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這個情況不是我發現的!是昨天一個讀者發現並來信提問:
問題的內容是指從籌碼流向分析表中看到外資今天(1/4)買超金額第一名為台肥!
而台肥當天成交值才18.7億,外資就買8億!數據是否有錯及應該如何看?
我看到信後馬上去查當天外資買超台肥7997張,為第三名!換算回金額是正確的!
單從這裏各位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我都要用"金額"來分析了!因為"張數"多不等於"金額多"
以當天(1/4)為例,外資買超張數第一名為大同20725張,可是換成金額才不過3.06億!
跟台肥的8億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再來是從籌碼流向分析表來看,台肥當天呈現"三大法人買","散戶賣(資減)","券增"的情況!
無一不是有利於多頭!所以即使(1/7)大盤大跌337點,台肥也能安然渡過難關!
這種籌碼流入法人手中的情況,如果不用工具來輔助根本很難發現!
所以我書中一直強調"善用各項工具"的原因就在此!
像發問的讀者也是剛使用這項工具,就馬上找到平常時所注意不到的細節!
對他來說!今天台肥的表現就足夠讓他賺回軟體及買書所花的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