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子銀行:中共將再次救助信託違約嗎?said411f35048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1/12 20:29:07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12/n4614599.htm
網傳中國外匯儲備將花光 微信文章被急刪
2016-01-12 03:24:37

>>>>>>>>>>>>>>>>>>>>>>>>>>>>>>>>>>>
http://www.wtt2345.com/cj/20160110/168803.html
中國外匯儲備將花光?或引發人民幣貶值,國人慌了!
2016-01-10 21:11 鳳凰財經

中國外匯儲備出現20多年來首次年度下降

當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不夠用時,分析師為中國外匯儲備消耗感到擔憂。受美元加息和人民幣貶值影響,中國外匯儲備持續減少。

中國央行披露了相關數據:

數據顯示,去年12月中國外匯儲備減少1080億美元,降至3.33萬億美元,是迄今為止單月最大降幅。外匯儲備曾在2014年6月達到3.99萬億美元的峰值。

更可怕的是,從去年全年看,中國的外匯儲備減少了5127億美元,這是1992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縮水,為持續二十多年的上升期畫上句號。同時在過去15個月內,中國的外匯儲備有13個月在下跌。此外,中國央行還把人民幣每日匯率中間價下調至四年來的最低點。

外匯儲備大幅下挫的這一年,對於人民幣而言也具有裡程碑意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通過把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籃子,使它與美元、日元、歐元和英鎊一起成為儲備貨幣。

面對這樣的嚴峻形勢,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2015年中國的外匯儲備下降超過了5000億美元,如果按照這個態勢下去的話,將加劇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故今年須嚴守3萬億美元大關。

為什麼說中國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不夠用?

本周彭博新聞社的一條頭條新聞表示,“中國發現其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不再像以前一樣那麼強勁有力了。”

彭博社稱,中國有著3萬億美元以上的外匯儲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對中國目前的市場混亂,貨幣貶值以及連續不斷的資本外流來說,這個外匯儲備在過去看起來就像是鍍金的保單一樣然而現實情況是,中國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不再像以前一樣夠用了。

隨後,彭博社的報道也指出,“中國外匯儲備的一部分可能已經用於為政府中意的項目提供資金了,比如絲路基金,用於在亞洲建設道路,港口或是鐵路,或是用於給政府支持的數十億貸款提供資金,比如給委內瑞拉的貸款。這些貸款的大部分是通過原油貨運來償還的。此外中國還有其他方面的負債需要償付,比如以海外貨幣計價的金融和管理進口產生的外幣債務。”

正如我們在周四詳細討論過的,去年12月份,北京在以創紀錄的速度消耗其美國國債,清算了大約1080億美元的儲備以努力去管理資本外流和人民幣貶值。

中國寶貴的外匯儲備會歸零,理由有三個!

中國坐擁的全球最大3萬多億美元外匯儲備,似乎會成為抵御當前國內市場動蕩、人民幣貶值、資本洶湧外流的堅固盾牌。但經濟學家卻表示不樂觀,原因如下:

第一,數據顯示中國央行持有的美元以極快速度減少。據彭博匯編數據,由於央行應對人民幣貶值和2-11月份間估計8430億美元的資金外流,2015年中國外匯儲備大幅下降5130億美元,降幅13.4%,年底時余額報3.33萬億美元。

2005年中國讓人民幣升值時擔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余永定表示,他最擔心的是外匯儲備快速下降。

目前的事實是這樣的:中國央行照看的數萬億美元,被認為投向了美國國債等安全且流動性高的證券。
與其他一些國家一樣,中國外匯儲備的具體構成屬於國家機密。

然而分析師擔心這個儲備或許沒有外表看來這麼強大,因為其中部分投資可能流動性不足或不易變現。而其他有些投資或遭遇損失,而虧損卻沒有計算在內。

第二,部分儲備也許已經被用於充作政府竭力推進的項目資金,如絲路基金。

第三,還有中國必須償還的其他負債,例如以外幣計算的外債。

交銀國際首席中國策略師洪灝認為,倘若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約2.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可能已被預定用作償付外債。他說,考慮到中國的外債、貿易和匯率管理,外匯儲備需要達到3萬億美元左右才能讓人安心。

外匯儲備下降,或引發人民幣貶值預期

2016年新年伊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即大幅暴跌之際,去年12月外儲大幅下降亦可能令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資本外流壓力亦將有所增加。

外儲超預期下降會令市場猜測央行後續干預匯率難以保持足夠的力度和節奏,因此可能不利於穩定匯率,資本外流壓力恐將持續。

有專家指出,“中國目前處在一個矛盾的窘況中,希望用一種可控制的方式來引導人民幣貶值,外匯儲備的流出量卻攀升了,迫使中國央行采取干預措施以降低貨幣貶值速度,這最終導致了弄巧成拙。在這個過程中,人民幣貶值的速度比預想的更加緩慢,並且這個過程還導致了外匯消耗的加速。隨著全球貨幣戰爭延續,中國央行發現自己處在了一個很明顯是艱難的位置上。”

德意志銀行警告道,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12月份外匯儲備的清算表明了中國正在經歷大量的資本外流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此外,德意志銀行還保守估計稱,中國還可能會繼續清算3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人民幣貶值背後揭示了什麼問題:國人信心不足?

