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凌陽(2401)、鉅祥(2476)、怡利電(2497)、同致(3552)、同欣電(6271)
本周聊聊明年『汽車產業』的投資機會,重點放在<汽車產業的未來技術~自駕車和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特別是明年將有哪些供應鏈可望受惠ADAS開始放量出貨帶動營收暴衝。
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現在汽車的配備跟10年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那麼10年後的汽車配備會跟現在一樣嗎?當然也不會,而近年來關於汽車的規格趨勢已經非常明確,不外乎就是兩點:一是從汽、柴油車導向純電動車,二是朝自駕車的目標走,這兩點是絕對不會逆轉的趨勢,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與之相關的電池產業很熱門,因為未來要取代石油,自駕車的相關應用也是,未來要取代人力。
然而自駕車並不好做,試想,自駕的本質是用機器取代人力,因此最大的問題是,機器要怎麼樣才會有類似人的判斷力?而且這個判斷還要夠精準,才不會出現誤判、發生車禍。
人之所以能夠辨識,是因為有眼睛+大腦,眼睛接收到各類資訊後傳達到大腦,經過大腦綜合判斷後再做出反應。開車的時候需要接收、判斷哪些東西?至少得知道前方障礙物是甚麼?距離有多遠?該加速超車或是減速閃避?就跟人一樣,自駕車有三大重要區塊,首先是用來當作眼睛,收集各類資訊的感測器,又稱「感測層」,這部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好比倒車雷達、倒車影像、盲區偵測等就是當下主流的汽車感測器;其次是做為大腦的AI系統,負責做決定的「決策層」,這部分科技還不夠成熟,即便原先號稱擁有自駕功能的特斯拉,最後也乖乖地跟美國車輛管理局承認他們沒有;再來則是依照決策執行的「動作層」。
目前國際上針對自駕車已有明確定義,主要以六個階段來劃分(Level 1 ~Level 6),只有到了最後一個階段Level 6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駕車。當然每個階段也都有其階段性意義,但咸認至少到了Level 3才算進入自動駕駛的第一階段,可以說Level 3就是一個分水嶺,在這個階段之前都不算自駕。在Level 3這個階段,駕駛人還是操控汽車的主角,與前一階段的差異在於有更多的輔助系統來協助駕駛人,進一步取代人力,而這個輔助系統大家一定聽過,就是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雖然ADAS距離自動駕駛還有很大距離,但科技本來就不是一次到位的,需要一步一步來,車輛透過ADAS,至少可以執行部分自駕任務,同時監控駕駛環境,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常開車的人多少都會遇到疲勞駕駛的問題,透過ADAS的監控駕駛環境系統,就能提醒駕駛人「不要度估啦!」,當然還有其他像是偏離車道警示系統、主動車距控制系統、甚至自動停車系統…等,都能進一步輔助駕駛人。
要讓機器逐漸擁有類似於人的判斷力,就需要能蒐集各種外部資訊的感測器和分析資訊的AI人工智慧。為了在行車時取得完整資訊,除了車尾需要感測器之外,車頭、左右兩側也不可少,就拿常見的影像感測來說,光是手機都至少需要4顆鏡頭才能把影像拍好了,那麼汽車需要幾個鏡頭才夠?再來,一種影像感測器就夠嗎?假如遇到大霧、大雨甚至大雪影響影像取得該怎麼辦?所以現在的技術主流是三種感測器一起用,除了常見的「影像感測」以及「雷達感測」外還加入「光達」,他們各有優缺點但也相互截長補短,目前市場普遍認為三種感測器一起使用,是達到Level 3的必要條件。
下一個重大議題,就是車用人工智慧的部分,既然是人工智慧,當然跟晶片有關,一講到晶片,立刻想到的就是半導體上下游供應鏈IC設計、晶圓代工還有封測。在此補充一點避免大家混淆,亦即前面提到的感測器,其核心是半導體晶片,而人工智慧也是半導體晶片,不過晶片跟晶片之間是不一樣的,兩者的差別在於功能不同,感測器的半導體比較像是功率半導體,提供半導體某些材料特性的應用,不具有邏輯運算的功能,製程上多數採用成熟製程即可,而人工智慧需要有邏輯運算的功能,晶片結構相對複雜,所以會更傾向採用先進製程。
