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
台股近日遭遇海嘯級賣壓,原本穩坐高息王座的貨櫃三雄,如今成了重災區。自4月7日以來連跌三日,今天再度重挫,長榮收盤價來到171元,三天跌幅超過20%。陽明與萬海也同步貼近跌停邊緣,三天市值蒸發數百億元,市場哀號聲不斷。
這波殺盤背後,主因來自川普擬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雖然細節尚未拍板,但市場已搶先反映風險。美方打算對全球進口商品徵收至少10%普遍關稅,並對逆差國課徵對等關稅,對中國34%、對台灣32%、對越南更高達46%。亞洲出口至美國的貨量急凍,航運需求大幅下滑。
據全球前五大攬貨公司指出,部分中國與越南貨載已有三到四成暫停出貨,今年整體貨量預估將減少一成以上。對重押北美線的三雄來說更是重擊長榮、陽明、萬海的北美線營收占比分別為42%、38%、29%,永豐投顧估算,若貨量下滑10%,每股盈餘(EPS)將分別下修3.12元、0.74元與0.52元。
即便殖利率依然亮眼,以今日低點估算,長榮達19.01%、陽明13.25%、萬海5.73%,但專家警告,「高息不再是護身符,反成糖衣毒藥。」在股價崩跌之下,投資人陷入「領了股息、賠了價差」的窘境恐將成真。
運達投顧分析師陳石輝直言,若未來出現反彈,很可能只是「逃命波」而非反轉訊號。他提醒,疫情期間因供不應求帶來的航運榮景早已結束,如今面臨的是新船交付與需求斷崖的雙重壓力,供過於求陰影再次籠罩產業。
市場情緒冰點,社群熱議「長榮跌停了」、「三雄沉船」、「昨天抄底的還好嗎」等關鍵字霸榜,各大討論區彷彿進入恐慌模式。啟發投顧分析師白易弘則表示,若要挑選高息股應避開受關稅直接衝擊的族群,轉向金融等防禦型標的,殖利率穩、基本面也相對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