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台股市場的四大賠錢CEO買了一家公司的股票,等於是把自己的錢託付給這家公司的CEO,最怕的就是所託非人,把錢交給了「賠錢CEO」,讓自己的辛苦錢化為烏有。而從過去五年的統計數字來看,華泰董事長杜俊元、亞瑟董事長吳光訓、威盛總經理陳文琦,及永兆董事長吳宗仁等四位,恐怕就是最讓投資人傷心傷財的四位CEO。
文/楊紹華
某種程度來說,買股票,其實就像你我熟悉的選總統一樣。你或許不懂政治,搞不清楚國家當前的困境及解決之道,但透過各種管道,你瞭解某位候選人的立場、背景及政見,認為他有能力帶領國家,於是投他一票,把國家前景託付給他,期待他能讓國運昌隆、全民幸福。同樣的,買一張股票,就是把自己辛苦工作賺來的錢託付給公司執行長(CEO),雖然自己不懂產業、不善經營,但期待CEO能發揮專業能力,讓股東的錢發揚光大。
如果,不幸所託非人呢?選錯總統,陷國家於困境,全民皆苦;而選錯CEO,雖然影響程度不若總統般的廣泛長遠,但是卻更能感到切身之痛。就短期來看,加權指數在九十二年底至今年一月底的期間內,整體平均投資報酬率是一.七六%,但若你把錢交給葉素菲、李皇葵等CEO,買了博達、皇統股票,那麼,抱股不到一年的時間,股票就慘遭下市,你的辛苦錢就化為烏有!
超過半數CEO,去年讓股東賠錢
就因為買股票像極了投票選舉,所以,「選賢與能」也是買股票時的必然圭臬,可惜的是,在台灣的股票市場,選賢與能並不是那麼容易。像是去年國內經濟表現不差,但根據證交所統計資料,若以九十二年底到今年一月底的期間計算,上市個股當中,僅有二八六檔個股出現正數的投資人投資股票報酬率,而有三四七檔個股為負報酬,再加上去年以來因財務問題終止上市的八檔個股,那麼,正報酬個股佔整體市場的比率不到四五%,換言之,即使在經濟表現不差的時期,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上市公司CEO,能夠幫股東真正賺到錢。
當然不能因為個股的投資報酬率未達正數,就說這家公司的CEO不賢不能,不值得投資人繼續給予支持,只不過,從去年乃至於過去五年的歷史經驗來看,有幾位CEO的確已經逐漸淪為股票市場的「票房毒藥」。有人說,選擇CEO要先看其對於所屬產業的專業程度,並觀察個人誠信道德、社會聲望等層面,不過,這幾位淪為票房毒藥的CEO,不僅專業度絕無疑慮,且從形諸於外的舉措來看,其道德形象、社會地位等亦均為上等,換言之,當我們稱其為「賠錢CEO」時,並非影射其專業不足、誠信可疑,只是事實證明,他們的確讓股東的資金有去無回。
‧ 賠錢CEO1 杜俊元:華泰電子董事長、前矽統科技董事長
華泰電子董事長兼總經理杜俊元,可說是市場形象與投資報酬最具反差性的一位CEO,怎麼說呢?在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界,杜俊元的輩份極高,雖然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學弟,但是比張忠謀更早回台灣,更早投入產業界,他創設的華泰電子,是台灣第一家民間半導體廠,聯電董事長曹興誠曾經是他的副手,而在去年底宣佈退休的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更曾是杜俊元的學生。而除了產業界的地位崇隆之外,杜俊元近年熱衷慈濟功德會活動,發大願、出大錢、花時間,絕非虛應故事的全心全力積極投入,也為他博得了「大善人」的封號。
不過,這樣一位大善人,卻令不少股民很受傷,因為華泰電子竟是九十二年底至今年一月底投資報酬率最差的一檔個股,報酬率為負七八.○七%,不僅如此,如果從九○年底、八十八年底兩個時點開始計算,華泰的投資報酬率都是上市個股當中倒數第二的悲慘表現,而杜俊元的另一事業體矽統科技,近年整體表現也是乏善可陳,據統計,若在九○年底買進矽統持股至今年一月底,投資報酬率約為負八○%,遠低於同期間台股整體平均的八%報酬率,由此數據來看,說大善人杜俊元是股票市場中最令股民喪膽的「賠錢CEO」之一,確實不為過。
