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最後由 LOCO劉醇隆 於 2024/07/23 21:13:48 編輯
CPI前夕
經過了一周之後仔細想清楚,
我想應該跟我一直都在看美股有關。
因為大約這半年多以來,
我看著美股的股票有資金流動的現象,很細微但持續。
雖然我也是在做多,
但4/19日那天卻可以回想成一個金絲雀的概念。
換言之,身處相對高檔,
只要有風吹草動,資金就會快速流竄,
而現在可不是以前那種要分好幾天,分很多次的年代了,
在資金市場規模+體量夠大的情況之下,錢的流動變得反應快速而準確,
當然台股並不大,
但對美股對於世界來說卻是很大,
很多很多的錢歐在那兒,
所以有戒心,
應該是字4/19日之後(雖然之後還漲還做多還一直創新高),
而且是更具體的,應該是越來越清晰的聯準降息預期。
自六月之後,降息已經成為勢在必行的共識,
但是事情本身通常有好自然也會有壞,
降息是貨幣政策中的一種。
優處:
1.
刺激經濟增長:降息可以降低借貸成本,使企業和消費者更容易獲取資金促進消費和投資。
2.
促進就業:隨著企業獲得更多資金進行擴展和投資,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3.
減輕債務負擔:對於貸款的人來說,降息意味著借貸成本降低,有助於減輕債務負擔。
(就算是公司也是一樣)
4.
提高資產價格:降息通常會推動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上漲,因為投資者尋求更高回報的投資機會。
(也會提供更大的流水資金)
5.
推動通脹達標:降息可以增加貨幣供應,從而推動通脹走向。
(日本就ˋ這樣過去一直都在負利率,但成效一般)
缺點:
1.
通脹風險:降息如果過度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削弱貨幣購買力,並對""經濟穩定""產生負面影響。
2.
資產泡沫:低利率可能導致資產價格過度上漲形成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將對經濟造成嚴重損害。
3.
抑制儲蓄:低利率環境下儲蓄回報率低,可能會打擊儲蓄意願,影響長期財務健康。
(日本就因為負利率很多人都在家買保險櫃存現金)
4.
有限政策空間:若聯準會降息過快,當經濟面臨衰退時,貨幣政策空間有限,難以有效應對。
(過去無數次的量化寬鬆qe,才導致這幾年的情況。)
5.
銀行利潤減少:降息會壓縮金融業的利潤,影響金融機構的穩定性和貸款能力。
那麼問題就來了?
七月公布cpi在超過預期好之後,為何市場這樣反應??
這跟我之前提到過的得ai競賽有關,
因為很多廠家都在針對ai進行更大規模的擴產與設備的追逐,
(就是要花很多錢,非常非常多錢)
而資金在當下沒有更好的選擇,或者體量不夠的情況下也只能被動參與。
不一定是真的相信或者說愛ai,只是沒有其他選項而大家焦點又在此。
現在回頭看看,上面提到的這些優點與缺點,
以目前的局勢來說,
我個人想法是:相對來說缺點都還是必然存在的,優點卻不一定能夠發揮。
1.
經濟不是不好只是過度集中在話題鋒頭的ai相關族群,
兒人卻沒有過得更好,況且過去的通膨,不會因為降息就改善,
反而會更加深通膨的發生可能。
(就跟新青安貸款是一樣的道理,真的是在打房嗎??根本是在加柴火吧。)
2.
促進就業??
這波不就是在ai革命?
這不一會讓失業人數變少,但就業數量相對就減少了,反過來失業的人就更多了。
3.
降低貸款負擔??
能貸的人都貸了,不能貸得趕她利率在低也是貸不到,
另外銀行也不是傻瓜,誰跟你固定利率呢??
優惠到的還是越來越大規模的ai軍備競賽,越賭越大。
4.
是的或許會提高資產價格,但跟一般人無關,跟有錢人有關。
更好借錢,更好槓桿,吹更大的泡沫。
台灣有一大堆(20%三千萬)左右資產的有錢人,但口袋沒錢,因為都在房產上,
在自住的前提之下,根本就是有錢的窮人。
5.
這幾年就是在打通澎,在不太確定穩下來之前,就降息。
那過去幾年打假的??
或者說過去幾年真的是很畸形的經濟狀態。
所以,聰明的錢已經在跑了,
如果你注意到這三個月以來的
小道瓊,羅素,sp500,那斯達克,這四個指數的分歧,就會早早發現,
後來這三個月都是科技戰比大的sp500+那斯達克在續創新高,
而小道瓊早早見高,字4/19日之後部斷攀升,甚至cpi當天都還穩穩高漲。
然而羅素卻是以靜悄悄的方式從4/19日之後,慢慢的往上堆高,到這幾日才修正。
就像玩著點燃引線的炸彈,在大家手中轉來轉去,
我悶知道他會爆,但卻偏執相信不會在我們手上爆炸,
但事實上,
參與這遊戲的每個人都會被炸傷,就是死活或者商是輕重的問題而已。
我說一定會出問題,
只是不知道何時,所以我們都要小心謹慎,
那一天說的:"""小心ai最後變成ㄟ唉"""就是這個道理 。
這泡沫大到讓人不敢想像,萬一發生可能要慘十年。
ps:
當然我說的是一個大周期,
開始已經很久了,結束不知何時,紛然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