此外,相信大家也常在新聞看到車聯網的議題,試想,在加裝各種感測器之後,車與車之間就安全了嗎?可能還不夠,畢竟車與車之間還是有感測死角,但假如讓汽車之間全部連線,就可以互相知道前後左右的鄰車狀況,並解決感測死角問題再次提升安全性,然而車聯網因為牽涉到5G以及邊緣運算等問題,未來再細聊。
大致了解產業狀況後,接著該關注哪些公司?根據整體產業鏈來看,最上游當然是晶片相關公司,再來則是感測器的零組件廠,最後才是提供各類感測模組的模組廠以及更下游的系統整合廠,台股當中有5家公司值得觀察,分別是上游晶片端《2401凌陽》以及《6271同欣電》、中游感測器零組件《2476鉅祥》、以及下游的雷達模組廠《2231為升》、ADAS系統整合廠《2497怡利電》、雷達模組及ADAS系統廠《3552同致》。
《2401凌陽》:凌陽最早從消費性電子IC起家,後來切入顯示器驅動IC領域,近年在通過顯示器的經驗,切入車用顯示器領域,公司車用領域的營收仍以車載娛樂系統為主。在ADAS的影像處理晶片方面,旗下《4952凌通》的ADAS晶片主要用在連結儀表板的功能,提供儀表板顯示GPS導航、盲點偵測、車道偏離偵測等資訊,預期凌通的ADAS晶片明年開始向客戶推廣。旗下《5236凌陽創新》的影像處理晶片主要應用在行車紀錄器、倒車/環車影像系統等。
《6271同欣電》:同欣電主要提供利基型半導體封測服務,產品包括陶瓷基板、高頻無線通訊模組以及影像感測模組。去年年中合併原來的《6238勝麗國際》,大幅拉高影像感測的營收占比,截至今年第三季為止,影像感測的營收占比超過5成,在CIS封測產能是全球第三大,市占23%,只低於SONY、SAMSUNG。明年受惠於車用影像感測的高成長,相關產能還會再擴充3成以上,是公司明年成長的主要動力。
《2476鉅祥》:身為中游感測器零組件的鉅祥,主業是做金屬沖壓,提供鏡頭模組的外構機殼。營收佔比中,工業佔了33%、車用18%、3C電子則超過40%。明年主要有兩大利基點,一個是應用在汽車領域的影像感測模組機殼,另一個是與《3008大立光》合作,取代原日本供應鏈,獨家提供iphone的相機模組機殼。法人預期明年車用領域將成長50%,而iphone的部分更因明年4款機種都將導入同等規格的相機,可望刺激公司3C領域的營收出現超過一倍以上的成長。
《2231為升》:為升以車內電裝開關起家,2008年推出全球第一台通用型胎壓偵測器TPMS,隨著各國相繼立法將 TPMS 列為新車標配,為升的專利保護讓他成為這個領域全球市佔第一的公司。另一個營收重點是旗下100%持股的子公司《為昇科》,主要研發車用「毫米波雷達」,已開發出77GHz及79GHz毫米波倒車雷達,同時擁有盲點偵測功能,一顆就可以取代2~4顆超聲波倒車雷達及兩側盲區偵測雷達,產品相較同業頗具競爭力。由於去年底中國立法強制大型卡車安裝「車道偏離報警功能」和「前方防撞警示系統」,讓為升陸續拿下中國3大車廠的訂單,相關技術更在今年初獲得美國47億台幣的採購大單,在美國校車上安裝77GHz毫米波雷達行人偵測系統,預期未來有機會導入更多市場。
《3552同致》:倒車雷達在全球市佔第三名(僅次於Bosch與Valeo)。使用超聲波雷達結合影像技術開發出停車輔助系統(UPA)及自動停車系統(APA),在停車系統方面不只L0-L2早已量產出貨,L3等級的產品也已獲車廠採用,已打入特斯拉供應鏈,證明ADAS軟硬體實力足以打國際盃,並且已取得中國OEM大廠專案訂單,預計車用晶片逐步緩解時,就是相關產品出貨跳躍日,明年營運成長可期
《2497怡利電》:怡利電屬系統廠商,介於OEM和Tier 1之間,主要負責軟硬體整合。產品以抬頭顯示器為主,主要供貨給中國吉利汽車、一汽紅旗、比亞迪BYD為主,在中國市占第四。目前已和福斯汽車洽談,並持續在做歐美車廠的系統認證。怡利電在ADAS領域,主要是整合各種輔助系統資訊到抬頭顯示器中,預期相關營收在2023年會發酵。
掌握盤勢脈動及主流飆股,歡迎加入、推薦
【Line@投資圈】連結: https://pse.is/3pp4ex
【Telegram投資圈】連結: https://t.me/ace1688
【掌聲響起YouTube頻道】連結: https://reurl.cc/xZx39b (訂閱、小鈴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