任何一種貨幣都不可能只升值不貶值,近期人民幣對美元的八連跌,卻幾乎成了壓垮一些人脆弱神經的最後一根稻草,擔心股市持續暴跌,擔心房子變成泡沫,甚至擔心中國經濟掉頭向下……

這種擔憂確實有些過慮。橫向看,人民幣加入SDR,已經邁出國際化關鍵一步,今天再看人民幣值錢與否,不能簡單地與美元比較,而需要關注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整體表現。

正如央行所指出的,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變化,與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匯率的變化方向和幅度基本是相符的,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仍保持基本穩定。縱向看,沿著市場化道路前行的人民幣,其升值貶值都在可控范圍內。有分析提出,中國人民銀行不太會推行導致人民幣大幅度趨勢性貶值的政策。

而且,人民幣對美元已經結束了八連跌。中長期看,貿易順差、外商來華直接投資等國際收支狀況,以及充足的外匯儲備余額,都顯示人民幣並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

另一方面,貶值並不就是壞事。

近年來,人民幣持續升值對中國的出口企業造成很大沖擊,近一時期的貶值,對於勞動密集型企業而言,將有利於增強其國際競爭力,擴大出口,進而為自身轉型升級創造出更加有利的條件,避免中國制造業在國際分工中過快出局。這也是國際競爭中的常識,金融危機後,美國為了彌補產業空心化的短板,就曾利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機會,半強制地將一些曾經遠赴海外特別是中國的工廠搬回本土。

原本正常的漲跌所引發的過度擔憂和反應,隱藏著真正需要重視的“換擋焦慮”——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問題。習慣了連年兩位數高速發展,習慣了全球矚目的光環,當中國經濟這艘航母駛向新常態時,許多人的心理並不適應,或者說,尚未調整過來。

一旦有風吹草動,就以為風高浪急;一旦有逆水行舟,就想著棄船投海。對這個問題,有時候我們並不比國外的分析機構聰明,他們在討論人民幣貶值時,引用最多的數據是,去年雙十一當天,“中國支付寶的成交金額超過了美國感恩節三天假期所有線上線下商場總營業額”。

有些時候,適當的後退是為了更好的前進。明道若昧,進道若退,越是眼前短暫困難不斷,越要有堅定的信心和開闊的視野——這是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的邏輯力量,也是我們克服“換擋焦慮”所需要的必要定力。

中國經濟的處境有多困難:還有多要彈藥可用?

由於整個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速度,對不斷攀升的不良債務,對中國央行持有的高達1.5萬億元的股市資產(其中約1/4的股市資產是以高達40倍甚至以上的市盈率倍數買進的)的比損失而產生的困惑,中國的資本出現大量外流,人們不禁想知道,中國還有多少干火藥(指現金儲備)可用。

蘇格蘭皇家銀行阿爾伯特-加羅表示:“中國還有一定的彈藥可用,但考慮到經濟中已經出現的損失,可用的彈藥量不多了。三年的時間內,把央行現有的儲備加上政府債務淨空間與銀行不良貸款(我們預計銀行不良貸款占15%),股票購買導致的潛在虧損以及資本外流做比較我們這種簡單的對比發現,中國政府的干火藥不多了。”如下圖:


圖:中國政策干火藥:不像它看起來那麼多(占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

這可能還算是比較大概的估計。也就是說,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出不良貸款率實際上會比15%高很多。同樣,與2015年比起來,2016年將會有更多的國企遇到麻煩,這是可以理解的。隨後中國還會出現規模達8萬億元的財富管理產品黑天鵝事件,這將會迫使政府在救助財富管理產品方面做出選擇。

最後,正如上面指出的,在去年夏天為支撐蹣跚搖晃的股市國家隊買進了大量股票但這些買進的股票並不便宜

蘇格蘭皇家銀行的結論是,“中國需要明智的去使用他們的政策彈藥了。”

以新加坡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理查德-傑瑞安的警言來說明一種可預期的後果:

中國消耗外匯儲備的速率是很讓人擔心的。這並不是指中國外匯儲備過多長時間會歸零,而是指過多長時間中國外匯儲備將會無可避免的來到零,而這正是他們所需要的。”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1/13 16:59:08

本篇最後由 said411f 於 2016/01/13 17:00:11 編輯

http://www.inewenergy.com/hangye/meitanshiyou/01131D092016.html
中煤協建議煤炭限最低價 被指與改革背道而馳或難產
2016-01-13 11:31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李春蓮

2016年年初,煤炭行業因為李克強去山西調研再次成為熱點。需要一提的是,在李克強調研期間,有專家及相關部門提議國家出台煤炭行業最低限價措施。

業內認為,煤炭行業最低限價措施與近期中央一直強調的供應側改革以及通過市場倒逼產能退出背道而馳的,因此,預計出台煤炭最低限價措施的難度非常大,最終或是以強調煤電長協合同的價格和執行力度為主。

