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回網友來信時, 覺得下面的話, 也許對部份讀者也蠻實際的, 不妨大家共勉........
我的意思不是針對指標, 而是針對參數
譬如說移動平均帶的參數選擇,可寬可窄, 但也都有利有弊
參數的選擇, 決定進出的敏感度與績效,甚或騙線給你的信心與否
......你必須先思考
這個模式你是要配合業務找客戶? 或者自己操作的須要?
在參數決定後, 你進出的步驟是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資深人士, 在找參數最佳化的原因
在教學上, 可以找到一些參數,滿足視覺, 但是除了騙騙外行人, 在實務上毫無幫忙,....這是[看爽的]
因此你必須針對你在實用上的須要, 去尋求參數的選擇
這觀念, 應該說所有的指標都一樣的
我在書上談的, 應該還只是實驗室裡的觀念, 它只是告訴你有這個理論與指標的潮流
實務上, 大家應該多著重在利潤的獲取
否則只是騙自己, 卻仍然不知, 或不會去使用...
那倒不如不知道的好! 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