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台達電(2308)、鴻海(2317)、廣達(2382)、大量(3167)、緯創(3231)
樸實大好
可否幫忙看一下 台達電並分享一下.
(我不太懂什麼EPS角度來看.但你講得很簡單清楚)
同樣近期台達也是爆出大量並一舉躍上季線.
(這檔我之前撐很久.後來沒賺賠出掉了.行情就這麼發生了).
台達也是一家大公司.股本應該也是很大.業績就平平的樣子.
但台達並沒有出現像鴻海一樣連續大漲並且漲停.還回測好幾次 不上不下的.
可否分享一下這檔你的看法.
------------------------------------------------------------
不用那麼客氣,我也不算什麼高手大神!
你的提問剛好可以幫助到很多人去檢視自己的持股,分享我的邏輯你參考看看。
1.你買台達電是想賺什麼樣的錢? 資本利得(價差)還是價值投資?
首先看你的提問應該是看技術面去買這家公司,而非基本面的長線投資。以技術面的角度來做你該思考的重點是怎麼樣買的風險相對低..這是個很大的命題..我簡單舉例。
例如:台達電是家有穩定賺錢具成長性的大公司,所以這家公司極大概率不會倒閉(現金流穩定),在多頭市場情況下,月線級別的36MA在過去是有支撐的,也就是說跌破月線36MA近去慢慢攤平買風險是相對低的,前提台達電這波下跌是因為電動車產業的成長動能不如預期,雖然它多角化經營很多產業,市場給予較高估值的部分是電動車,也就是說市場先行反應了電動車部分的成長動能在過去的股價,但不代表台達電這家公司經營有問題。
簡單來說大趨勢走多頭時,產業短時間出問題,而不是公司經營有問題的情況下,是可以用長線技術面(月線)去承接股票的,因為公司基本價值就擺在那裏,就比如一罐悅氏礦泉水市場原本賣10塊,因為某些因素(塑化劑)影響,波及到的它牌礦泉水滯銷,但它牌礦泉水也不至於受此風波就全數倒閉,因為市場還是有買礦泉水的需求,所以短時間可能會出現打折讓利活動。
台達電就是類似上述情況,電動車被波及可不代表公司是爛公司,所以這時候你用技術面買進的人就要看什麼時候看技術面的散戶會賣出你就買進,什麼時候看技術面的散戶會買進你就賣出..短線上簡單來說就是這樣。
股價會止跌一定是比你有錢的人買走了,但實務操作上你不是能控制股價漲跌的人,所以我們可以在上述舉例的條件下開始慢慢往下攤,而不是一口氣在一個點買滿。因為你認定的低點不代表有錢左右股價人所認定的低點,所以看長線(月線)找支撐從短線(日線)找買點,風險肯定比胡亂買低得多。
2.左右台達電漲跌的是哪位法人?外資、投信、自營或是內資?
這時你就要去看歷史紀錄看漲時都是誰買的比較多,有些比較妖的股票可能法人狂賣它就不跌,這時你就可以合理判斷這時內資控盤的股票,法人進去多數就是被割肉的,這種可能就不要碰也不要看法人買賣。
3.台達電是適合賺價差還是長期投資?
開頭就說了它是家具成長性的好公司,但不代表好公司就會在短時間上漲,所以你把戰場放在賺價差上,自然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得到你想要的結果。看看以前買廣達、緯創這些公司可能放了二十幾年賺股利,才在去年因為產業升級(AI)的因素股價飆漲,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在這20幾年來每年都嘗試買廣達並期待它會飆的人,你要等到去年才有機會遇到這一波上漲,所以大公司裡的優質公司相對適合長期持有領股息及基本產業成長性所獲得的資本利得,也就是長期平均一年有個10~20%(股利加獲利)就算不錯了(跑贏0050)。
你會抱不住是因為錯把慢牛股當成飆股在玩價差,那當然看別人都在漲就很容易耐不住性子,所以風險低的買點不代表買了就會飆漲,要看這家公司的屬性、產業結構及大股東對這家公司的認知評價。
舉例:為什麼鴻海100塊被市場認為是鐵板價?因為近年它本身就是家很不錯的公司,所以近年跌破100塊都是很好的買點,但買在100塊以下只是認定風險相對低,不代表它就會大漲,所以很多長期這樣操作的散戶就會在這波上漲賣飛了,這就是很多去年把廣達、緯創剛上漲就賣飛的散戶同樣道理。
很多人會說明明鴻海去年就已經知道有在做AI伺服器,為什麼去年沒漲現在才在漲?簡單來說就是去年人家公司沒講又或者是過去市場對鴻海的認知尚未改變,就像去年廣達為什麼飆漲?難道它是去年才開始做AI伺服器嗎?多數市場訊息在你看到的當下可能都已經在過去累積多年最後呈現在你眼前,我們要判斷的是市場是否反應完這些訊息了,如果還沒有那這個消息就是買進訊號,法人說明會就是公司會明確提出今年或明年公司的營運狀況、成長預期及市場觀點,所以這些消息當下只會有公司高層知道而已,開完法說會研究員才能寫報告讓機構操盤人決定是否買入,大公司的法說尤其重要是因為就算高層得知利多先買進也不足以影響到股價,相對的小公司法說會大利多開出來可能變法會,是因為該買的人都買完準備利用消息倒貨給你了,參考性與期望值就相對不那麼高。
恩...簡單來說這些都是經由邏輯思考,多學習多思考才對自己投資有所幫助,以上簡單提供幾種面向供參考,漲跌因素可能有幾十種面向都有可能,把握好當下對它漲跌最關鍵的因素,做好資金控管及停損才是長期存活在市場的不二法門。
好啦..我就想到什麼打什麼..希望有回答到你,另外這只是案例分享,再問我哪隻股票怎樣我不回答啦,公司個股不是我的強項,我也還在學習跟認識更多新公司中,不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