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台南(1473)、時報(8923)
【文/住展房屋網】上週四(12/28)起,立院內政委員會開始審查都更條例;於此同時,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及反迫遷連線等民間團體,便先後召開記者會,直指目前的民辦都更,本質上只是圈地重建,但政院推出的都更條例草案最新版本,仍多著墨在如何推動(都更),缺乏對都更理應具備之公益、正當及急迫性的描述與規範。他們更進一步要求,新的都更條例版本應取消民間自劃都更,或至少不該替民辦都更進行(釘子戶)代拆。
面對都更條例修訂,不動產界人士也仍維持一貫論調,呼籲政院應解決所謂四大爭議,包含撤簽同意書時機點鬆綁、權利變換計畫書不需同時檢附(地主)同意書、容積獎勵審核之公益考量(難量化應刪除),及協議合建(租稅減免)比照權利變換;同時更強調,透過整建維護,固然可改善窳陋市容,但結構與消防安全等問題,則一定得靠都更重建,還搬出英國金融時報歸納之全球城市風險最高9都市中,台北名列榜首,原因正是面臨潛在天災(地震)威脅時,台北都市安全堪慮,都更推動卻近乎龜速。
說來有趣、卻也弔詭且諷刺,開發商要求解決(解除)的四項所謂爭議點,正好是民團堅持要維持或增列的;而民團要求刪除的,又正好是開發商最堅持要保留的。因此接下來的都更條例審查,依然不會有交集;據此住展房屋網企研室預期,建商或小英政府想看到的都更推動加速,短時間內恐怕還是難達陣。
其實平心而論,建商所指之防災及建物結構這兩大都會安全議題,確實無法透過整建或維護達到;但反過來說,我們卻也看到,民辦都更案重建後的新樓宇,大多還是沒和鄰房拉開棟距,甚至因為高額容積獎勵,反而蓋得更多更滿;這種『孤島式假都更』,對都市安全提升毫無助益,甚至還可能有反效果,更證明建商相關說法根本不符事實。
至於建築結構部分,一般印象上,新房子似乎較安全,但實際上也不盡然。就拿最近一次台南大地震來說,倒塌還造成嚴重傷亡的維冠大樓,其屋齡20年,根本不算舊房子。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要強化建物安全,真正癥結還是在(業者及官方)施工品質上的把關及要求;然就目前看來,或許相關法令規範較以往更為嚴謹,但台灣官方向來是立法嚴、執法鬆,加上開發商大多是成本考量,因此仍無法百分百保證(都更後)新蓋的房子,結構安全上一定就比舊房子強。
所以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在此呼籲,(建商)不要再用城市安全或防災等理由,來包裝、遊說(假)都更(真圈地改建);因為光只是拆老屋改建新樓,不見得能提高都市防災能量。此外,也得搭配更高規格的施工品質把關,才可能提高房屋結構安全系數。至於政府,則更責無旁貸,不要幻想兼顧程序正義及加速(都更)推動,應盡速全面篩檢現有房屋結構安全,劃設適當的更新範圍或單元。因為不分屋齡高低,有結構安全疑慮的房子,才是真正威脅城市安全,必須加速都更重建的標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