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八貫(1342)、精剛(1584)、和成(1810)、漢翔(2634)、雷虎(8033)
在全球地緣政治持續緊張、台海局勢升溫的背景下,軍工概念股如同披甲上陣般強勢攻高,成為近來台股最吸睛的焦點。從總統賴清德明確表態將國防預算拉高至GDP 3%、替代役召集制度修法,再到國防部全面啟動「立即戰備操演」,整體軍備政策全面升級,為國防產業注入強心針,激勵千附精密、寶一、晟田、龍德造船、邑錡、駐龍等多檔個股輪番亮燈漲停。
法人觀察指出,台股軍工族群已非一時激情,而是在政策、需求、籌碼三面齊發下的長線布局題材。尤其漢翔在「國機國造」政策與勇鷹高教機交機進度追趕之下,股價強勢表態,儘管外資賣壓湧現,卻依舊穩住腳步,展現市場對其未來營運的高度信心。專家甚至將漢翔比擬為「台版萊因金屬」,看好其不僅是國內軍工支柱,更有望打入全球供應鏈。
放眼全球,歐盟近期提出「再武裝計畫」,準備籌資8,000億歐元提升自我防衛能力,美國方面,川普重返政壇帶動北約成員國擴大軍費支出,全球軍費支出創下新高,總額衝上2.4兆美元,年增幅逼近10%。這波全球軍備升溫潮也同步推升台灣軍工產業的外銷潛力與技術升級。
台灣本土的軍工供應鏈也持續強化。玻陶廠和成靠防彈陶瓷打入軍工體系,爆量攻上漲停;精剛完成鈦熔煉廠並正式投產,強攻高階合金市場;八貫則在軍事線纜市場站穩一席之地,手中訂單能見度高;雷虎則在無人機自主技術上持續突破。市場資金不僅聚焦個股,也湧入軍工ETF,如00965元大航太防衛科技,今年以來漲幅已近8%。
值得注意的是,在題材火熱之餘,部分法人也提醒投資人需留意軍工產業中仍存在的挑戰,如供應鏈瓶頸、人力短缺與交期遞延等問題,仍可能影響部分企業短期營運表現。
即便如此,在「國防自主」、「國機國造」、「無人機量產」等政策支撐下,加上全球軍費持續擴張,軍工股已成為市場短線避風港與中長期成長主軸。從戰略層面來看,軍工產業正走出過去的利基小眾定位,快速進化為具備全球視野的新主流產業。市場普遍認為,當前回檔反而是絕佳買點,軍工這波行情,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