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股當沖就業工具書不二選擇當沖上班族不僅是一門新興的行業,更是一種新的社會現象。
因為當沖稅率減半政策是台股幾十年以來首度突破格局的改變,對股市正面的影響勢必會使得「當沖上班族」這個詞成為大家觀注的焦點,對想一窺股市究竟的人而言,當沖週期短的特質亦是一個低門檻的入門方式。書後段日誌部份比較特殊的是作者分享操作邏輯與反市場觀點,並非傳統統計角度。
增修倍量版與舊版有何不同
在這本書籍裡,《當沖上班族》的立意精神還是被保留,不同的地方在於:
1、今年與2012年的現況有所落差,比如現股當沖的開放大幅取代了原有的資券相抵、漲跌幅延展到±10%、軟體在近年來提升所帶來的效能……,這都是舊版沒有、本書會強力著墨的重點。
2、把反市場的想法加入論述裡。作者是在2014年年底才開始往這個方向發展,把短單延伸到有能力去抓到趨勢的長單。
3、因應降稅帶來新的加入者,書的前半部大多都是在這一個歷史的時刻闡述當沖應該有的理念,而且要率先發聲,為新朋友引領出正面的長遠思路。
第一篇:觀念引述
什麼是當沖上班族?
傳統父母的觀念
投資可以當工作?第二篇:新手開業
什麼?當沖?
現股當沖戶的開立與條件
K線與操作方向
看盤頁面
開盤前的自選觀察股
細算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的另一個觀點
第三篇:走向力道
買賣力實錄
類股連動力
類股連動現況(2012版,未作更改,僅供參考)
背離的原理
解讀合併與收購
法人送的禮物(盤前揭露訊息後已不復見)
第四篇:實單分解
台北秋葉原
法人停損可成
拾元寶記
限空令召回鋼鐵大軍
股王低檔背離
水資源殺金雞取卵
勝選後人去樓空
燕麥片得意日
觀光自由行
潤泰買南山
怎樣的進場點才能抓到大的波幅
散戶為何不敢追真正會強的股票
利用類股連動
留倉操作
再一個類似案例──甕中捉鱉
越是合理的感覺,越不要去作
前日弱股的其中一種空法
第五篇:解讀新聞
無用的新聞
利多股價不在高檔
無冕王惡搞
主力起床後才知道的新聞
第六篇:操盤日誌
2017/01/03檢討報告
2017/01/04檢討報告
2017/01/05檢討報告
2017/01/06檢討報告
2017/01/09檢討報告
2017/01/10檢討報告
2017/01/11檢討報告
2017/01/12檢討報告
第七篇:學理背書
p檢定(尋找一個會獲利的方法)
高頻微利交易的秘密(確保月薪的機率)
中央極限定理
第八篇:後記
真的有主力嗎?
空軍的警戒
不會彈的股票
長短線都避開法人股
當沖證交稅減半前後論
有人問我為何要寫這本書?
黃唯碩聚財網帳號:黃唯碩
聚財網專欄:當沖上班族
六年級生
學歷
高雄中學畢業
私大資訊工程系肄業
私大應用數學系肄業
國立統研所碩士班畢業
國立應用數學所碩士班肄業
國立工業管理所 博士候選人
經歷
退伍後即在升研究所補習班教授統計學。
教學12年後離開補教業,專職操作股票當沖
股市座右銘
股市裡唯一不變的是人性。
當沖上班族之當沖稅減半
2012年我的著作《當沖上班族》出版以來,直至2016年年底,國內股票現貨還是一直存在交易稅過重的問題,當沖族在股價的爭奪上背負著交易成本的劣勢,始終沒有太多人在這個領域穩穩地獲利。在原先的稅率下,我很難說服其他人當沖是好做的,就好像在打一場不公平的戰爭,這個行業之所以無法成形,也是因為很難輕鬆地獲利。
那麼到了今年又有什麼樣的改變呢?這個行業如果因為交易稅制的改變而得利,其利多的程度足以讓它發展興盛,進入者得到滿意的薪資而使職缺激增嗎?我把真實的數字與數字推論的合理邏輯提供給您:
2016年底上市櫃的平均交易量加總大約每日970多億(上市760+上櫃210),假如2017年因為降稅而讓交易量增加到平均1200億(其實一定不止),原本稅率以千分之三計算,政府每天可收到稅收3.6億(1200x0.003),一個月平均22個交易日可收到79.2億(再度提醒這是以1200億來算)。
而今年因為當沖交易稅下降緣故,台股當沖交易比例由原本16%提升到25%(比例絕對不會那麼低,這裡只是先低估),那麼就等於政府的這個稅改,每個月在原本稅收的25%裡降低了二分之一,提供了79.2x(25%)x(1/2)=9.9億的利多給當沖這個產業,這將釋出多少個「當沖操盤人」的職缺呢?假設一個初學一年內的新手每月有8萬的薪水(獲利),將會提供超過10000個工作機會(9.9/80000=12375),已經比聯發科員工人數還多5000人,接近宏達電的員工數了。
因此我們現在要做的事就是趕快練一點技術,先行卡位,而不是等到當沖最大的緊箍咒拿掉後,獲利變得更容易、收入豐厚的人變多了,才後知後覺的發現。
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原本一個操作者一個月要交16萬的交易稅(一天買賣各250萬,這樣並不算多,則證交稅一天就要250x0.003=7500,22天剛好16.5萬),因為稅很重,操作後的進出價差剛好被這些稅吃掉。換句話說,在目前千分之三的稅率下,只要能把單做到打平,甚至小虧都沒關係,一旦稅率降低,很快就能感受到政府對這個行業的幫助。
更何況降稅活絡成交量後,其實成交量一定不只上面所提的1200億,每月9.9億只是一個低估的下限值,或許還會擴增到12~18億或更多,那麼受惠的人數與實得金額將會再往上調升。屆時當沖占比提升,當沖就業合理地成為大家廣為接受的事,比以往更多的投資人進入市場,交易量成長,成為活絡經濟與股市的一項動力。
政策將使得獲利族群大批出現,而週期短獲利時感度較深,勢必也會影響投資人看待交易方式的態度,短線觀感將奪取中線操作觀聽(當然獲利也會比中線不遑多讓 )讓總經、基本面、產業面的觀察角度式微,股市參與者將來會越趨向長投與短線兩極,建議朋友們不妨細心觀察。
另外,雖然唯碩的名字常跟當沖短線交易一起被提及,但是我真正感受到在股市裡往前邁了一大步的原因是,在2015年初倡導「反市場是股價唯一的解答」之理念,從那時起,我深切自許要實踐與奉獻去開創這個在台股中從未有人提及與深耕的領域。
草創時期真的是篳路藍縷,很多想法都必須靠自己的觀察去建立,沒有任何書籍和前輩引導,一方面要想著傳播理念、啟發別人,同時還要整理當下市場下單的思考行徑,不得不說精神上承受莫大的壓力。將來如果有機會再寫書,一定會在這個部份多加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