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訂單6月拿下588.3億美元!「單月、Q2及上半年」均寫歷年同期新高
經濟部20日公布6月外銷訂單統計結果,受惠於中國封控解除、產能及供應鏈逐步恢復,復工訂單遞延效應顯現,6月外銷訂單達588.3億美元,月增6.1%,年成長9.5%,創下歷年同月新高。
根據統計處資料,第二季訂單金額達1,661.7億美元,季減4%,年成長3.2%,創歷年同季新高;累計上半年外銷訂單金額累計3,392.9億美元,年成長9.5%,也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統計處表示,6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49.8%,較去年同期上升1個百分點,主因高度仰賴海外生產的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最多所致。
按貨品別觀察,資訊通信6月接單169.4億美元,年成長22%;電子產品187.5億美元,年成長11.7%,主要是受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及網路通訊服務需求熱絡。
不過,電視、筆電等終端產品需求疲弱,加上品牌廠進行庫存調整,面板供過於求情況加劇,價格續跌,致光學器材接單減少,金額約19.6億美元,年減28.4%。
傳統貨品方面,化學品因國際油價維持高檔,導致部分石化產品價格仍高於去年同期,帶動接單金額達22.2億美元,年成長18.8%。
基本金屬因下游客戶去化庫存,及近期鋼價下跌,訂單金額27.8億美元、年減13.7%;塑橡膠製品受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客戶購料轉趨保守,加上防疫用品需求及價格下滑,訂單金額23億美元、年減11.3%。
機械則因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廠商對設備投資保守觀望,加上歐美疫後居家修繕設備需求減緩,訂單金額20.6億美元,年減8.3%。
展望未來,統計處表示,隨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持續拓展,半導體需求熱絡,加上各國陸續鬆綁邊境管制,有利於終端需求擴張,均可望挹注外銷接單動能。
此外,統計處也指出,俄烏戰爭、全球通膨壓力、疫情變種病毒等風險,恐抑制全球貿易成長動能,後續發展仍須密切關注,審慎因應。
==========================================================================================================================
看新聞~看新聞~該怎麼解讀呢?
利空?利多?每個人心中自有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