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最後由 ak168 於 2019/07/09 14:42:45 編輯
如果您的習慣是不太愛思考、喜歡別人告訴你該買什麼股票、不斷找很準的名師、又不斷的換名師,重點是你不想改變你的習慣,那麼這一系列的外匯文章肯定不太符合您的喜好,不用購買,請回上一頁。
如果您的目標是成為財務自由的投資人,希望只要打開電腦做做功課,看看新聞與文章,就可以直接從國際市場上順手撈到一些熱錢,那麼歡迎您繼續看下去。
不過您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1. 願意學習
2. 習慣思考
3. 心懷謙虛
4. 擁有信念
5. 獨立思考
那咱們可以繼續交談下去。
AK是主觀交易者,還沒那麼信任程式交易(不過我相信程式交易是最好維持紀律的方式),我相信有為者亦若是,也相信我思故我在,自己對自己負責。
AK不想幫你釣魚,然後天天跟你收釣魚費用,因為會打擾我的時間;我想教你補魚,結為同好,分享哪邊的魚最好撈,相約一同出海捕魚。
AK多數時間是一個投機者,不是投資者,我十年前愛聽別人明牌,五年前別人要聽我看法,現在我想幫有興趣的同好都變成我。
AK隨時有可能中斷系列文章,要看我目前工作忙碌程度,但大家還是可以換Line交個朋友。
--- 以下為點數或專屬內容 ---
AK甚麼都略懂,為什麼首推交易外匯?
因為這是唯一能跟有錢人平起平坐的商品。
為什麼?
因為公平。
哪裡公平?
最常聽到散戶的心聲是:”為什麼有人提前知道公司業績?這個人為什麼不是我?”、”公司都不說,誰知道業績好壞?”、”大戶進場鎖漲停?窮就該死?連湯都不給喝?” 這是淺碟市場最常聽到的負面批評。
而外匯的公平性在於
1.上班族、有錢人、金融機構都是『同時』獲得『一樣』的市場消息,而且沒有『內線消息』,各憑本事
2.貨幣的標的是『國家』,不是個人治理的企業。
3.有一億美元的投資人跟有一百元美元的投資人,對外匯市場的影響力『沒有差異』,散戶與法人站在『同一起跑線』
4. 外匯市場的走勢都有跡可循,並非天馬行空,只要你會用GOOGLE,漲跌訊號唾手可得
看法與解釋 (勿戰,我知道市場很多相當有經驗的股指老師,也有很專業的投資人,每個人都有一套累積的戰法與經驗,但以下看法純粹反映我依自己的個性、判斷與個人操作習慣選擇我自己認可的商品,沒有批評其他市場的意思。)
以股市為例,台股市場小到很好操縱,散戶、大戶以及法人的消息來源與資金量在公平性上相當不平等的,加上政府基金經常政治性護盤,理性投資人根本無所適從,只要手上有1千萬美金就能成為影響市場的大戶,我個人不喜歡消息不透明且常受外力干預的淺盤市場,因為我唯一的優勢就是我看得懂市場,一但沒有這個優勢,我怎麼都玩不贏,球員、球證、裁判都是大戶的人,怎麼打得過,所以我個人認為風險太大。
美國股市就不一樣了,紐約交易所日均量約6百億美元,那斯達克約550億美元,想當大戶的門檻高很多,台灣散戶在那裏交易也比較爽,為什麼爽?因為在台灣手握1千萬美金被稱為大戶的人,到了美國市場之後,身分跟散戶一樣卑微,都是市場的渣渣,美國所謂的大戶至少需要5億美元以上的交易資金,一般來說只有富豪跟金融機構能勝任。
然而雖然量大就很難被操縱,可是股市仍然很難逃過內線交易的弊端,即便是美國股市歷史上也有多起上聯邦法院的內線交易案,不管是洩漏併購、假帳、訂單…等等的機密,似乎很難完全規避這些問題…。
那外匯呢?
全球證券市場每天所有交易量加起來大約2千8百億美元,而全球外匯市場交易量加起來約5萬億美元(5兆),約當全球證券市場2千8百億美元的20倍。
外匯市場的量真的太大了,這麼誇張大的市場,請告訴我哪一個人或金融機構能左右市場走勢? 握有一百美元、一千萬美元、一億美元的投資人都同樣卑微。
(我曾經在午盤下過一筆5億美元的單,不分批,直接交易,日幣瞬間升值0.1%左右,但不到一分鐘拉回,好像沒事一樣)
外匯市場池子夠大,主力是全球五大中央銀行,對外莊家則是全球頂級投資銀行,散戶則是中小型投行、商業銀行、外匯經紀商、基金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跨國企業、各國政府,敝國大戶充其量只是裡面的灰塵、渣渣...。
而且各國政府與中央銀行所有資訊的公布時間與公布方式都必須透明公開,沒有一家金融機構有特權可以比散戶或微散戶先知道官方消息。
股票、期貨、選擇權、債券我都操作過,服務的客戶從1萬美金到1億美金的都有,我自己本身也操過2億美元的盤,就投機交易來說,我首推外匯交易市場。
(我所定義的投資:使用6成以上資產作為部位,看好標的前景,不在乎過程中的風險波動,持有超過一年以上,報酬率高於公債殖利率。)
(我所定義的投機:使用3成以下的資產作為本金,依照全球市場消息、數據、邏輯,判斷短期走勢,進場獲利,持有或操作不超過一個月,報酬率最好能超過一倍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