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元大高股息(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919)、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
貨櫃航運市場近期進入財報公布期,長榮、陽明及萬海相繼揭露去年財報及股利政策,營運數據亮眼,然而股價表現卻出現波動,市場反應不一。
長榮海運2024全年合併營收達4,635.68億元,年增67.53%,稅後淨利達1,394.53億元,EPS 64.87元,並於13日宣布配發現金股利32.5元,殖利率逾14%,成為貨櫃三雄中最慷慨的企業。陽明則以EPS 18.38元、擬配息7.5元,殖利率約10%,而萬海雖然EPS達16.89元,卻僅配發3.5元,配息率僅2成,未能達到市場預期。
雖然長榮的高配息政策受到投資人矚目,但市場原先預期其配息應達36元以上,最終配息僅32.5元,令部分投資人失望,導致股價在財報公布後下跌,今日跌逾4.5%,收盤220元。分析師認為,短線客湧現賣壓,加上基本面展望不確定,使航運族群陷入低檔震盪。相較之下,陽明12日公布配息後,因優於市場預期,13日股價受到激勵,短短10分鐘內爆出14億元成交額,一度上漲4%,網友甚至形容其「屌打萬海」,但部分投資人仍對今年獲利存疑。萬海則因配息過低,市場反應冷淡,股價表現平穩。
除了財報與股利政策外,國際航運市場的變數也影響股價表現。年初以來,貨櫃運價持續低迷,SCFI運價指數連跌8周,最新指數下滑至1,436.3點,跌幅5.21%。市場對美國關稅政策、美中貿易戰升級的擔憂,使得企業在簽訂長約時更為謹慎,影響貨櫃運價表現。此外,紅海危機捲土重來,胡塞組織宣布將針對經過紅海的以色列船舶發動攻擊,可能再度引發運價飆升,促使航商選擇繞行好望角,進一步影響航運成本與供應鏈運作。航運業者必須靈活調整航線,以降低風險並維持運能。
另一方面,貨櫃三雄的表現也帶動高股息ETF的資金流向。擁有大量長榮持股的ETF,如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與元大高股息(0056),在長榮公布財報後受到市場矚目。法人指出,這類ETF的穩定配息吸引長期投資人進場,成為航運股價的重要支撐。
儘管貨櫃三雄的財報顯示去年獲利強勁,但市場普遍擔憂運價持續低迷與地緣政治風險帶來的不確定性,使航運股陷入震盪。部分法人認為,若運價未見明顯回升,航運族群將面臨調整壓力。然而,受惠於高配息題材,長榮、陽明等股票仍吸引高股息ETF資金流入,支撐股價表現。
未來航運市場仍充滿挑戰與機遇,各種因素如全球經濟走向、美國貨幣政策動向、歐洲港口罷工問題,以及船舶供需變化,都將牽動市場發展。法人建議投資人,在波動行情中審慎評估進場時機,長期投資者則可關注高股息個股及相關ETF,以降低市場風險並穩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