大廠金居指出,已透過「銅價+加工費」模式轉嫁成本,並建立供貨排序機制,確保長約客戶原料供應;而CCL大廠如台光電、台燿等也在關注陸廠動向,謹慎調整報價節奏,以應對第二季可能來臨的全面漲價。
在這場風暴中,第一銅可謂最大贏家之一。公司去年由虧轉盈,全年稅後純益約2.6億元,每股盈餘0.74元,董事會通過將配發現金股利0.5元。法人認為,雖然其過往毛利率僅約3%,但在銅價飛升、供需吃緊的背景下,未來獲利可期。
此外,電價審議將於本週五(28日)登場,外界普遍預期四月起將上調平均約6%,激勵電纜族群持續發燙。億泰(1616)也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政府綠能政策與科技廠設廠帶動需求,2024年全年稅後純益3.87億元、年增逾七成,每股盈餘2.04元,擬配發現金股利1.8036元,殖利率高達7.5%,盤中一度創下近八個月新高。
不過,市場專家提醒,銅價屬於循環性原物料,波動劇烈。美國與倫敦銅價近期價差已擴大至每噸1,400美元,顯示美國政策影響偏向區域性。投資人應慎防追高風險,宜採波段操作、選擇基本面穩健的個股布局,如受惠AI與電動車成長的PCB產業,能在銅價回調時提供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