同時,根據李克強的指示,要設定煤炭全國“天花板”總量去產能。

據了解,今年要停止審批新建煤礦,已核准的要暫緩建設,正在建設的要壓縮規模,已投產的要減少產量,控制煤炭產量去產能才是煤炭行業改革的重點。

  中煤協建議出台最低限價措施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在1月份上旬李克強總理到山西省調研的時候,有專家及相關部門提議國家出台煤炭行業最低限價措施,以便緩解煤炭行業的脫困壓力。

某大型煤炭企業負責人表示,李克強在山西調研的時候,在會議上明顯表示要用市場倒逼產能退出,不會出台相關限價措施。

但是,一位電企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最近公司召開煤炭研討會,會上專家表示,上周李克強到山西調研時,有專家提出希望國家出台煤炭行業最低限價措施。但他認為,在國家主推市場倒逼改革,讓落後產能退出的大背景下,政府對煤炭行業出台最低限價措施的可能性不大,最後可能是要求電力企業拿出一部分量來簽長期協議,價格定高一點。

實際上,市場人士也不看好煤炭最低限價政策的效果,因為煤炭行業市場化程度已經相當高,供需關系決定一切。除供需關系外,其他因素都不會影響定價,而限價政策遠不如全國煤礦安全大檢查起到的作用大。

  因此,在業內看來,煤炭行業最低限價措施最終或將難以出台

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於煤炭行業多是國有大型企業,職工人員眾多,因此國家向來都比較重視,相關部門建議國家出台煤炭最低限價措施也與此有關。但是,限價措施顯然是與近期中央一直強調的供給側改革以及通過市場倒逼產能退出是背道而馳的,因此,預計出台煤炭最低限價措施的難度非常大,最終或是以強調煤電長期協議的價格和執行力度為主。

  設定煤炭總量倒逼產能退出

正如上述分析師所言,目前,煤炭行業正在大力去產能,控產量,倒逼過剩產能以及“僵屍”煤炭企業退出。需要一提的是,在山西太原召開的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座談會上,李克強也要求嚴控增量、主動減量、優化存量

其中,李克強強調,根據市場需求,設定鋼鐵和煤炭全國總量“天花板”。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新增產能技術改造和煤礦生產能力核增項目。因此,在業內看來,山西有望最先進行供給側改革,煤炭企業結構性調整政策落實即將加速。

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中國堅決停止劣質煤炭資源開發,從嚴控制劣質煤炭的生產和銷售,嚴格限制劣質煤炭進口,促進大氣治理和環境保護。

隨著中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煤炭需求增速大幅降低,煤炭行業供給過剩矛盾亟待解決,國家加強了煤礦建設領域的宏觀調控,從嚴控制新建煤礦項目。

此前,發改委已出台《關於從嚴控制新建煤礦項目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今後一段時期,東部地區原則上不再新建煤礦項目;中部及東北地區適度建設資源枯竭煤礦生產接續項目;西部地區重點圍繞大型煤電基地和現代煤化工項目用煤需要,在充分利用現有煤礦生產能力的前提下,嚴格依照規劃新建煤礦項目”,但隨著煤炭行業過剩問題的日益凸顯,國家升級了對新建煤礦項目的調控,以促進煤炭行業供需逐步恢復平衡。

申萬宏源研究報告指出,嚴重虧損國有煤炭企業將是此輪去產能的重點相關標標性關停、破產等事件預計年中陸續出現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1/16 10:41:59

http://www.gfic.cn/2016/0115/5882448.shtml
獨家:部分銀行停止接受中小創類股權質
2016-01-15 11:1  原創 國際金融報 宋璇

《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悉,受近期股市下跌等因素影響,面對大規模質押風險潮上海部分銀行停止接受中小創票股權質押僅接受滬深300成分股的質押。而且滬深300的質押率也由常規的50%,下調到了35%至40%目前銀行執行制度非常堅決,如果出現違約,第二天10點前一定要補齊,否則就強行平倉。

2850點或成最後一根稻草

Wind數據顯示,大名城、用友軟件、銳奇股份、瑞茂通、華勝天成等,股票折價率較高。以銳奇股份為例,該公司股票質押起始價格為36.29元,截至1月13日收盤,該股股價為12.67元。理論上,銳奇股份早就突破了平倉線。

“公司大股東在2015年6月質押股票後,股市出現快速下跌。之後,大股東在2015年8月份又繼續質押股票,這部分股票是追加的抵押品。”銳奇股份董秘辦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如果公告沒有追加抵押品,可能是大股東用現金補全了,因為現金補全是不需要公告的。”

目前,銳奇股份合計質押股份約為15%,而公司實際控制人共持有26%的股份。

1月13日A股繼續大跌,“股票質押觸及平倉警戒線”的恐慌迅速發酵。

1月14日的反彈讓很多上市公司松了口氣,但警報卻並未完全解除。銀行和券商等機構人士表示,近幾日都在密切監測盤面,隨時要求客戶補倉。

銀行內部人士表示,目前銀行正在進行壓力測試,測試大盤能否跌到2850以下。初步測算,下破2850點股票質押風險仍然可控。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如果跌破2800點,就“受不了了”。

