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訊2said411f62653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5/10/02 15:34:46

http://www.ithome.com/html/it/173859.htm
最新美國智能機市場份額出爐:蘋果第一,HTC第五
2015-9-4 9:32:49  來源:IT之家  責編:遠洋

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周四公布了最新的美國智能手機份額數據,數據顯示,在截至7月15日的前三個月當中,蘋果iPhone在美智能機市場份額依舊保持增長,市場占有率達到了44.2%。

在廠商方面,數據顯示,在結束於7月15日的前三個月時間裡,蘋果iPhone在美智能機市場份額增長1.1個百分點、至44.2%;同期三星智能機產品在美市場份額下滑1.3個百分點至27.3%。此外,LG智能機市場份額增長0.3個百分點至8.7%;摩托羅拉持平、份額依舊為4.9%;HTC份額下跌0.2個百分點至3.5%,排名第五。

操作系統份額方面,安卓系統依舊是美國智能機市場最受歡迎的平台,但其比例縮減了0.8個百分點至51.4%;微軟Windows Phone系統下降0.1個百分點至2.9%;黑莓系統則延續其長期下滑勢頭,在美市場份額下滑0.2個百分點至1.3%。

另外,comScore還統計了在此期間美國最受歡迎的應用,數據顯示,Facebook應用在美最受歡迎,有73.3%的用戶都安裝了該應用。

>>>>>>>>>>>>>>>>>>>>>>>>>>>>>>>>>>>>>>>>>>>>>>>>>>>>>>>

http://www.chinaflashmarket.com/Industry/Details/149404
9月移動市場:iOS大幅下滑、Android增長明顯 
2015-10-02 10:53:03   來源:中國閃存市場 編輯:Helan

盡管iPhone 6s6s Plus在9月開售了一周,但是iOS平台的市場份額卻迎來了幾個月內最大幅度的下滑。根據市場研究公司NetMarketShare在本周四披露的9月份移動平台數據,蘋果iOS移動設備份額大幅下滑,而Android卻盡享增長——前者從8月份的40.82%跌到了38.58%創下了2015年度的新低

當然,這也是蘋果自去年4月以來的低谷(其前一個月剛從41.97%跌到了38.81%)。而在同一時間(今年8-9月),Android份額卻從52.14%增加到了53.54%(它在今年剛開局的時候則是47.45%)。

微軟的移動市場份額,也從8月份的2.60%降到了9月份的2.48%;黑莓更是以低到不忍直視的份額而被歸到了“其它”一欄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5/10/02 16:57:40

http://www.wearn.com/bbs/topic.asp?whichpage=5&topic_id=849276

以下引用由 said411f 在 2015/08/16 10:21:28 所發表的內容:
http://www.chinaflashmarket.com/Industry/Details/148591
手機廠商的寒冬三星失大屏優勢 聯想艱難轉型
2015-08-14 11:29:12 來源:中國閃存市場 編輯:Helan

經歷了四五年的高速發展,各大智能手機廠商正迎來歷史上最艱難的時刻

>>>>>>>>>>>>>>>>>>>>>>>>>>>>>>>>>>>>>>>>>>>>>>>>>>>>>>>>>>>>>

但受傷更嚴重的,則是供應商


http://news.cecb2b.com/info/20151001/3235256.shtml
中國手機出貨大減25.4%步入‘寒冬’
2015-10-01 09:50 互聯網

沒有長盛不衰的產業,尤其是在當下風雲變幻莫測的市場大環境下。目前,中國國內智慧手機市場正遭遇屬於自己的‘寒冬’。在整個市場智慧手機保有量趨於飽和,增量天花板顯現的當下,這場‘寒冬’不僅影響到手機廠商本身,還上溯至智慧手機產業鏈上游——供應商層面。

智慧手機銷量下滑引發的‘寒冬’短時間內就會對手機廠商和供應商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和損失過去數年,尤其是在2011年—2014年,國內手機市場處於連續爆發式增長階段,並迅速成長為全球智慧手機銷量最多的市場。但自去年開始到現在,中國國內手機市場逐漸處於‘崩塌’狀態,銷量一路下滑。

中國工信部去年11月發布的監測報告顯示,2014年1月到10月智慧手機出貨量3.12億支,年比降幅達到10.4%。其中,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共2.86億支,年比降幅高達25.4%。

專業研究機構Gartner同樣表示,智慧手機銷售量已創下2013年以來最緩慢的增長速度。尤其是中國本土智慧手機銷售量卻首次呈現下滑趨勢,在2015年第二季下降4%。

Anshul Gupta則進一步指出,“中國是智慧手機銷售量最大的國家,2015年第二季占全球智慧手機總銷量的30%,這次表現不佳也連帶影響第二季手機市場的整體表現。中國市場趨於飽和,當地手機市場基本上只能靠少數首購族的換機需求來帶動。”

