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個股:世紀(5314)、世界(5347)
談到KD指標,這是我這輩子鑽研最深的技術指標,也是個人認為最有造詣最有心得的技術指標.
KD指標又稱隨機指標,它是1950年代由喬治雷恩博士(George C. Lane)所創立,歷經半世紀歲月的檢驗,已被證明是令人膜拜的經典。
KD對於長中短期股票的計算分析均適用,但是對短期的變動尤其靈敏。KD線的隨機觀念與移動平均線相比,各有所長。移動平均線在習慣上只以收盤價來計算,因而無法表現出一段行情的真正波幅。換句話說,當日或最近數日的最高價、最低價、無法在移動平均線上體現。因而有些專家才慢慢開創出一些更進步的技術理論,將移動平均線的運用發揮的淋漓盡致。KD線就是其中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傑作。
大凡學過KD的股友都知道在操作上,KD它有六大法則:
【一】K值與D值永遠介於0~100之間。D值>70,行情呈現超買現象;D值<30,行情呈現超賣現象。K值從低於D值瞬間轉為高於D值,這現象稱之為 黃金交叉,簡稱金叉。而K值從高於D值瞬間轉為低於D值,這現象稱之為死亡交叉,簡稱死叉。
【二】當K值持續大於D值時,顯示目前趨勢是上漲,因而K線向上突破D線時,為買進信號;當K值小於D值時,顯示目前趨勢是下跌,因而K線向下跌破D線時,為賣出信號。
【三】K線與D線在70以上,30以下發生交叉,進行買賣比較可靠。如果KD黃金交叉發生在20以下時,是最佳買點;如果KD死亡交叉發生在80以上時,是最佳賣點。
【四】KD指標不適於發行量小、交易不活躍的股票。但KD指標對大盤和熱門大盤股有極高準確性。
【五】當KD指標與股價出現背離時,一般為轉勢信號,中期或短期的走勢有可能已見頂或見底。
【六】當K值和D值上升或下跌的速度減弱,傾斜度趨於平緩時,這是短期轉勢的預警信號。
其實,這六大法則中,最重點在第三法則,因為這也是最常用,但也可能是最”兇險”的法則.
眾所周知,全天下至今沒有一套百分百正確的技術方法.很多方法是很準,但是不是全准.換句話說,如果真有那種技術方法,股市就不存在了,因為全世界的鈔票都被你贏光了,誰還跟你玩呢?而第三法則是有很大程度的準確度,偏偏,有的時候,一旦突槌的時候,那也是讓你賠的最慘的時候.過去,我曾經幾度在操作期指時,當盤勢跌的很深後KD值都只剩下個位數,換句話說是10以下,這時出現金叉,我一進場買進,就高興不到多少時間,接著就是拐頭向下繼續下行,一下子就幾十上百點的葬身股海.
就因為有過幾次慘痛的教訓,所以我刻骨銘心的精心鑽研,我發誓我要找出能破解這現象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我比較幾千幅K線的前後走勢現象,終於讓我找到所謂的假金叉與假死叉.
所謂的假金叉,就是當金叉出現時,雖然KD值很低,但是你絕對不要一廂情願的認為反彈開始,而是要再等下一根K線的收盤價出現,如果金叉下一根K線的收盤價低於金叉的收盤價,那麼就可以斷言這是假金叉,既然金叉是假的,那就不具有買進的條件.反之,死叉的情形是一樣的,畢竟金叉與死叉是相對性的.
這樣操作一段時間之後,我總覺得雖然開盤程度已經又上一層樓了,但是仿佛還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鑽研後,我又領悟出不死金叉的道理.
所謂的不死金叉,就是當出現假金叉時,[金叉的下一根收盤價低於金叉收盤價]如果再下一根金叉的收盤價高於金叉的收盤價,那麼這金叉就可以稱之為不死金叉,換句話說這根金叉起死回生啦!其實,這現象在我四十年前剛剛炒股的時候,老一輩的股友就教過我,在K線上這就是兩陽包一陰,代表後勢看漲.反之,如果假死叉出現,你先別急著放空,必須再等下一根收盤價的結果.因為有可能兩陰包一陽.
說起來,兜兜轉轉了幾十年,我這研發的不死金叉與不死死叉,竟然可以完全的解釋所謂兩陽包一陰與兩陰包一陽的道理,所以說股市的道理是一樣的,正所謂真理只有一個.是驢就是驢是馬就是馬,絕對不能指鹿為馬.
好啦,今天這篇文章就到結尾了,大家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