189股股權質押跌破平倉線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月13日收盤,兩市有189只個股的股權質押已跌破理論平倉線,涉及質押市值1304.65億元。另有218只個股的股權質押已經跌破理論警戒,涉及質押市值高達1625.36億元。

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兩市共有1354只個股涉及股權質押,目前仍有1302只個股未解除質押,涉及2144.93億股,市值達到3.14萬億元。

按照行業慣例,在進行股權質押時,券商一般對主板股票取4折質押率、對創業板取3折質押率,以股價的160%作為警戒線水平,以股價的140%作為平倉線水平。

以此計算,目前兩市已有189只個股的股權質押已跌破理論平倉線,涉及質押市值1304.65億元。另有218只個股的股權質押已經跌破理論警戒,涉及質押市值1625.36億元。兩者合計2930億元。

外界擔憂,一旦發生股權質押平倉的問題,這將導致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會失去穩定性,實際控制人將面臨更換另一方面,隨著被質押的股份在二級市場大量拋售,將會對公司股價產生較大的打擊。

《國際金融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撥打了瑞茂通、萬澤股份等股價跌破理論平倉線和警戒線的上市公司。除了未接通的以外,口徑極其一致,均表示,公司已經注意到媒體有關股票質押的報告,公司已經加強了與大股東之間的溝通,一旦有增加股權質押品的信息將發布公告。

實際上,除了這些逼近理論平倉線和預警線的公司之外,還有一些股權質押比例較大的公司也值得關注。

統計顯示,質押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大於40%的有12家公司。其中,美錦能源占比達到74.7%。

就股權質押問題,《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美景能源,該公司辦公室人員以董秘和證券事務代表繁忙為由,拒絕了采訪。

質押占比在48.3%的泰禾集團,該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盡管公司質押股權占比較高,但公司股價距離警戒線和平倉線還有一段距離。

該人士表示,泰禾集團股票質押警戒線在18元左右,平倉線在13元左右,而目前公司股價在23元以上,距離平倉線還有一段距離。

而對於一些股價相較質押時大幅下跌的公司來說,就只能寄望大股東追加抵押品和現金。


機構念“緊箍咒”

面對大規模的質押風險潮,銀行、證券等相關機構早已坐不住,都開始對客戶上“緊箍咒”了。一些家券商人士透露,經過要求,已經有部分股票跌破預警線,采用現金的方式補足。

機構這做法並非沒有先例。

2015年 8月 27日晚間,顧地科技接到控股股東通知,其質押給海通證券的部分股票臨近平倉線,成為去年市場首例類似事件。隨後的 9月,A股市場臨近警戒線的股權質押筆數達近 400筆,但很快市場轉暖,危機並未進一步顯露。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股權質押風險積聚時,國家隊開始大手筆入場托市。

東方證券首席投資顧問沈陽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整體來看,股權質押風險仍然可控。主要原因在於,此次市場調整與2015年6月時暴跌截然不同。因此,從估值回歸的角度來看,2850點附近,市場進一步下跌的空間不大,市場存在反彈的需求。

海通證券總經理助理陳春錢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去年11月末,滬深A股場內股權質押融資的整體規模為6000多億元,媒體報道中所提到的“20多家公司有5000多億元股票質押融資觸及平倉線”的統計缺乏客觀依據。

陳春錢指出,在股票質押融資方面,有多重風險控制手段。其一,兩個交易所對股票質押融資的集中度有窗口指導,要求券商進行相應管控。其二,券商自身在創新方案中會有股票質押融資的風險控制手段,嚴格控制風險。券商通過折扣率和相關增信措施等,對股票質押融資行為進行管理。

陳春錢還表示,因為市場的波動,個別公司觸及警戒線的,大股東會通過補充質押和其他增信手段或部分還款措施來鎖定相關風險。經過A股上一輪的異常波動,各券商都已經提高和優化了原有股票質押融資的相關風控措施,不會累積相應風險。從實踐情況看,大股東通過股票質押融資觸及到預警線或者平倉線之後,極少會通過二級市場拋售來鎖定風險的情況,也極少用股票質押融資變相減持的情況。因此,對二級市場交易產生實際上的沖擊不大。

或成另類減持通道

有業內人士擔憂,A股出現大規模的股票質押平倉時,這或許會成為股東減持的另類渠道。

持有該觀點的人士認為,本輪股權只要主要集中在6月份,彼時是A股行情最好,市值最高的階段,股票質押也就集中在那段時間裡。就算按照平倉的來做,依然能拿到客觀的收益。統計顯示,2015年股票質押期間,暴風科技、迅游科技、唐德影視、騰信股份等股價都在170元以上。目前這些公司的股價都跌倒了100元以下。

2014年下半年起,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大規模增長。安信證券指出,這一方面由於上市公司現金流緊張導致對資金訴求強烈;另一方面也因為資本市場上漲促發了大股東股權質押的積極性。