可以看到,爆發式增長對於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來說已經是過往平穩的供需關系將成為今後市場的主旋律。而從爆發式增長到平穩的過渡階段,銷量下降將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過往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的爆發,讓中國手機品牌百家齊鳴,迅速成為智慧手機銷量的中堅力量。再加上蘋果、三星不斷加大對中國手機市場的關注度和投入力度,深刻影響著供應鏈條對中國市場的重心遷移。隨著中國手機市場的不景氣,無論是中國手機品牌,還是國際手機品牌,都受到一定的創傷。但受傷更嚴重的,則是供應商

原本為了應對國內手機市場的連續爆發式增長,供應商都提前做好准備。如今銷量趨緩,甚至下滑讓供應商先期做出的精心准備化為泡影

花旗銀行的報告指出,台積電預估現階段手機供應鏈的庫存,得等到今年第四季以後才能去化聯發科原先期待今年上下半年營收與出貨能有四六比,此目標恐怕也會跟著落空,全年恐有下調目標的壓力。

甚至對看似單位獲利較弱,實在是絕對巨無霸的手機代工廠來說,也同樣面對這樣的問題。鴻海近日公布2015年第二季營收資料,年比增幅為27%。與第一季的56%以及2014年第四季的33%增幅相比,出現明顯下滑

分析人士指出,鴻海收入增幅出現明顯下滑,與中國手機市場飽和導致iPhone6出貨量減少有直接關系。

而三星供應商的勁勝精密今年上半年也遭遇滑鐵盧,預計虧損1.68億—1.7億元,淨利潤年比下降800%多。董事會分析,受第二季傳統淡季的影響,手機出貨量增速整體放緩,‘公司主要客戶三星塑膠精密結構件營業收入大幅下降’,三星客戶Note系列、A系列金屬精密結構件在上半年銷量不達預期,影響公司金屬(CN C)精密結構件的銷量和當期的營業收入。

此外,觸摸面板供應商日進顯示和天線及攝像頭模組供應商Partron,去年的營業利潤分別下滑62%和51%。相比手機廠商可隨時調整自身出貨量,靈活制定生產數量,供應商卻沒那麼幸運。雖然身處產業鏈的上游,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是手機廠商的‘附屬品’,被後者完全扼住咽喉。在庫存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只能自認倒楣。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5/10/06 05:39:45

HTC確定Q3淨損達44.8億元期望Q4回轉

http://news.mydrivers.com/1/449/449841.htm
HTC營收同比腰斬 爆虧1.4億美刀
2015-10-05 23:09:53 出處:騰訊科技  編輯:鯤鵬

本周一,HTC公布了三季度的財報,顯示繼續遭遇巨額虧損。已經有外媒質疑,HTC有可能成為最先倒下的一個安卓手機巨頭

綜合多家外媒的報道,本周一,HTC發布了截至九月末的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本季度一共虧損了1.38億美元(44.8億新台幣)。而在去年同期,HTC實現了6億元新台幣的利潤。

三季度,HTC的銷售收入也出現了將近一半的大跌,從去年同期的419億新台幣,跌至214億元新台幣,相當於6.55億美元。

美國財經新聞網站MarketWatch表示,HTC三季度糟糕的業績並不出乎意料,之前HTC已經發布了三季度的利潤預警,另外進行了大規模裁員和重組計劃,裁員比例高達15%。

作為對比,今年二季度,HTC虧損了2.61億美元,銷售收入為10.76美元,同比下跌一半。

在今年二季度之前,HTC曾經連續四個季度盈利。

HTC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快速隕落令人震驚,不少業內人士認為HTC正在重演諾基亞公司的敗局。HTC曾經是智能手機行業的鼻祖級別公司,曾經推出了全世界第一部安卓手機,另外在蘋果公司進入智能手機市場十年之前,HTC就已經銷售了大量采用微軟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

不過隨著蘋果重新發明智能手機,以及安卓競爭對手的增加,HTC地位滑落。

2013年,HTC跌去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前十名,目前其市場份額已經不足2%,成為一家正在日趨邊緣化的公司。

對於HTC的快速崩盤,科技媒體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產品定位失誤,在自身實力不足的背景下盲目和美國蘋果以及韓國三星電子拼高端手機市場,在中國市場,許多消費者批評HTC的手機性價比太低除了產品定位失誤之外,HTC在產品功能創新、設計創新(長期秉承“下巴”設計)、全球化市場營銷、應用生態建設領域,都處於明顯的劣勢。

過去兩三年中,全球定價低於200美元的中低端安卓手機爆發增長,導致“中國高性價比軍團”以及黑馬企業小米崛起。不過,HTC“看不上”中低端市場,錯過了擴大市場份額和影響力的機會。

