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突然變有錢時........megus0021292



  
APP收通知

發表時間 
+發文 換稿費

相關個股:聯合(4129)、時報(8923)

2017-09-16 22:15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即時報導


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後,決定明年度軍公教人員待遇調升3%,預估要增加180億元支出。這項政策變化,也讓外界見識到預算書原來可以「馬上調整」。預算專家表示,總預算中礙於許多法定支出,調整彈性其實不大,「但真要擠出錢來,還是有辦法!」

「調高稅收預估,或是財政部加強稽徵,就可以增加歲入預算;歲入一增加,歲出預算跟著提高,政府就有錢花了。」閣揆換人後,軍公教加薪從無到有,預算怎麼平衡?專家一語道破。

以這次軍公教加薪為例,行政院主計總處對總預算歲入部分,衡酌近期證券市場交易量成長,增列證券交易稅70億元;歲出部分,本撙節原則並參酌外界建議,合共減列130.39億元。這一增一減,調整軍公教員工待遇須準備的180億元,就有著落了。

熟悉預算編製的資深人士透露,中央政府的歲入來源,主要是靠稅收,但下年度會收多少稅,只能先「預估」,如果敢「膨風」,大膽預估稅收會增加,「歲出預算就好編了」。

他舉例,過去陳水扁剛執政時,民進黨政府也曾以稅收增加來調整預算平衡,結果,不但被當時國會多數的國民黨大砍歲入預算,實際稅收也不如預期,造成收支嚴重失衡。

不過,對於收支失衡,政府也會「見招拆招」。專家說,例如原本編列的釋股收入已經花掉了,沒有現金,政府第1招就是發行短期國庫券「周轉現金」;第2招是延後工程驗收,盡量拖延支出期程;第3招則是限縮各單位的支出,例如通令每個單位都保留5%預算不能動支,以此來填補收支不能平衡的大洞。

立院人士表示,從近幾年的總預算來看,因為有近7成是法定或義務支出,其餘也多是業務維持費用,中央政府想利用年度預算「大展身手」,空間非常有限;也因此,包括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政府,都會透過「特別預算」展現施政作為,前瞻計畫即是一例。

預算專家還舉例,民國90年度編列「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特別預算」1000億元,國庫因缺現金,竟向特別預算先借700億元周轉應急;這樣的「乾坤大挪移」,也足見政府若想要用錢,什麼辦法都想得出來。

聲明:
在聚財言論純屬個人感情抒發跟交流分享。非老師非帶單且不具主觀煽動市場行為.純瘋言瘋語跟網上朋友的物語唷..

本主題只有一頁。
作者上一篇主題作者上一篇 作者下一篇作者下一篇主題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

回頁頂 回頁頂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