據了解,目前,A股市場的股票質押融資主要用於大股東收購及並購,對實體經濟發展和優化上市公司業務結構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越來越得到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認同。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所整合的項目不斷注入到上市公司,既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最終也化解了大股東的債務風險。作為一種融資手段,無論對上市公司優化調整,還是支持實體經濟的轉型發展,股票質押都具有重要推動作用,這也是券商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環節之一。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去年暴跌期間,一出現股權質押可能大面積違約的事情,國家隊就出手了;1月14日歷史重演,上證綜指重回3000點,投資者迫切等待再來兩根陽線改變信仰,只是這場逆轉大戲能否持續還需要PK很多的利空因素。目前來看,股票質押問題還未完全消除。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1/23 15:51:56

http://news.mydrivers.com/1/467/467405.htm
《花千骨2》准備開拍 股民:承受不起啊
2016-01-22 11:17:29   編輯:隨心

去年,58集電視劇《花千骨》一時火爆,而發行方慈文傳媒昨日表示,《花千骨2》正在籌備中,待籌備成熟後將盡快開拍。同時,慈文傳媒還透露,《花千骨》已經形成了IP品牌,要做《花千骨2》、《花千骨3》,采取季播模式,持續開發、提升這個IP品牌。

消息一出,反應激動的除了劇迷,還有A股投資者有股民感歎:不要啊,中國股民承受不起啊。

2015年6月開播後,《花千骨》就被市場戲稱為:A股頭號血洗大片“化千股”,原因是同為2015年6月9日,當日滬指收盤5113點之後市場一路向下。

此後的8月24日,《花千骨》從50集拉長至58集A股又迎來新一輪暴跌,滬指兩日跌了16%,到現在都沒緩過來


在2015年的電視劇收視率中,《花千骨》是年度收視亞軍,其全國網單集最高收視3.83%,全劇平均收視2.213%。借著電視劇播出的熱度讓相關游戲產品大賣:《花千骨》同名手游產品月流水一度突破2億元。2015年11月,慈文傳媒還在互動平台透露,《花千骨》電影也已在籌備中。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1/24 16:43:17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23/n4623596.htm
專家:一指標預示大陸經濟將發生巨變
2016-01-22 16:43:38 PM  責任編輯:孫芸

1月21日,銀庫金融副總裁齊俊傑發表博客文章《出大事了!一指標預示經濟將發生巨變》。文章說,中國經濟問題,背後都是貨幣在搞怪。過去的十年,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急速擴張,也就是連續開動印鈔機,大量人民幣流出來,但今天這一切都變了。

1997年的時候,大陸廣義貨幣供應量(M2)只有8萬億而到了2015年末,大陸的廣義貨幣已經達到了140萬億18年漲了18倍換句話說,如果排除經濟增長的因素,1997年的1塊錢,相當於現在18塊錢。這也就非常好理解,1997年北京二環的房價是2,000元,而到了今天,四環的房價已經漲到了40,000元可以說超發的貨幣,大多數都被房地產這個黑洞吸收了。

中共央行的資產負債表過去10幾年都是出於膨脹週期,不斷的增長,但在2015年突然收縮。專家分析,資產負債表收縮,意味著大陸經濟將發生巨變,造成的最大影響就是泡沫破裂。

作者分析,從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變遷圖中,可以看到過去10幾年都是出於膨脹週期,而且不斷的增長,凡是借錢的都發財了,比如貸款買房,貸款做生意等,而凡是存錢的都會越過越慘

而重要的轉折出現了,就在2015年,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經歷了十幾年的擴張之後,突然收縮,這一年基礎貨幣並沒有繼續投放,反而還收走了1.77萬億,下跌了6%。「這就真的出大事了!」

文章表示,資產負債表收縮,意味著之前形成的習慣,可能全都要反過來。比如之前擔心通脹,現在就要擔心通縮,之前買房子能升值,現在要擔心它暴跌,之前外匯儲備每年增加,而現在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外匯儲備不斷外流。

作者認為,央行在經濟逆週期之下,不會不想投放基礎貨幣,可是資產負債表卻收縮,最大的可能是發不出來了,由於人民幣貶值壓力,大量熱錢要撤離,而這些錢原本都在國內以人民幣形勢存在,現在這部分人民幣被拿到商業銀行換成美元,拿出國外,商業銀行收上來大量人民幣,去跟央行兌換美元,最後大量人民幣就收到了央行手裡,基礎貨幣就這樣大量減少了。通縮形勢已經完全擋不住了,這是一個大趨勢的開始。

文章最後表示,別小看資產負債表收縮這個事,這將對未來10年的中國產生深遠影響。基礎貨幣越來越少,造成的最大影響就是泡沫破裂,因為沒有這麼多的錢去支撐高價格了,比如房地產、比如鋼鐵、煤炭等等,這些產能過剩的行業,都會遇到巨大的問題。而隨著熱錢的撤離,大量人民幣被拋售,資本市場也難有起色。

最新報告:中國2015年資本外流6760億美元

國際金融協會最新估計,去年有7350億美元資金淨流出新興市場,其中,6760億美元全部是從中國流出;隨著中國經濟繼續放緩以及當局重手干預穩定人民幣,預計中國今年將繼續發生「大量資本外流」。