在之前的重組計劃中,掌門人王雪紅令人吃驚宣布,未來將會繼續重點關注高端手機,進一步退出中端市場,手機型號也會減少,利潤將成為HTC的第一要務。

此前,HTC已經宣布將會在10月20日舉辦一個網絡發布會,對外發布一款搭載安卓6.0系統的手機。外界爆料稱新款手機是HTC One A9,這也是M9旗艦手機因為高通810處理器過熱“丑聞”殃及銷量之後,HTC再一次發布重點新款手機。

據報道,這款新手機使用了高通公司驍龍620處理器,采用五英寸屏幕,分辨率為1080P。可能按照目前高端安卓旗艦手機的水平,配置3GB的內存,機身存儲為32GB。在攝像頭上,該手機配置了1300萬像素的主攝像頭和500萬像素的自拍攝像頭。

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現了不高不低的“夾心層”公司陷入困境的現象,除了HTC之外,日本索尼、美國微軟、韓國LG電子、加拿大黑莓等公司境況也不理想。

與此同時,三星電子和美國蘋果正在形成對高端手機的雙寡頭壟斷,而華為、小米、魅族、一加等中國企業正在快速主導全球中低端安卓手機市場。中國企業在市場上的“火力”已經從中國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延伸。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5/10/08 17:24:20

本篇最後由 said411f 於 2015/10/08 17:28:59 編輯

缺專利、市場萎縮~~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0/06/c_1116744459.htm
小米“帝國”能走多遠?
2015年10月06日 11:18:57  來源: 新華網

雷軍夢想著這樣改造人們的生活:一起床,拿起小米手機連上小米路由刷微信;邊吃早餐,邊在小米電視看新聞;路上戴著小米耳機聽歌看美劇,用小米手環記錄運動量;到家前,小米空氣淨化器遠程啟動……

有人稱這家成立僅5年的中國創業公司為“帝國”,雖然從做手機開始,但它的觸角已無處不在,且勢不可擋,甚至進入了包括移動醫療、互聯網金融以及租車服務等新興行業。它已經形成一個生態圈,其中所有的產品都基於小米手機來連接。極速的擴張也映襯了創始人雷軍的“野心”:用手機,解決人們對互聯網的所有需求。

喜愛科幻的他還曾對媒體說過:“將來有一天,人類會和手機結婚的。”

奇跡   小米手機的成長也充滿科幻色彩。

2010年,蘋果和三星手機正風行中國,人們徹夜排隊等待購買iPhone 4。那一年,小米公司成立,估值2.5億美元。而到2014年年底,小米的估值已達450億美元,增長近180倍超過全球任何一家未上市的科技創業公司

同年,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也超過了華為和聯想,成為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還曾一度緊隨三星和蘋果,排名全球第三。雷軍的笑臉不停地出現在《時代周刊》、《財富》等雜志的封面上。

有人為小米鼓掌,稱贊它不到2000元的國產智能手機,總能做得和三星、蘋果手機一樣“功能強大”;同時,也有人指責小米是打價格戰的“行業破壞者”,把它比作一台“轟然前進的挖土機”,“一個接一個地推倒行業再重新洗牌”。

這些質疑並未影響後來者對它的追隨。

不斷有小米模式的模仿者湧入手機行業,爭相將產品與小米手機做對比。小米產品“貨真價實”的特點也影響到了其他行業,大批創業者都以做行業內的“小米”為目標。

雷軍認為小米有今天的成績是借助了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東風”。在2012年,手機首次超越台式電腦,成為中國第一大上網終端。截止到2015年6月,中國網民總數6.68億,而手機網民的規模已經達到5.94億,人們越來越習慣用手機上網,而這一趨勢越來越契合他“手機取代電腦”的斷言。

2011年12月,第一款小米手機網絡開售,5分鍾內30萬台售罄,這種“搶購”的場景幾乎在每一次的新產品發售都會重復,並且不斷刷新紀錄。

“搶小米”的景象從中國延續到印度、巴西、東南亞等地。2014年7月進軍印度時,小米就在短時間內獲得印度市場1.5%的市場份額。雷軍曾表示,兩年之內小米要成為印度最大的手機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小米的成功在於它熟諳發展中國家市場:人口多,潛力大,對價格敏感。小米“價格低、產量大”的特點,讓它可以迅速獲得中低端市場的青睞。“性價比是小米的DNA。”小米網副總裁魏來說。

質疑

在中國,小米已被它的千萬用戶奉為最能代表“中國制造”的新偶像之一。而外媒也屢屢把這家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稱為是“亞洲的中堅力量”。但是,征戰國際市場對於這個民營手機品牌來說並不容易

2013年,小米就被國內制造企業指責抄襲;2014年12月,899元的小米空氣淨化器問世後也遭到了“質疑”,被認為無論是外形、還是內部構造,甚至是宣傳文案都與日本某一品牌產品相似。

而緊接著,印度德裡高等法院裁定小米侵犯愛立信專利,小米為此支付了高額的賠償。而訴訟案更引發人們對國產手機重新審視:外形再美,價格再低,若缺乏龐大的移動技術專利,終究無法走出國門。但中國手機廠商的專利困局絕非從小米開始,小米的競爭對手華為、中興等“出海”較早的品牌也都在歐美市場遇到過“阻擊”。

