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10年前 注意到有人在FB上分享吉丞大的傻瓜均線操作法
又很幸運的 聚財舉辦吉丞大免費的20周均線操作法分享會
在分享會這邊學到了操作的入門磚
也開始了磕磕碰碰的練習過程
錄音檔一聽再聽 基本的操作流程也熟悉了
剛開始每一各周六下午 很認真的花3小時把所以股票看過一次
畫著切線 想著哪一檔是可以操作買進的股票
買了印表機印圖
就這樣開始了業餘的練習過程
但可能是練習的方向錯誤 又不知道該如何練習
有著疑問 但卻又不知道問題是什麼
可能是圖例太少 不知道要找的圖形是長什麼樣子的 又是新手練習不足
懵懵懂懂……
有時候 看著某些股票過去的K線圖
知道這是可以交易的圖形 但發生可以交易進場的時機時 卻怎樣也抓不到
均線
會使用均線且能夠賺到錢—四歲的等級 但我怎麼好像連這個等級都有點卡關了
切線
怎麼畫? 怎麼常常時準時不準的 切線叫我如何使用
切線不是說多頭畫上升切線 等待變成空頭,第一時間做空
怎麼我在多頭畫下降切線 等待做多 反而比較準確 > <
切線+均線
能夠穩定獲利----這又是更困難的事了
型態
盤整底部爆大量
這個大量又是之前的好幾倍 你猜這樣會漲幾倍?? (分享會上的猜謎)
玉晶光 亞光 撼訊 ……偶爾還是有所斬獲的
只是沒辦法抓到起漲點 也賺不到大錢
慢慢的 就開始了四處尋找聖杯的道路去了
學過當沖 學過基本面分析 看著市面上投資相關的書 一本又一本
卻還是沒辦法變成實際獲利
在賺錢跟賠錢中輪迴
膚淺的練習 也沒有架構出正確的操作方式
不斷的去學習其他方法 各種方法的邏輯的互相干擾
不斷地為交易損益浮躁的錯誤心態 操作也開始焦躁
又以為小資金賺不到什麼錢 心態總是可有可無 就這樣過了7年
過了很久才又在聚財看到吉丞的操作起手式
才又有 吉丞-操作必修課學會選擇交易最有機會發動的股票
和型態課:選股操作後的下一步!資金滾大
總覺得這三堂課是一脈相連的 上完課比較完整了解 只是缺少千百萬次的練習
這三年 其實剛開始連 起手式的內容都有疑問:
股價跌破20均 整理站上做多 VS. 多轉空 這兩個圖形不是看起來一樣
型態課的低檔盤整爆大量 就算是上課有講到的股票標的 但進場還是抓不到時機
練習不足
只是這一次 再一次買了印表機
(印圖 真的是對練習很有幫助)
(課程講義的圖例 有點不夠多)
再加上刻意練習的方式 一次只專注改進一樣問題:
型態不熟 就把印出來的圖高點低點圈出來
進場點不對 就在印一張圖 把周線圖靠近均線附近的進場點 周線整理區 日線的進場點標出來
不過現在的心態可能還是偏焦躁
太想做到股票周轉 但練習還不足 手頭一直想要有股票
而且交易的紀律還是有待加強
對於投資存股
偶爾也會和朋友聊股票 發現有些人就算你教他操作 會害他賠錢
反而 最簡單和穩定的存股才能夠真正幫他累積到資產
穩定又簡單
當資產慢慢增加 就會產生富爸爸,窮爸爸書中說的被動現金流
被動現金流+資產+複利+穩定
這反而是我覺得投資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