今年人民幣大幅貶值以來,中共央行為控制資本外流,不斷干預離岸人民幣市場、控制個人購匯等。1月18日,中共央行又出台限制企業跨境人民幣交易的措施,分析人士表示,這項措施說明現在中國資本外流情況已經很嚴重,但是限制企業境外匯款,恐怕會影響跨境貿易以至地區發展。

關於基礎貨幣

所謂基礎貨幣,也稱貨幣基數、強力貨幣、始初貨幣,因其具有使貨幣供應總量成倍放大或收縮的能力,又被稱為高能貨幣,它是中央銀行發行的債務憑證,表現為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R)和公眾持有的通貨(C)。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中,基礎貨幣被稱為Reserve Money(儲備貨幣),說白了就是真正印刷出來錢的總量。基礎貨幣是整個商業銀行體系藉以創造存款貨幣的基礎,是整個商業銀行體系的存款得以倍數擴張的源泉。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1/28 17:08:10

https://tw.mobi.yahoo.com/finance/%E9%80%83%E9%9B%A3%E6%BD%AE-%E9%99%B8%E8%82%A1%E5%A4%AA%E6%81%90%E6%80%96-%E5%A4%96%E8%B3%87%E5%BF%83%E9%A9%9A%E9%A9%9A-%E6%8C%81%E8%82%A1%E5%89%B5%E5%8D%81%E5%B9%B4%E6%96%B0%E4%BD%8E-065012689.html
逃難潮!陸股太恐怖、外資心驚驚持股創十年新低
2016-01-28 14:49:17  MoneyDJ新聞

中國成長神話褪色,股匯市頻頻崩盤,外資信心盡失,對陸股持有部位創下十年新低。亞洲新興市場也受重創,失血情況為十年之最。

華爾街日報27日報導,高盛分析顯示,全球共同基金的投資組合中,陸股比重跌至十年新低;就算計入香港上市股票,也是如此。以往外資愛買香港H股,藉此從中國成長獲利,不過近來北京當局進退失據,外資聞之色變,紛紛棄股出逃,也避開了這一波陸股跌勢的損失。

與此同時,中國成長減緩,也使得新興亞洲持續出現資金淨流出。去年六月以來,外資已從印度和韓國等地股市,撤資400億美元,高盛指出,要是不計全球金融海嘯期間,這是十年來新興亞洲最嚴重的失血潮。高盛策略師說,國際基金大幅減少對亞洲曝險,本次幅度比之前更為激烈。

今年以來,市場一路下墜,投資人嚇壞了,腳底抹油衝向逃生口,本月前三週從證券基金撤資240億美元。垃圾債的吸引力也驟減,出現投降式賣壓,眾人不計盈虧,只想趕快出場。

MarketWatch 22日報導,投資人逃難,新興市場的證券基金受創最為慘重,1月20日為止當週,失血23億美元,為19週來最大淨流出。過去三個月,新興市場資金週週出走。股民轉往安全的公債避險,公債基金吸金50億美元,金額之大為12個月來之最。

中國資本外逃危機加遽,據Investors.com報導,中國2015全年資本流出總額估計來到1兆美元之譜,凸顯中國景氣展望惡化,投資人瘋狂撤逃。

據報導,中國12月資本流出放大至1,587億美元,為當年度的次高,僅低於9月的1,943億美元。無獨有偶,離岸人民幣當月重貶2.22%,被認為是觸發資本外逃的直接原因。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05 12:05:23

以下引用由 said411f 在 2015/12/29 21:50:47 所發表的內容:
http://xianhuo.hexun.com/2015-12-29/181477681.html
預防下一個e租寶!官方著手P2P監管三成機構都有問題
2015-12-29 09:18:57 來源:澎湃 作者:金蓋

之前有P2P平台發布“跑路公告後,山東泰安市P2P網貸平台同鑫創投昨日也發布了一個奇葩公告:老板被火化了


http://news.mydrivers.com/1/468/468796.htm
網絡借貸麻煩了:招行、農行封殺P2P支付
2016-02-03 23:38:05 作者:上方文Q 編輯:上方文Q

e租寶、泛亞、大大集團等持續引發的P2P風波正引發連鎖反應,造成惡劣影響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知名經濟學家郎鹹平也因為泛亞站台遭遇投資人“砸場子”甚至被人身毆打。

為了防患於未然,銀行方面也動手了近日,農業銀行招商銀行先後下發通知,關閉P2P支付接口。

上月底,農行在《關於立即停止與違規違約支付機構合作的通知》中稱:“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向P2P平台提供了農行卡支付通道,導致風險蔓延至我行,給我行聲譽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農行已經要求立即關閉全部涉P2P交易接口

據澎湃新聞報道,今天,深圳互聯網金融平台信融財富《將暫停招商銀行充值的通知》稱:“接第三方支付公司通知,招商銀行支付接口將進行升級調整,自2016年2月5日起,信融財富的招商銀行充值通道(含網關支付與無網銀支付)將暫時關閉。充值通道關閉不影響用戶的正常提現。請招行卡用戶在充值時選用其他銀行卡,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招行方面對此回應稱:招行一直在加強電子支付的風險管理工作,一貫將以保障客戶資金安全作為首任,也非常關注P2P平台存在的業務風險問題。