關注移動互聯網的艾媒咨詢公司CEO張毅指出,一部所謂中國制造的手機,產業鏈條上的所有關鍵環節卻都掌握在別人手中,一旦世界巨頭利用專利或其他手段在關鍵技術上限制後果將不堪設想

在中國,“小米粉”稱雷軍是“雷布斯”,小米是“中國的蘋果”。但反對者卻指出,蘋果的專利授權數量是小米的48倍,小米可搜索的專利總量僅有蘋果的一半。

2015年5月小米網店正式登陸歐美主流市場,但只銷售耳機、移動電源和手環,沒有手機3月的德國漢諾威通信和信息技術博覽會上,小米展台也不見手機蹤影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小米擁有2600項專利,這一數字與國內的競爭者相比都處於劣勢。

雷軍將印度的專利訴訟案形容為小米的“成人禮”,並表示要加大研發。在今年1月小米手機的發布會上,雷軍揚言要使小米“在10年之內成為擁有最多專利的手機制造企業。”

小米公司副總裁雨果·巴拉7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透露,小米正在積極申請、收購專利。有消息稱,小米已經開始在研發手機芯片,並有望年底問世

洗牌

今天,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成為國際品牌競爭最激烈的戰場之一。2014年全球手機制造出貨量前10名的廠商中,中國品牌占6席。中國國產廠商全球合計市場占有率(38.6%)接近蘋果和三星之和。在中國國內市場,國產品牌手機銷量達到80%。同時,內手機生產企業已經達到200多家,並且不斷有新的入局者。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國內手機市場的增速首次放緩。與此同時,曾是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的小米在上半年手機的銷量為3470萬部,首次出現環比下降,這距離小米今年設定1億台手機的銷售目標,相差甚遠

更令小米倍感壓力的是,其手機行業領頭羊地位也已開始動搖。2015年2季度的數據顯示,華為手機的中國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一,緊隨其後的是三星和蘋果。

“雷軍不可復制”、“小米的奇跡不會長久”,唱衰的聲音此起彼伏,甚至有人開始要“祭奠小米帝國”。人們感歎,像小米這樣靠營銷,靠壓低價格贏得競爭的時代已經過去。

雷軍並不以為是。“在市場不會增長的情況下,如果集中力量把性價比做好,就會迎來新的機會。”

即便放緩,今年4月18日,12小時出售212萬台手機的銷售記錄,還是被小米公司的員工津津樂道。

但拼性價比不是長久之計。

“企業只有加強研發和品牌建設才能取勝。”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說,用戶對品質的要求會越來越強,而現在的中國國產手機不能再一味靠低端、靠產量獲得市場,需要掌握專利技術,需要用高端的手機建立品牌

“中國的土壤很好。”於力認為,雖然同質化現象嚴重,但正是由於中國國內“小米們”紛紛湧入,激烈競爭,刺激著中國手機品牌技術創新,提高質量。“現在是更高級別的競爭。”

去年在浙江舉行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雷軍稱他在5至10年後將帶領小米成為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機公司。與會的蘋果公司高級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布魯斯·塞維爾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質疑:說說總是容易的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5/10/08 19:24:50

本篇最後由 said411f 於 2015/10/08 19:26:58 編輯

16GB存儲空間.僅8.5GB可用???????

http://www.chinaflashmarket.com/Industry/Details/149465
HTC印度發布One E9s 售21142盧比 
2015-10-08 16:49:15   來源:中國閃存市場 編輯:Helan

HTC日前在印度悄然發布了新款智能手機One E9s從名字上看,這款手機應該是One E9的變體機型不過它更像是Desire 820的升級版本

HTC One E9s采用了5.5英寸720p顯示屏(E9標配1080p屏幕)機身重量和厚度都高於E9,電池容量更小,芯片速度也更慢這部手機似乎更適合拿來和去年年末發布的Desire 820相比可即便如此,它也沒有明顯的優勢

無論如何,這款手機的其餘參數包括1300萬像素主攝像頭,400萬像素Ultrapixel前置攝像頭,0.5GHz MTK MT6752八核芯片,2GB內存,16GB存儲空間(僅8.5GB可用,支持最高2TB拓展),LTE連接,雙SIM卡槽,2600mAh電池,BoomSound音頻芯片,前置立體聲揚聲器。

HTC One E9s目前已經在印度上市,售價為21142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2063元)。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5/10/09 11:48:36

http://technews.tw/2015/04/04/blakeberry/
香港難民之子救活黑莓機
2015年04月04  作者 天下雜誌

香港難民之子程守宗,為什麼能夠扭轉乾坤,將已經住進加護病房的黑莓機救活?還有多少人記得黑莓機?

