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今天繼續大賺金融期指,再留單!(1月30日市場觀察)伍宏昌2974



  
APP收通知

X 1

發表時間 
+發文 換稿費

在今天股市繼續上漲中,雖然沒有像昨天的超級獲利,但是我們仍舊賺到金融期的獲利。這是因為即將面臨春節的即將來臨,所以我們選擇平倉賣掉買權清空,等到春節後再來做選擇權(選擇權含有很高的時間成本,大概約當一年60%以上利率,所以春節即將到臨與春節期間的不開市,會面臨很大的時間成本修正)。

回顧一個禮拜以來可以說幾乎每天都在大賺(一次獲利120%,另一次獲利180%與期指的大賺和小賺(套利)中度過,像今天雖然沒有賺到選擇權至少也賺了金融期指(這是今天最強的產業)。回想過去一個禮拜來大概整個行情的主要變動都被我們掌握住,所以可以在一個禮拜獲利累加超過400%。即使在行情不怎麼樣的情況之下,仍可能有幾十個percent的獲利。
我不曉得一個禮拜這樣的成績好不好,但是我只知道只要每天去認真觀察整個外在環境的變動,就可以比別人更早知道大盤將怎麼走,而不必等到技術面出來(例如量或價的出現)才知道。利用技術面的表態是過去傳統的短線作法,但(例如低點長紅的出現)仍需要有大買盤進場才可知道底部出現,但你需要等到有長紅才可以知道底部的出現嗎?這尤其是在整個加權指數時更是如此。
雖然個股的底部長紅較難以在長紅之前知道,但有些據有代表性的個股仍可得知—例如大立光,在1月12日的長黑(而不是長紅)就知道底部出現。或是鴻海、台積電或富邦金、國泰金這些大型或外資股。因為這些股票的背後通常由外資所主導,而外資如何想,是可以大概知道的。但指數的變動則若非大環境有所變化是無法影響的,重要的個別股票的大變動同樣與大環境有關。例如聯發科、大立光的大跌又豈是無風起浪!
因此觀察大環境的變化其實不只是長線中的重點也是極短線的關鍵,例如1/22日我們之所以能利用全力買進週選擇權大賺,即在於1/21的石油從底部的起漲,因此讓我們在1/21知道當晚的美盤石油必定大漲。因此我們在1/21即買進週選擇權預備。同樣的在1/21我們的“買買權,空期貨",那是因為前一天石油的大跌。前一天的石油大跌會讓我們做出偏多的套利?這恐怕從技術面是說不通的。但你若能注意當時包括日經、道瓊的變化就會知道我們為什麼開始偏多了,果然即使在當天的底部低點只是小反彈下依然賺了18000元。同樣的在這週五的大漲起因於日本的負利率決策。我們早在盤前就已知道。因此也蓄足馬力同時買入台指期與選擇權等待大賺。
每一天,每一天的國際情勢都有微小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會像技術分析那麼明確(例如:價格突破5日均線就買),但也不會那麼落後反應。利用技術面在許多日線上看起來一直在整理的大盤時經常會兩面被打耳光。但是如果你精通這些外在訊息的意義時,你可以幾乎每天都掌握到的,甚至在盤整盤中。因為表面上看起來紅黑紅黑相連的整理K線其實背後絕對不像表面那麼一樣。因為背後有不一樣的故事。所以像從1月8日到1月28日的整理圖型中,從技術面來看他們就是在整理,但從背後的內容看就是一段天天都不同的過程,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
當你只是使用技術面的時候,你是無法對這些東西即時加以反應的,有個期貨“天后"也說,他在進出時絕不是看技術面的,“因為技術面太慢了。"在這種一天可以大漲400%的工具面前如果還使用“技術面"根本就是自尋死路。這根本就是跟著人家跑。但事實上不必等長紅出來就可知道底部出來,因為外在時空環境已經改變了。你可以領先別人事先布局,也可落後別人等到KD值、平均線或量或價告訴你以後才行動。
基本上台股的加權指數在大部份情況下都是跟著國外的變化的改變而改變。若國外變化大則台股的變化大,反之則小。有關台灣本身的政策所導致的改變其實只是加重作用而已。例如央行的貨幣政策,做的好就是景氣好時更好,壞的時候則壞的較少,如此而已。並沒有辦法改變趨勢。例如像蔡英文的生技產業就對加權指數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台灣的電子業會崛起不是因為政府重不重視,而是因為美國個人電腦業的崛起。
因此在投資時若是投資股票則角度雖然與期權不同,但注重全球大趨勢是一樣的。只是在投機期權時更應注意大環境的些微變化罷了。個股是選股不選市,但是做期貨跟選擇權的時候那就是選市不選股了,這時候就像你必須先知到整隻象的結構再來摸象。你才會知道你摸的是象鼻或象耳朵。


--- 以下為點數或專屬內容 ---

每一天的國際情勢都有微小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會像技術分析那麼明確


本主題只有一頁。
作者上一篇主題作者上一篇 作者下一篇作者下一篇主題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

回頁頂 回頁頂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