過度擴產是由盛而衰關鍵
「大善人」與「賠錢CEO」的劇烈形象反差,或許可以用八十八年間杜俊元一筆驚人捐款的影響,得到鮮明印證。當時,杜俊元捐出矽統科技的股票,數量高達八千張,此時矽統正值營運巔峰期,股價約達一六○元以上,概略計算,八千張股票約值十三億元之多,杜俊元的大手筆當然成為媒體讚揚焦點,不過,股票市場卻是以重大利空反應,強勁漲勢為之中斷,獲利了結賣壓大舉出籠,因為市場擔心,八千張股票勢必大量賣出,打亂籌碼衝擊股價,於是,杜俊元的義舉,竟是令股民賠錢。
不過,熟悉業界的人士也表示,過去幾年,杜俊元全心投入慈善活動,實在不能說是華泰或矽統的CEO,如果說杜俊元有什麼重大的過失,那麼就是「太過於充份授權」,且在這段杜俊元放手的真空期,接手的矽統總經理劉曉明及華泰總經理李建良又太過激進,才會造成今天這番局面。不少重傷於矽統的長期投資人,至今仍然認為,當年劉曉明力排眾議,堅持斥資興建自有晶圓廠,是矽統由盛而衰的最主要關鍵,而華泰副總經理李俊寬坦誠,大幅擴充產能卻無法如期接獲訂單,是造成華泰兵敗如山倒的主因。
賣掉矽統,杜俊元要全力救華泰
值得注意的是,杜俊元在去年賣掉矽統,把所有的剩餘資源投注華泰,並且重新回任華泰董事長兼總經理之後,頗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象出現,或許是過去幾年戮力行善所累積的正面形象所致,華泰的債權銀行對杜俊元幾乎全力相挺,給予優厚的償債條件,此外,杜俊元也請回華泰老臣擔任要職。同時,杜俊元亦已擬定減資計劃,並有意將華泰的成品事業中心切割獨立,另立華禕科技,將以簡易掛牌的方式,為華泰籌措資金,整體看來,在改善財務體質並有效瘦身之後,華泰不無翻身契機。
‧ 賠錢CEO2吳光訓:亞瑟科技董事長
早期,亞瑟也曾經靠著生產磁碟片與數據機獲得不錯利潤,八十六年公司每股獲利達到四元以上,股價也曾上達百元,然在新巨群集團吳祚欽借殼上市入主之後,淪為吳祚欽炒股獲利的工具,乃至於在八十七年的本土性金融風暴當中,因為手中的集團持股盡皆重挫,致使公司元氣大傷,雖然董事長交由具有政治實力的吳光訓接任,但公司營運仍然一厥不振,除去年仰賴處份高鐵持股獲利外,九十二年以前,公司呈現連續虧損六年的慘況。
業績不佳,股價表現及配股能力自然受限,進而壓低投資報酬率,若是從八十八年底持股至今,五年的投資下來,報酬率是負九六.八五%,為同期間上市個股當中報酬最差者,雖然公司在九十二年底,一度因為市場景氣回溫而出現單月轉虧為盈,帶動股價,可惜轉機表現僅屬曇花一現,在市場競爭激烈,公司本業相對不具優勢地位之下,整體營運表現仍未明顯改善。
涉嫌內線交易,成也政治敗也政治
其實,董事長吳光訓終究並非專業出身,且在市場素有「豐銀吳」之稱,具主力色彩,使得亞瑟的市場認同度總難有效提升,公司雖然找來專業經理人蘇聰敏擔任總經理,但投信業者指出,當年亞瑟之所以找上吳光訓擔任董事長,即是希望藉由吳光訓的人脈及財力整頓亞瑟,因此吳光訓在亞瑟的決策過程必然扮演重要角色,且蘇聰敏目前的亞瑟持股為零,這也讓市場對總經理發揮專業能力的意願有所疑慮。
若要強說吳光訓對亞瑟股價的實質加分效果,或許反倒是在政治面題材部份。據瞭解,吳光訓為高雄地方政治派系白派的嫡系傳人,在去年的立委選舉中,獲得目前有意角逐國民黨主席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力挺,以第三高票順利當選,政治實力不弱,在此之下,亞瑟股價也就自然披上政治概念題材。
可惜,當選立委的歡欣未過多久,吳光訓沾惹上疑似內線交易的司法事件,雖然吳光訓極力否認,但由於該案已由檢察官提起公訴,使今年以來亞瑟股又見跌勢,展望未來,投信業者認為在吳光訓形象仍難擺脫「市場派」色彩,且亞瑟本業未見轉機之下,公司要維持獲利,恐怕還是得仰賴處份高鐵持股等業外收益。
‧ 賠錢CEO3陳文琦:威盛電子總經理