3月27日,黑莓公布最新季財報,營收雖不如預期,但卻出人意料的實現盈利。扭轉了去年同期巨額虧損的局面。黑莓執行長程守宗告訴投資者,「很高興的宣布我們的財務狀況已恢復正常」。看似最痛苦的時期熬過了。程守宗認為,即便營運狀況仍不是很好,但財務狀況穩定,公司士氣好轉了。

黑莓P9983 保時捷限量觸碰+鍵盤手機...最貴的黑莓

黑莓最重要的一步,是轉型企業軟體為重。這被視為軟體專業的程守宗,最重要的一步棋。知名顧問公司 BCG 觀察認為,「程守宗能在收入銳減的狀態下,做到這些,仍讓人佩服,黑莓已經走在第二階段的路上,目標是成為一家企業軟體公司。2016 年是實現轉型的一年。」

今年 1 月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展,物聯網成為主軸。一連串的網路安全議題浮現,讓長年標榜作業系統「安全」的黑莓機又重回分析師的眼中

關鍵就在黑莓購併來的 QNX 作業系統。這套強調軍用等級安全性的作業系統,卻成為黑莓在物聯網新時代的資產。

QNX 最大的優點就在即便部分系統當機,也不會影響整體作業系統的運作像美國陸軍無人駕駛的Crusher 坦克和加拿大原子能公司的核能廠,都採用 QNX,代表安全性受到專業機構的青睞

這塊黑莓優勢,能不能讓它從垂死的邊緣,重新在物聯網時代,回到聚光燈下?程守宗看來很有自信。他認為數據龐大的資料、數據、連結,需要一個能夠在全球安全運作的平台,「沒有其他公司比黑莓更有資格提供這樣的技術架構,」他說。

>>>>>>>>>>>>>>>>>>>>>>>>>>>>>>>>>>>>>>>>>>>>>>>>>>>>>>>>

http://www.chinaflashmarket.com/Industry/Details/149472
繼索尼後黑莓也表示明年手機不盈利就放棄 
2015-10-09 10:07:50   來源:中國閃存市場 編輯:Helan

這是一個緊張的時刻表。如果這家公司的硬件業務沒能在明年實現盈利,那或將標志著黑莓智能手機業務的終結。

這家加拿大公司的智能手機業務目前正持續下滑。黑莓上月公布的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其僅銷售了約80萬部手機,是一年前銷量的三分之一。陳守宗當時承認,其對手機業務的表現非常失望。

為了扭轉下滑的銷量,黑莓在10月確認,正在打造一款運行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該舉措打破了其僅使用自家系統的傳統戰略。

黑莓將希望壓在了谷歌的系統和黑莓的首款Android手機Priv身上。Priv代表的意思是“特權”(privilege)與“隱私”(privacy),是一款帶有滑蓋物理鍵盤的智能手機。

陳守宗此前表示如果黑莓能把BB10系統所有強大的的安全特性以及其他優質屬性帶到Android系統上黑莓就沒有必要再生產BB10設備。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5/10/10 09:38:15

以下引用由 said411f 在 2015/08/28 16:51:32 所發表的內容:
http://news.cecb2b.com/info/20150828/3213531.shtml
誰都可以造手機 手機也就成了廉價的資本故事
2015-08-28 15:10  來源:騰訊科技

製造業的冬天依舊寒風凜冽
連續多家曾經被視為3C明星一級供應商的企業毫無征兆地破產>>>手機供應鏈寒冬將至?????
https://www.youtube.com/embed/iGJRgRoJDcQ
http://tw.aboluowang.com/2015/1009/626267.html
製造業寒冬:華為中興一級供應商福昌電子倒下
2015-10-09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年初東莞兆信通訊倒閉之後深圳福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近日陷入“倒閉風波”,後者為中興、華為的一級供應商,主要生產手機和電話機塑膠外殼,公司員工超過4000人。

據了解,福昌電子法人代表陳金色在數日前召集供應商開會商議“債權股”方案解決債務問題,但並未獲得通過。隨後,福昌電子內部員工願意降薪10%,多家供應商願意將其債務打折,但是陳金色始終沒有出面。8日,福昌正式宣布倒閉。

9日上午,第一財經記者在深圳龍崗政府門口看到,依然有大批福昌的供應商以及員工代表就福昌突然倒閉事件提出抗議,從供應商反應的情況來看,福昌的欠款額度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

“之前一直說要上市,欠款有的拖了一年多甚至兩年,因為合作周期比較長了所以警惕性放低了。”現場的一名供應商對記者表示,福昌以上市為由拖欠的款項可能達到數億元。記者嘗試聯繫福昌方面,暫時未獲得回復。自稱福昌方面代表律師閆維祿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幾年經營不善的企業倒閉屬於正常現象,福昌也屬於此列,後續會和供應商以及員工做進一步溝通。

