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併購盛行,股權交易優於全資收購,秉持三大原則共創雙贏WangS664



  
APP收通知

發表時間 
+發文 換稿費

相關個股:保瑞(6472)

企業併購創造龐大價值,採用「股權交易」達到集團化目標,母以子貴更顯榮景

併購(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是企業管理很常見的策略模式,係以創造更大的價值為依歸,近年來大環境劇烈變動,讓諸多產業被迫面臨革新,房市、地產就是一大案例,一昧墨守成規導致當中的投機客淪為被優先淘汰的命運;反觀甫自去年起展翅高飛的生技產業,海內(外)頻傳大型併購案,營造充滿積極向上的投資氛圍,惟共通點都是砸下重金來收購,短期看好,但長期來看,卻仍存在風險,依賴大量金銀買來的是否長久,不得而知。

美生技大廠禮來瞄準了糖尿病及癌症新藥市場,陸續吃下Sigilon Therapeutics、Point Biopharma及Mablink Bioscience,完備新藥開發領域,帶動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價672美元,羨煞同行更樂壞投資人;台灣生技股王保瑞短短數年併購了多家藥廠,雖這些挹注皆立即反映在公司營收,但能否維持穩定的成長,還須長時間審慎關注。

併購除了利用資金逕自買斷外,還有另一種更為安全,且效益更為龐大的方式,即是透過「股權置換」來達到交易目的,尤其生技醫療領域有著長遠的投資空間,只要旗下新藥、技術具備發展潛力,在併購進行後取得股權,便能獲得消息面帶動、授權金收益及上市後銷售的種種大利多,數間公司合併晉升為集團化經營,更能符合「母以子貴」的正向循環。

特別要注意的是,投資市場有幾種不利併購的態樣:一、未執行深入調研,就道聽塗說否定對方。二、眼見可行,想合作又怕受傷害。三、循常態只交由律師、會計師交涉,不具備併購專業素養。往往這些狀況都會使得彼此失去共謀前程的美好契機。有鑑於此,只要把握幾個重點便不至於落得談無可談的窘境:一、雙方在該產業的地位是否安全穩固,若已是上市公司則更值得信賴。二、經由第三方客觀估值,獲得等值且具保障的產權置換。三、確立雙方的未來發展,以共創雙贏為目標。

併購行為若穩健執行,無非是滿滿豪利的前瞻作為,採用股權交易應是優於全資金收購,不管是收購或被併購方,都能繼續保有其價值,強強聯手更上一層樓,值得企業效行,以收良性整併實效。


本主題只有一頁。
作者上一篇主題作者上一篇 作者下一篇作者下一篇主題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

回頁頂 回頁頂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