除了政府,地方政府層面也在采取一些措施防范P2P跑路北京、上海、天津、武漢等地已經暫停了新基金的注冊、一些互聯網金融的項目也已減緩招商力度,甚至有地方負責人一聽說互聯網金融項目就感覺到頭痛。

一位知情人士稱:“很多人不清楚互聯網金融和P2P的關系,已經到了談虎色變的地步。”

相關閱讀:e租寶非法集資真相:虛構項目 空手套白狼

>>>>>>>>>>>>>>>>>>>>>>>>>>>>>>>>>>>>>>>>>>>>>>>>>>>>>>>>>>>

http://news.mydrivers.com/1/468/468922.htm
P2P網貸平台奇葩公告老板已被火化
2016-02-04 19:57:47 出處:新浪財經  編輯:上方文Q

這家名為同鑫創投的P2P平台2月3日發布了一份公告,為兩張照片,其中一張照片為死亡醫學證明書,另一張照片為火化證明。

信息顯示,死者是蘇衛東,死因為心髒驟停。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05 19:07:12

26的券商1月淨利潤環比大降89%、79%

證券行業類似大幅虧損將不僅僅出現在救市主力軍中信證券一家

對岸的 國家隊 快買單ㄌ

http://www.haixiaol.com/n1264079.html
中信證券1月暴虧6億 自此揭開證券業自營巨虧大幕
2016/2/5 2:33:54  來源:東方財富網  責任編輯:DF155

剛剛結束的1月份,已有券商業績表現不佳。最新公布的月報顯示,龍頭中信證券1月虧損6.08億!這與2015年券商行業的超強賺錢能力形成鮮明對比,124家券商全年實現淨利潤2447.63億,124家公司實現盈利。

  最新公告喜憂參半

中信證券發布財務數據簡報顯示,公司母公司1月份實現營業收入13028萬元,1月份虧損60773萬元;公司下屬2家證券子公司中信證券(山東)、金通證券分別實現淨利潤755萬元和-41萬元。

中信公告稱,受2016年1月證券市場波動影響,公司持有的金融工具公允價值本期變動產生損失,對該月財務數據影響較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信證券1月出現巨幅虧損,主要是由於自營虧損所致。由於A股的深幅調整以及自營限制賣出等因素,證券行業類似大幅虧損將不僅僅出現在中信一家


雖說是由於“公司持有的金融工具公允價值本期變動產生損失”,新年開年中信證券的表現實在令人捏汗。而2015年中信證券則實現淨利198億,同比增長74.87%。


此外,中信證券4日晚間還公告稱,公司前期協助或接受有關機關調查的徐剛、葛小波、劉威、陳軍、閆建霖、祁曙光、陳榮傑等7位高管已陸續返回工作單位或住所。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

  多事之秋中信證券

2015年A股股市巨震,隨後救市主力軍中信證券遭遇成立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2015年8月,“救市旗幟”中信證券8人被查,券商龍頭自此開始陷入持續動蕩。8月25日,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總經理徐剛,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葛小波和劉威,中信證券權益投資部行政負責人許駿、證券金融業務線行政負責人房慶利、中信證券金融業務線的姚傑、中信另類投資部陳榮傑以及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梁鈞等8人被警察機關帶走,要求協助調查。

2015年9月15日,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運營管理部負責人於新力、資訊技術中心副經理汪錦嶺等人因涉嫌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被警察機關依法要求接受調查。

2015年12月6日,中信證券公告執委會成員陳軍、閆建霖失聯。中信證券執委會中的8人有6人被查。

2016年1月19日晚,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張佑君擔任董事長,已完成任職備案。至此,張佑君正式從王東明手中接力中信證券一把手。2015年11月17日,中信證券召開黨委會,宣布了人事變動: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信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常振明擔任中信證券黨委書記,中信集團總經理助理、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張佑君擔任黨委副書記,中信證券原黨委書記王東明退休。在此期間,由董事長張佑君主持公司日常運營,並代行財務負責人的相關職責。


由公告可見,被調查的核心人物程博明等未來命運如何還需等待進一步消息。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13 09:48:18

http://news.mydrivers.com/1/469/469480.htm
中國出現“黃金熱” 進口量6年來飆升700%
2016-02-12 22:29:13 出處:參考消息  編輯:冰冰

外媒稱,中國政府不公開確切的數字,但絕大多數流入中國內地的黃金都要通過香港而香港是公開記錄的根據香港地區的最新數據,2010年以來,中國進口的黃金已飆升了700%以上。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月10日報道,中國購買這些黃金到底是為了什麼,這仍是個謎。越來越富裕的中國人正在購買黃金但這並不能充分解釋需求的增長

中國政府表示,其黃金儲備在最近幾年只增長了一點點專家質疑中國是否說出了全部的真相

美國富國銀行大宗商品研究團隊的負責人約翰·拉福熱稱,在每年從地下挖出的黃金中,約40%是中國消費的。僅香港的數據就顯示,中國進口的黃金從2010年的剛剛超過100噸增長到去年的略低於1000噸。

