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營收整理ting0923882604



  
APP收通知

發表時間 
+發文 換稿費

相關個股:台達電(2308)、台揚(2314)、欣興(3037)、臻鼎-KY(4958)

批踢踢實業坊›看板 Stock
作者aloness (aloness)
看板Stock
標題[心得] 產業營收整理
時間Tue Sep 6 03:34:12 2022


到了8月底,所有公司的Q2財報都上傳了
趁著更新財報的獲利權重之前
分享個人整理的產業營收

會做這個統計
一方面是幫助自己認識每家公司的規模跟營收組成
一方面是為了不被引誘式的訊息牽著走
有基本資料庫在,再加上標的分析方式
較容易分辨誰是在成長,誰在養套殺

閱讀前說明:
1.營收統計原則上僅算國內(極少數特例才列入)
 故DR股不會入選,大陸轉投資認列也會排除
 稅後營收是負的(虧錢),也會排除
2.公司的營收組成是很客觀的數據
 但要編成產業分類就很主觀
 而且會隨著資料量的擴大跟產業發展繼續細分
3.資料以財報記載的類別優先
 真的遇到寫的不清不楚的,再試著從其他地方找營收分配
 (例如和碩營收就一個DMS帶過,真的很難分類)
4.每家公司的營收權重,半年更新一次
 故目前的資料,是用2021個體年報計算
5.這些圖表是個人挑標的最優先參照
 整體產業營收是正向發展的話,個股才能雨露均沾


一、銀行業

金控類多是控股公司
在財報裡都有明白記述銀行、保險、證券公司的營收
整理起來也最清楚

自2021起銀行類營收就載浮載沉
沒有明顯起色,即便升息階段也是

市佔最高是中信金、其次國泰金富邦金第一金等

二、保險業

到2021年底都還在高峰
然後就一路被防疫險打趴

市佔最高:國泰金、富邦金

三、證券業

營收跟航運當沖熱度成正比(笑)
現在也是掉下去了

市佔最高:開發金、元大金

四、電池組

鋰電池、磷酸鋰鐵等都歸類在此
但上游類的化學品
整家公司專做電池為主,才會列入此分類

產業營收成長動能,最主要來自台達電
這大概也是台達電受影響較小的關係

市佔最高:台達電、新普

五、有線通訊


網通類公司不少
數次調整,大致依各家財報分類別
歸類成無線通訊、光通訊、有線通訊(其他)、天線類等微波通訊
(※光通訊未整理完成)
公司財報沒有明確記載產品別營收的,也通通歸此類

去年下半年就有一波高峰(5G硬體需求)
今年則有受到無線網路WIFI6之類,繼續維持營收

市佔最高:和碩、智邦

六、無線通訊

整體營收緩步正向成長
也帶動一些炒作標的如宇智、連展、萬旭、常埕

市佔最高:啟碁

七、微波通訊


天線、低軌衛星、雷達等歸類於此

整體營收目前大致穩定,沒有想像中的大幅成長

市佔最高:台揚,其次為昇達科、佳邦、譁裕

八、顯示器(面板)


這個分類有顯示器跟觸控面板及背光模組、偏光板導光板等
其中比較麻煩的是友達群創這兩家龍頭
財報上未明訂產品別營收,故只能歸納於顯示器分類
電子紙的元太、振曜因為電子紙產業公司不多,也先放進這裡

整體營收差到沒話講
原因也廣為人知

市佔最高:群創、友達

九、觸控面板


出乎意料的營收穩定
今年甚至是微幅成長
猜是車用需求帶動

市佔最高:GIS、TPK,其次是致伸
這三家幾乎包了九成營收

十、背光模組

當初會留意到觸控發展
主要就是背光模組的整體營收,沒有跟顯示器同步下去
反而從農曆年後一直成長

市佔最高:瑞儀、中光電,其次是達運

十一、汽車電子

雖看整體下降,歸因是台達電的營收權重在車用電子小幅縮水
而台達電的營收相對其他公司太大,故整體看起來在2022是下降
扣掉台達電,還是成長的

市佔最高:台達電、其次是同致

十二、海運

由貨櫃散裝組成
台驊投控、中國航運、中菲行等物流公司不列入

這圖完全可以說明航運股為何可以漲成這樣
整體營收從起漲點翻了三倍以上

市佔最高:長榮 > 陽明 > 萬海

十三、晶圓製造

化合物半導體如穩懋、宏捷科不列入

台積電一枝獨秀的產業
討論這個分類,就如同在討論台積電的前景

市佔最高:台積電(佔國內產業8成),其次聯電(佔1成)

十四、封裝測試

整體營收算穩定
以日月光、力成為首的產業

市佔最高:日月光(約7成)、力成(約1成)

十五、鋼鐵


因為專做不銹鋼的公司還不少
粗分為鋼鐵跟不銹鋼兩大類

鋼鐵中鋼為大宗
不過中鋼自己的分類方式也很籠統
故中鋼本家營收全放入此類

在農曆年後就逐步向下
但中鋼的營收有穩住,故整體市場還能維持住

市佔最高:中鋼(約佔5成),其次燁輝

十六、不銹鋼

營收最高是妖鎳事件時期
但近期也是受到市場不景氣影響,開始往下走

市佔最高:大成鋼、華新,其次燁聯

十七、PCB

台灣全球最強產業之一
(COF等軟板類不列入)
但大陸轉投資營收佔比也高
因只統計國內的整體營收,數字縮水不少

ABF也全部納入
ABF沒拆出的原因是,僅景碩在財報明列IC載板營收

如同新聞所述PCB產業一直在成長
而且沒有寡佔龍頭

市佔最高:臻鼎、欣興

十八、銅材


軟板類跟上游的銅材供應商歸納在此
這一類跟隨銅價波動較正相關

相對PCB,軟板類的營收就沒這麼強
整體營收趨於穩定

市佔最高:華新、南亞,其次是台郡

十九、電纜

也是銅材相關的電纜類
本類有納入已下市的太平洋電纜
太電還是有固定發財報

整體營收下降,主因是華新的營收權重下降

市佔最高:華新、大亞、太電

二十、電源供應器/UPS

也是跟銅高度相關的電源供應器類
有些開始轉型做充電椿,如飛宏

整體營收下降,主因是群光的營收權重下降

市佔最高:群光、群電、台達電、旭隼、康舒等

後面還有20幾個類別,時間因素先寫到這裡


本主題只有一頁。
作者上一篇主題作者上一篇 作者下一篇作者下一篇主題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

回頁頂 回頁頂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