曾經高達六百元以上股位、雄踞股王寶座的威盛,去年以來的累積投資報酬率只有負六三%,而如果是從九○年持股至今,投報率更慘跌到負八五%,近三年間,威盛總經理陳文琦竟從「智慧資產」代表,淪為台股投資人眼中的「賠錢CEO」代表。
坊間,有人認為是過度虔誠的宗教信仰,造成陳文琦的衰敗,在過去,光男企業董事長羅光男篤信瑤池金母,終於散盡千金,而已經賣給光寶集團的致福電子,其創辦人江英村篤信基督教,據傳他對高級主管的任用條件之一是要具備基督徒身分,台股歷史中「信徒CEO」招致失敗的案例屢見不鮮,不過,說到陳文琦,與其把問題歸咎於宗教信仰,某位基金經理人認為,不如說是信仰帶給陳文琦的過度自信,才是最大問題。
對陳文琦來說,自信,就是利劍的兩刃。威盛在上市初期就能挑戰英特爾成功,上演「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傳奇故事,靠的就是陳文琦對PC記憶體新主流規格的自信,當年,他不顧國內同業的冷嘲熱諷,一股腦兒投入英特爾不願開發的PC-133規格晶片組,在「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策略下,與英特爾死對頭超微半導體(AMD)共同推展PC-133規格產品,廣獲市場認同,撼動英特爾一向穩若泰山的主流規格主導地位。
AMD市佔率提升,威盛可望水漲船高
可惜,這個合縱連橫的策略很快地被英特爾學去,而陳文琦卻因為過度自信固執己見,誤判下游客戶對英特爾的抗壓力,錯失與英特爾重修舊好的契機,讓英特爾大規模聯合晶片組、主機板業者,共同推出威盛並未取得專利權的P4處理器相關規格產品,讓陳文琦剎時成了產業中的一支孤軍,一擊倒地,威盛的EPS表現,也從九○年的五.六元,衰退到九十一年的○.四元,乃至於近兩年的連續虧損。至今,威盛與英特爾的官司雖已和解,但市場盡失,元氣已然大傷。
「你有沒有發現,威盛的尾牙比往年低調許多,而且,以往穿著隨便的陳文琦,還肯扮成聖誕老人哩!」一位基金經理人表示,在他的觀察,陳文琦披上厚重的聖誕老人裝,意味著他的身段開始柔軟,心態已經經過調整。展望來年,法人指出,由於英特爾推出新晶片組的市場需求不如預期,威盛長期合作夥伴AMD的K8平台市佔率可望提升,威盛今年營運不乏轉機。
‧ 賠錢CEO4吳宗仁:永兆精密董事長
去年,國內印刷電路板產業整體表現不差,在四十四家的上市櫃業者當中,有超過四成的公司,去年營收都較前年成長三成以上,可惜,永兆的營收僅有五%左右的微幅成長,並也寫下了連續虧損四年的難堪紀錄,如果你從九○年底持有永兆股票至今,那麼,已經賠掉了八成以上。因此,在去年五月由總經理升任永兆董事長的吳宗仁,自然也是近年以來令股東心寒的賠錢CEO之一。
面對競爭抗壓性不足,短期仍難樂觀
投信業者表示,從八十四年自九十一年的八年期間,永兆的EPS呈現連續衰退,從每股賺六元一路滑落到每股賠三元,由此可以看出,該公司的高階經營層對市場競爭及微利化的抗壓性不足,CEO所營造出來的企業文化可能失之封閉僵化,致使業績只能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及微利化趨勢而不斷走跌。
其實,如果瀏覽該公司網站,投資人或許更能感受到類似傳統公務員的僵化心態,就在網站首頁上,竟出現了俏皮的字眼:「星期五,明天就要放假囉!」若是因為投資永兆而賠盡家產的投資人,看到公司網站上的這句俏皮話,恐怕不會莞爾一笑,而會氣到吐血!投信指出,雖然永兆已決定將大舉減資五成,強化營運體質,不過,由於印刷電路板產業的大者恆大趨勢確定,小廠求生不易,因此永兆今年的營運展望,恐怕還是難以樂觀預期。
--------------------------------------------------------------------------------
愈簡單愈好用,不過愈沒有人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