世界黃金協會稱,除了進口黃金,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開采國。世界黃金協會認為,進口的黃金“遠超”對新戒指和新項鏈的需求另一大買家則是中國政府。

據彭博信息研究公司估計,中國政府可能持有超過3500噸黃金。但中國人只報告有約1700噸黃金。

中國人民銀行已采取非同尋常的努力,試圖穩定人民幣的價值購買黃金有助於提高對人民幣價值的信心。這也是中國外匯儲備多樣化的一種方式。

盡管如此,中國的黃金儲備仍落後於美國。美國政府的黃金儲備是世界上最多的,達8000多噸。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6/02/24 14:50:51

擁有政治靠山的企業當中,偽造財務報告的公司有92%沒有被監管部門起訴;而違反法律的公司有90%逍遙法外。

http://www.nanzao.com/tc/business/1530e251e7c24de/zhong-guo-gu-shi-shi-luo-shu-shi-zai-guai-shui-
中國股市失落數十載 怪誰?
2016年2月24日 早上7:00

中國經濟多年來持續高速增長,股市卻乏善足陳;兩者差距如此巨大,頗令人費解。究其原因,主要實與政治因素有關。

新近有研究發現,在中國A股市場首次公開上市的股票,背後往往離不開政治人脈關係,這種現象對一般投資者毫無好處。

北京中央財經大學的周宏和李國平在其研究論文中指出,在內地IPO監管規則下得以上市的民營企業,有74%都有政治人脈關係。而且,那些有政治關係的公司上市之後,在財務業績方面有更大機會出現顯著下降。

該研究於上月發表。其作者指出,在中國A股市場,政治關係無處不在,而且其作用相當關鍵,因此中國的股市在某程度上一直受制於政治關係,這也許可以解釋中國股市為何表現不佳。

去年股市大跌後,中央政府採取高壓手段,追究那些被認為需對事件負責的人士,因此受到媒體大幅報道。但其實數十年來,中國政府一直令股票投資者失望。

與中國經濟的巨大增長相對比,以下數據尤其驚人。

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自1999年以來增長了9倍,但主要股指的升幅僅為微不足道的160%。自1991年以來,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中國指數僅上漲約29%(包括股息),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卻有456%的漲幅,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也上升321%。就連美國國債自1991年以來的回報,也達到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指數回報的近三倍之多。

這項研究僅限私營公司,而非國有企業,雖然後者有時也在中國內地上市。論文所稱的政治關係,即一家公司要成功上市,其負責人必須擁有政治人脈關係,或公司須與某家國營企業或機構有重要聯繫,又或者公司有某個投資者具有特殊的政治背景。研究顯示,幾乎有四分之三上市公司符合上述標準的其中一項表明共產黨和政治因素在中國有巨大的影響力

中國股市上市程序的一個奇怪之處,在於企業上市前必須通過評估,由以中國證監會為首的審核小組作出“績效評估〞。美國或香港的審查過程中,會大量公開披露相關信息,而相比之下內地的“績效評估〞較不透明,因此較容易受到政治勢力左右。換言之,中國證監會有更大的自由和權力,去決定哪家公司能獲批上市,作為賞罰的手段。

數據顯示,相比其他地方,有政治關係的公司股票在內地最為普遍;而且有政治靠山的公司最有可能在上市後業績顯著惡化。雖然這個論斷無法證明,但有理由相信,若上市前的審批過程更加開放,就會發現有些企業偽造業績,或其業績已呈現出明顯的惡化傾向。但在中國內地,並無這種擅長發現問題的檢查制度可以讓投資者受益。

該項研究還發現,擁有政治關係的中國企業更傾向於進行“違法〞活動,如偽造財務報告。但儘管他們經常違章、出現違法違規行為,但被監管機構處罰的概率卻低於沒有政治關係的公司。

擁有政治靠山的企業當中,偽造財務報告的公司有92%沒有被監管部門起訴;而違反法律的公司有90%逍遙法外。

作者的觀點頗令人贊同,他們認為中國的審查過程應該更開放,並公開披露更多資料,同時讓證券交易擺脫政治的直接控制。他們還希望監管部門能夠更有效及更平等地執行審查。

可悲的是,綜觀北京過去一年的監管方法,中國行將改革的希望似乎不大。儘管中國立志成為全球資本市場,其股票市場卻一窩蜂的湧現沽空現象,而且大家專愛把所謂罪魁禍首揪出來,要他們公開認錯,這些現象都表明事態並沒有朝著正確方向邁進。

投資者的處境實在非常困難。對於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很難放下心來,把它視為理想的投資地。讀了這項研究及新聞,有思想的投資者或許也無計可施。

(翻譯/Ben Tsui;編審/Alison Yeung)

英文原文>>
http://www.scmp.com/business/markets/article/1908021/politics-blame-china-stocks-lost-decades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本文章主題共有 24 頁:最前頁 上一頁   21 22 23 24  下一頁  最末頁
作者上一篇主題作者上一篇 作者下一篇作者下一篇主題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

回頁頂 回頁頂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