曾為供應鏈明星企業

福昌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集精密塑膠模具製造、3C(通訊、消費性電子、電腦)和木塑產品開發設計製造為一體的代工和生產廠商,集團員工4000人,在深圳、惠州、馬來西亞等地均設有工廠

資料顯示,福昌過去的主要客戶有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日本兄弟株式會社美國哈曼國際工業(NYSE:HAR)和日本夏普的合作夥伴及中國移動(ChinaMobile)、中國電信(ChinaTelecom)、英國電信(BT)、沃達豐(Vodafone)、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德國電信(DETECON)。

聞泰通訊的一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 “福昌的規模屬於中型企業了,在手機供應鏈中還算是有些名氣,並且是華為、中興等廠商的一級供應商。”

現場的一名供應商則對記者說福昌一直是跟大廠合作所以即便有著很長的結款數期,還是有很多供貨商願意與福昌做生意。“除了長期的合作關係,福昌一直對外的口徑也是尋求上市,所以大家對資金的回籠並沒有太擔心。”

但隨後福昌的破產聲明讓大家有些始料未及

10月8日,福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涉及訴訟、銀行收貨,導致公司資金鏈斷裂,現決定即日起停止生產,公司放棄經營。

有消息稱,在供應商強烈要求下,福昌電子法人代表陳金色在8日與供應商進行電話溝通,稱目前福昌電子資金缺口8000萬,欠供應商債務2.7億。但福昌旗下有工業園區可抵押1.9億。陳金色在通話中對其供應商表示,福昌電子在中興、華為等客戶中有1.5億應收賬款尚未收回。截至目前,華為、中興對此尚無回應。

而在公告中,福昌表示因為資金原因目前無法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希望員工通過勞動仲裁,拍賣公司資產依法受償。對於員工薪資的發放,福昌稱9月份薪資將會於9日下午5點前發放,10月份薪資將於11日下午5點前發放。

但來自現場的福昌員工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從八月份就開始拖欠工資,九月的工資到現在還沒有結。

上述員工對記者說 : “聽說這兩天中興、華為的人過來工廠搬運模具,部分員工以及供應商堵在了門口,希望有一些說法。”

9日中午記者登錄福昌公司網站已顯示無法登錄。

供應鏈寒冬將至?

事實上,目前很多手機廠商都在實行精品戰略,在供應鏈上在做整合,單純的代工或者說提供方案並沒有太大的競爭優勢了。”聞泰的一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很多廠商都可以做組裝包裝,注塑噴塗,福昌的模式受到一定挑戰。

上述人士認為,目前製造行業整體蕭條是福昌倒閉的導火線。

比起2008年的金融危機寒冬這次行業所面臨的挑戰更加大那時候出口還可以轉內銷現在國內手機行業競爭非常激烈。”該人士對記者說。

工信部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1-8月,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8183億美元,同比下降1.1%,與1-7月持平;其中,出口4857億美元,同比下降1.0%,低於1-7月0.1個百分點,佔全國外貿出口比重為34.6%。進口3326億美元,同比下降1.3%,高於1-7月0.1個百分點,佔全國外貿進口比重為31.5%。8月當月,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1082美元,出口額644億美元,同比下降1.8%;進口額438億美元,同比下降0.9%。

事實上,即使“中華酷聯”、小米為代表的手機廠商出口量增加,在供應鏈方面,根據記者的多方採訪,單一形態的手機供應鏈廠商已經到了危機邊緣

此前,台灣第二大觸控面板生產商勝華科技在中國大陸的三家工廠——東莞萬士達東莞聯勝蘇州聯建相繼宣布停產。同期,勝華科技宣布停止生產面板,轉而從事生技食品、LED照明等事業。

東莞兆信通訊董事長高民則在年初時承認資金鏈斷裂,但無力籌措資金渡過難關,在對拖欠資金的大批供應商表示愧疚、交代後事之後,選擇以自殺“負責”。

業內人士如是評價 : “現在已經進入冬天比拼的是誰有棉襖,這個棉襖就是現金。”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51009/221123432972.shtml
華為供應商福昌電子欠債4.6億 被指惡意破產
2015年10月09日 22:11 每日經濟新聞網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5/10/10 18:12:00

本篇最後由 said411f 於 2015/10/10 18:14:58 編輯

以下引用由 said411f 在 2015/10/10 09:38:15 所發表的內容:
製造業的冬天依舊寒風凜冽
連續多家曾經被視為3C一明星級供應商的企業毫無征兆地破產>>>手機供應鏈寒冬將至?????

