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鴻海(2317)
全球電子製造巨頭鴻海(2317)在AI伺服器市場展現強勁成長動能,2024年AI伺服器營收成長超過150%,帶動整體伺服器業務年增78%,市場預期全年營收可望挑戰新高。然而,儘管公司基本面表現亮眼,股價卻仍在低點徘徊,引發市場熱議。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3月14日的法說會中表示,2025年將是AI元年,AI伺服器業績將逐季成長,全年規模可望達到兆元級別,並佔伺服器總營收的50%以上。他強調,鴻海與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及品牌廠商緊密合作,不僅投入大量資源於GB200及HGX平台,也參與下一代與下下一代AI伺服器的研發,以確保市場競爭力,並持續提升市占率。
財經專家陳重銘分析,鴻海去年每股盈餘(EPS)達11.01元,並配發現金股利5.8元,創近年新高,殖利率達3.4%。然而,股價自去年高點234.5元回落至170元區間,市場明顯低估其價值。他預估今年EPS將達15.15元,本益比為11.2倍,顯示投資價值浮現,直言「這種股票我就抱下去」。
除了AI伺服器,鴻海也積極進軍人形機器人產業。劉揚偉表示,公司不僅參與組裝,還將聚焦馬達及關鍵零組件的開發,並提供高度客製化的智慧軟體平台。他看好人形機器人在未來十年內的高速成長,並透露今年將有醫療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突破,鴻海的參與程度將達到8成至9成,進一步深化其技術實力。
面對美國製造回流政策與關稅變數,鴻海計劃在美國擴充生產據點,並預計2025年資本支出將年增超過20%。過去三年,鴻海已累計投資逾3400億元,以強化全球供應鏈韌性,確保長期競爭力。劉揚偉表示,美國是鴻海最早海外投資的國家,並強調集團將持續與客戶攜手,在全球生產基地靈活調整,以應對市場變化。
隨著AI基礎建設需求擴大與人形機器人市場崛起,鴻海的成長動能持續增強。儘管股價短期內仍在低位盤整,投資人對於長期發展前景仍抱持樂觀態度,市場後續表現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