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裕隆(2201)、鴻海(2317)、台積電(2330)
股兔年封關收在 18,096 點,龍年封關終場收在 23,525 點,全年大漲 5,429 點,漲幅 30%。統計顯示,今年每位股民平均收益達136萬元,讓投資人信心大增。然而,扣除台積電對大盤的貢獻後,這個數字則大幅縮水至僅約40萬元,顯示台股的漲勢在一定程度上倚賴權值股的帶動。
今年台積電不僅在半導體市場穩居領先地位,股價表現也成為台股的最大動力來源之一。由於台積電占大盤權值比重高達30%以上,其漲幅直接帶動指數上行。若剔除台積電的貢獻,台股的漲勢便顯得相對溫和,每位股民的平均收益亦縮水至40萬元左右。這樣的數據凸顯台股的結構性特徵,投資資金集中於少數權值股,而非全面擴散。
除了台積電的強勢表現外,電動車族群同樣是今年的大贏家。鴻海、裕隆以及多家電動車供應鏈企業在新能源車需求增長的推動下,股價持續上揚,成為市場資金的主要流向。這些高成長股不僅吸引國內投資人,更成為國際資金的青睞對象,進一步推高板塊表現。
然而,市場並非全面普漲。部分冷門產業與傳產股表現疲弱,資金流失明顯,突顯出股市兩極化的現象。投資人若未能抓住熱門題材,收益可能遠低於平均水準。
展望未來一年,市場仍面臨多重挑戰與不確定性。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政策走向及中國經濟復甦進度,將成為影響全球市場的重要變數。此外,AI應用、綠能轉型及台灣電動車產業的持續擴張,則是投資人不可忽視的機會點。專家建議,投資人應靈活調整資產配置,降低對單一權值股的依賴,分散風險以獲取穩健收益。
今年台股以龍年的輝煌成績為投資人注入信心,但扣除台積電後的數據也提醒市場結構尚待優化。隨著2025年的開啟,能否維持佳績將取決於投資人對市場脈動的準確掌握與風險控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