手機供應練因為新技術的更迭手機市場的萎縮>>>
被迫進入硬件廠商的“性價比遊戲摳斯當雪海 殺鹿淘汰賽

http://news.cecb2b.com/info/20151010/3238729.shtml
供應商接連倒閉 硬件廠商不關心
2015-10-10 11:40 百度百家

產業大背景上看,手機硬件市場競爭慘烈,硬件廠商的性價比模式倒逼供應商企業加入了這一“性價比遊戲”,不斷讓出利潤,墊資押款進行高風險運營硬件廠商諸如小米、華為、甚至魅族都有著雄厚的資本背景,他們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使用性價比武器多數供應商企業卻沒有這個能力,一旦使用資本槓桿方式追隨,就進入了高風險的境地去年年底,蘇州聯建科技閎暉科技的接連倒下,也有著同樣的原因

去年以來接連倒下的供應商企業,大都有著技術落伍的原因,被硬件廠商拋棄後陷入困境。可以說,已經進入血海的手機硬件市場已經將白熱化的競爭引導至上游,如果未來只能有3個手機品牌活下來的話,那麼上游的供應商加速淘汰整合也是必然的結果

手機硬件市場的白熱化競爭加速了上游供應商淘汰的速度但從根本上說,倒下的知名供應商企業都有著技術落伍的原因。

此前,蘇州聯建科技根據iPhone銷量增長的前景,擴大了生產設施,但這些設備主要用於iPhone4s以前的款式。蘋果公司推出了屏幕要求更薄的iPhone5和iPhone6後,聯建科技的產品無法適應,最終退出蘋果供應商。此外,因技術落後,良品率太低,成本太高,小米亦將聯建科技剔除出供應商之列這直接導致了聯建科技去年年底的倒閉。

閎暉科技的技術落伍更加明顯。此前閎暉科技主要為諾基亞生產手機按鍵,現在按鍵及手機已經成了小眾市場,連諾基亞都經營困難,閎暉科技被淘汰顯然不意外。

盡管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中有三家都來自中國,但是智能手機核心技術及專利大部分都掌握在蘋果、三星、愛立信等科技巨頭手中,中國硬件廠商的核心技術嚴重不足手機代工廠的技術實力更弱。因此,每一次手機技術革新變化,就會造成一批代工企業被淘汰

即便是蘋果的供應廠商,也常常“一夜天堂,一夜地獄”,隨時面臨被拋棄淘汰的命運 :
in-cell技術讓勝華科技退出競爭,直至倒閉;
藍寶石供應商GTAT本來有望搭乘iPhone6的快車,但由於蘋果沒有選擇藍寶石屏幕,GTAT也在iPhone6上市的兩周之後宣布了破產。

當下手機硬件市場猶如F1賽道高速、白熱化、風險巨大。觸控屏、金屬機身、指紋技術⋯⋯每一次新技術的更迭,都會淘汰一批跟不上速度轉身的企業

對於處於技術跟隨境地的龐大供應商群體,面臨的技術革新風險巨大,即便是富士康亦在重壓下謀求品牌、電子商務方面突破以擺脫被大客戶綁架的境地。

目前供應商隊伍依然龐大,企業相互替代性很強雖然一部分供應商倒下了硬件廠商會關心嗎?他們顧不到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5/10/10 18:58:28

Apple 可用儲備現金量比外界想像中少99%

白雪公主 : 母后,你給我吃的蘋果怪怪的........

http://www.wcn.com.hk/content/2015-10/09/content_962019.html
蘋果實際上只有8億美元現金家底
2015-10-09 來源:騰訊科技

在提到蘋果公司時,很難不會被其高達203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宣傳所吸引。但事實上,這個數字很大程度上存在水分

MarketWatch專欄作家布雷特·亞蘭茲(Brett Arends)撰文指出,這個數字並沒有考慮到蘋果海外現金拿回美國回購股票或者派發股息需要繳納的稅款,更沒有考慮到蘋果的各種債務

如果將這些都計算進去,蘋果真正的現金家底只剩下8億美元

文章摘要如下:

如果你也是蘋果公司數以百萬計的忠誠股東當中的一員,那麼關于蘋果,除了其不斷更新換代的iPhone外,最讓你感到放心的可能就是其銀行戶頭中高達203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了。這個數字已經被媒體報道過無數次,在蘋果公司最新季度財報上,這個數字也出現在第8頁中。

對于任何美國公司來說,如此龐大的現金儲備堪稱史無前例。僅僅在過去的12個月中,蘋果公司的現金就增加了500億美元。折合到股票當中,相當于每股股票能分到36美元現金,而蘋果當前股價僅約110美元

可是,這其間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蘋果的這些閑散現金基本上就是一個幻覺,甚至是一場騙局正如最近一篇研究報告所證實的那樣,雖然蘋果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儲備數量龐大但其真實現金數額實際上只相當于前者的很小一部分事實上,蘋果現金數額儲備約與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的個人凈資產差不多

首先,正如智庫“公民稅收公正”組織(Citizens for Tax Justice)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所指出的那樣,蘋果名義上的現金儲備當中,有高達1811億美元是為了不向“山姆大叔”交稅而安排在海外的資金

