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主題 收藏文章 加值會員搜作者
會員註冊 [ 論壇規定說明 |  新手上路 ]
 用戶名稱:
 安全密碼:
     認證碼:
 心情感性故事 回上一頁
 查閱主題:書到今生讀已遲
1133 位閱讀者下一篇主題重新整理上一篇主題
 文章主題:書到今生讀已遲  本文章主題禁止回覆 將本主題加入我的最愛

安樂國
 
發表時間 2011/12/27 23:57:29  
聚財論壇王國 書到今生讀已遲


曾經讀過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一個和蘇東坡齊名的大詩人黃山谷的親身經歷。
話說黃山谷考中進士,被朝廷任命為黃洲的知府。有一天中午,黃知府在衙門裡打盹, 恍恍惚惚中夢到自己走出府衙,無意識地往城郊走去。他看到某戶人家有位白髮蒼蒼的老婆 婆,門口擺了個祭拜的香案,老婆婆一邊將手中的碗放在桌上,一邊口中還似乎在呼喚著某人的名字。黃山谷走到香案前,瞧出碗內是一碗芹菜麵,不自覺的端起來便將熱騰騰的麵吃完。忽地一覺醒來,嘴角邊似乎還留有芹菜的菜香味,而且回憶起夢中的情境也十分清晰,但黃山谷想了想,夢畢竟是夢便不刻意地在乎它。

  但第二天午睡時,同樣的夢境又出現在睡夢之中,醒來之後,嘴裡有淡淡芹菜味。黃山谷感到非常詫異,便起身走到衙門外,靠著清楚的「夢境」走到了城郊那戶人家門外,而沿途的場景和夢中相同且熟悉。敲門後,迎門而出的正是夢中所見的老婆婆,便問婆婆是否有用芹菜麵祭拜家人的事。老婆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辰,因為她生前最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每年我都會在供桌前喊她吃麵。」

    黃山谷便問老婆婆:「您女兒死去多久 了?」,「昨天剛好是二十六年了」老婆婆回答道。這一回答,黃山谷不禁想,昨日剛好就 是二十六歲生日,這眼前的一切,似乎和自己有著未知的關聯。便再追問婆婆她女兒生前的 種種。老婆婆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生前喜歡讀書,念佛吃素,非常孝順,但是不願出 嫁,二十六歲那年生病死了,死的時候還對我說要回來找我。」,「她的閨房在哪?我可以看一看嗎?」

老婆婆領著黃山谷進入房中,只見房中除了桌椅,靠牆有一個鎖著的大櫃 子。黃山谷便問道:「這裡面裝些什麼?」,「全是我女兒的書」,「可以開嗎?」,「鑰 匙不知道她放在哪兒,所以一直打不開。」

就在老婆婆說話之時,黃山谷腦海中卻閃過放鑰匙的地方,便告訴老婆婆找出來,打開書櫃,發現許多文稿。他仔細閱讀之後,發現竟然 和自己應試時所寫的文章一模一樣一字不差。
  

黃山谷這時已然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了。他,回到前世的老家,老婆婆便是他許諾要回 來看她的老母親。老家擺設看來是如此的熟悉,於是便跪拜在地上,向老婆婆說明自己是她 女兒轉世,認她為母,然後再回到府衙帶人依禮來迎接老母親,奉養終身。

  後來,黃山谷為他自己的轉世曾寫下了「似僧有髮,似俗脫塵;作夢中夢,悟身外身」 來作為對這件事的感想。

明朝詩人袁枚讀到了這個故事時,他有所感地寫下「書到今生讀已 遲」的名句,意思是說像黃山谷這樣的大文學家,也並不是今生今世才開始讀書的,而是前世讀了許多書的累積。





指數是皮 , 量能是骨 , 結構是髓



在這刊登您的廣告


可愛的小明

 
回覆時間 2011/12/28 00:10:48

聚財論壇王國 好文章
值得讀一讀
卸卸分享
每次上來看你的文章
都不錯看




在這刊登您的廣告


victorishsv

 
回覆時間 2011/12/28 06:43:36

聚財論壇王國
以下引用由 安樂國 在 2011/12/27 23:57:29 所發表的內容:
書到今生讀已遲
曾經讀過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一個和蘇東坡齊名的大詩人黃山谷的親身經歷。
話說黃山谷考中進士,被朝廷任命為黃洲的知府。有一天中午,黃知府在衙門裡打盹, 恍恍惚惚中夢到自己走出府衙,無意識地往城郊走去。他看到某戶人家有位白髮蒼蒼的老婆 婆,門口擺了個祭拜的香案,老婆婆一邊將手中的碗放在桌上,一邊口中還似乎 .....

呵呵
那你
下次去比爾蓋茲或巴菲特家
找幾本書看看有沒有覺得熟悉的
就跟他說我是你前世的兒子
前來相認的
應該有不錯的結果




在這刊登您的廣告


短歌行

 
回覆時間 2011/12/28 09:51:20

聚財論壇王國 我是認為甚麼時候讀書都不嫌遲
活到老最好學到老
只是年紀大了學東西會比較慢
不論是有關肢體動作或文字知識

書到今生讀已遲?
應該只是對前生的高度想像
和一輩子已輸在起跑點的一種洩氣的認定

相信前世就有這種心理上不必要的糾葛



渾灝流行,自然一氣,輕如楊花,堅如金石,虎威比猛,鷹揚比疾,形同水流,止侔山立,消息在不即不離之間,精神在引而未發之際.



在這刊登您的廣告


安樂國

 
回覆時間 2011/12/28 10:54:49

聚財論壇王國
我想袁枚的意思是 身是因緣合和 的物理現象, 長時流轉, 無有恆常的形體, 故名之言幻.

但靈性卻是不生不滅的, 表現在外是有累積性的, 故言之為常. 不論是善業或惡業, 所做皆不忘失, 深藏於阿賴耶識之中, 待緣來時即產生變化.

故對己身之 身口意 業皆要謹慎從之, 以免遇緣起現行時深受其苦, 無法脫離.




指數是皮 , 量能是骨 , 結構是髓



在這刊登您的廣告


短歌行

 
回覆時間 2011/12/28 11:35:52

聚財論壇王國 當故事看無妨

不過我想袁枚應該不懂現代的物理
所以所謂的物理現象應該不會是袁枚的意思

古人的概念裡應該沒有現代物理概念
而把"因緣和合"加上"物理現象"其實是兩種概念的混淆
而混淆的概念是無法清楚表達意義的

後來說的"靈性"與"不生不滅"等等也很飄渺
和"書到今生讀"的關聯很不清楚
成為穿鑿湊合的關係

我覺得簡單明瞭解釋"書到今生讀"的意思即可
就可以表達個人"遲"與"不遲"的看法

簡單的說我認為"不遲"!


渾灝流行,自然一氣,輕如楊花,堅如金石,虎威比猛,鷹揚比疾,形同水流,止侔山立,消息在不即不離之間,精神在引而未發之際.



在這刊登您的廣告


金小魚

 
回覆時間 2011/12/28 15:32:21

聚財論壇王國 結論:
沒事多念書
能讀盡量讀
今生不讀書
來世更怨嘆


我們怎麼會知道二加二等於四呢?怎麼知道地心吸力發生作用呢?怎麼知道過去是不可改變的呢?如果過去和客觀世界只存在於意識中,那意識又是可以控制的——那怎麼辦?

喬治·奧威爾《一九八四》




在這刊登您的廣告

本主題只有一頁。 回上一頁

回頁首 回頁首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