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鴻海(2317)、台積電(2330)、台名(5878)
隱含波動率買賣點
IV就是隱含波動率,通常是低隱波率買進,高隱波率賣出,而所謂低隱波率大部分要小於20日HV,大於10%附近,例如:(04082P)當隱波率小於20日,除於2大約是10%附近,而高隱波率大約高於IV就是賣點了,也就是說大於BIV,這樣子會了嗎,有時候空方權證也是低隱波率找買點,高隱波率找賣點.
空方權證有三種,一種是[認售],另一種是[熊證],[熊證]大部分是加權指數,有時候價格比反向基金貴,所以很少推薦,而另一種是[認售],目前[認售]的隱波率偏高,所以比較少推薦,例如日圓認售.
二年內的權證有時候一年以上多方就會有一年內[認售]這樣子有比較清楚嗎,因為一年以上大部分是溢價比偏高,所以才會另外設計像[台積電]或[鴻海]型巴哥權證,所以,巴哥權證設計不好時,最好是買個股的零股或許比較便宜.
一年內的權證,有些很多都是高隱波率準備獲利回吐,一眼就看出問題,也不用再過濾了,而一年以上的權證,溢價比偏高,有時候還得等明年底十月份左右再來買再來比較,很複雜吧!
個股方面,最好等大盤大跌大買,小跌小買,不跌不買,有時候跌到股價淨值比0.5買會比較好,比較少會跌到0.25,所以明年底就請慢慢等吧,如果有跌下來,就用GVI設2年來買,2年的GVI有來到2倍買進持有,2年後賣掉這樣子會了嗎?
權證會了之後,個股大致上應該是慢慢會得心應手,而比較麻煩的是[無形資產]型的個股,通常電子類股的年化標準差偏高,不太適合長線的人持有,只剩傳產型,而金融型的報酬率偏低,例如:台名,雖然年化標準差低,比較適合初學者練習2年買賣法,而要長持股有的,就剩[高鐵]這樣子懂了沒!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