有人可能會說:“哦,這只不過是某些自由主義智庫的一家之言”。但實際上,這些數字的真正來源恰是蘋果自己,它們可以在蘋果最新財報的第31頁找到。“公民稅收公正”組織正將矛頭對準美國企業的海外避稅行為,他們的目標不只有蘋果,他們的報告值得那些對政治或者經濟有興趣的人好好研究一下。

不過,對于那些喜歡研究金融的人,特別是研究蘋果財務狀況的人,這份報告也很有啟發性。報告指出,如果蘋果試圖將這些資金返回國內,他們就必須繳納大約592億美元的稅款。這就意味著,如果蘋果打算通過派發股息或者回購股票的方式將這些資金回饋給股東,其海外現金總額就得先縮水三分之一。

當然,蘋果已表態,他們沒有計劃將這些現金返回美國。可問題在于,只要美國稅務部門碰不到這筆錢,蘋果的股東也肯定得不到。因此,這筆錢雖然存在,但是對于蘋果股東來說,無論是價值還是意義都大打折扣

而這並非唯一的壞消息蘋果資產負債表上還顯示,將應付賬款和其他債務合計起來,他們總計欠債達1475億美元,此外還有315億美元“資產負債表下”債務,比如租賃和購貨承諾等款項

如果將這些欠債扣掉蘋果高達203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其實就只剩下很小一部分。那麼,蘋果可用現金儲備到底有多少?蘋果將于10月27日發布的第四財季財報,屆時我們將了解到最新情況。

我們已經得知,截至到6月30日,蘋果總計擁有2390億美元的流動資產,包括這2030億美元現金以及庫存和應收賬款等,而蘋果資產負債表上和表下的債務總計為1790億美元。此外,如果想要拿回海外現金來回饋股東,還要繳納592億美元的稅款

最終計算得出的數字是蘋果真正的現金家底只有8億美元

具體到股票上,其每股受益並非36美元,而是只有14美分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said411f

X 12
  回覆時間 2015/10/11 19:58:25

http://news.mydrivers.com/1/249/249786.htm
余承東:若全球僅三家手機公司 必有華為
2012-12-17 16:47:16   編輯:雪花

快3年ㄌ....存活手機廠商又下修???

http://people.techweb.com.cn/2015-10-11/2211297.shtml
余承東:華為將退出低端市場 全球僅2家手機可活
2015.10.11 15:32:06   來源:搜狐科技  作者:毛啟盈

榮耀宣布旗下千元機產品暢玩4X中國國內總銷量現超過千萬台,這是榮耀品牌在獨立之後首款擁有千萬銷量手機。因此,華為消費者終端CEO余承東親自為奔赴西安為榮耀“站台”,並與榮耀總裁趙明一起接受了搜狐科技的專訪。

余承東表示,華為榮耀不去打“價格戰”不“撕逼”。

未來幾年,一大批手機廠商死亡全球只有2家手機廠商可以生存下來,而華為則保持著高速的成長。某些友商在互聯網上“黑”華為,這是競爭對手心虛的表現,他們不可能走多遠。

余承東透露,華為品牌手機將逐步退出低端市場,今後重點主要在做2000以上、3000以上產品2000元以下產品會完全交給榮耀品牌。而在渠道上,畢竟榮耀是華為分出來的品牌,有些店面在一個櫃台銷售也不存在競爭。目前華為手機線下渠道一線城市已比較成熟,但在三四線、五六線城市渠道覆蓋上還無法和其它主打線下的品牌抗衡,這是華為和榮耀急需要改進之處。

6月30日,在華為榮耀7發布會上,余承東表示,華為榮耀已經成為“雙品牌”,未來可能走獨立品牌的道路,這也是很多終端公司常使用的。榮耀通過打造獨立品牌,彌補華為互聯網短板。

趙明透露,在銷售渠道上,榮耀定位互聯網電商品牌,在搭建了包括京東、VMALL、天貓、蘇寧易購等幾大商城在內的線上銷售,占據65%以上的份額,而在2015年開始全面滲入線下渠道。

榮耀4X銷量破千萬,下一個目標是什麼?余承東稱“希望後續打造出銷量超越2000萬、3000萬的爆品。”

在國際化方面,榮耀已進入74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將會重點發展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和歐洲幾個大國市場,同時也在為進軍美國市場做准備。

對於華為未來的產品,余承東獨家向搜狐科技透露,首款搭載海思下一代芯片手機為華為 mate 8將在年內上市,該芯片性能超越友商,會給業界帶來巨大的沖擊。

免責聲明:
本人提供的共享鬼話皆為測試之用,請於下載試用完畢後刪除,勿作為實際操作使用。
如需長期使用請跟隨正排分吸輸,試用者請潔身自愛,如私自實際操作而賠錢斷頭者,
皆與原創者及論壇無關。
浮物到破慘為止

本文章主題共有 58 頁:最前頁 上一頁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頁  最末頁
作者上一篇主題作者上一篇 作者下一篇作者下一篇主題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

回頁頂 回頁頂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