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起,美元指數與台幣走勢開始呈現乖離,對於評價本幣是台幣的交易員或投資人來說,這是難得一見的投資黃金時期,一方面可以用USDTWD歷史低價買進便宜的美元,另一方面可以使用美元買進非美貨幣進行間接套利操作。
--- 以下為點數或專屬內容 ---
錯過第三季的投資人不需要惋惜沒跟進,你的等待是理性的,因為6~8月聯準會尚未明確表示縮減QE的可能性,而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昨天晚上的會後記者會才首次表示【央行的通膨任務目標以及就業目標已達成】,這表示聯準會已經準備好要縮減QE,並表示只要再看到一份【合理的】就業數據(包括非農人數及失業率),QE任務就算結束了,也就是說印鈔行動即將結束了。
川普下台後,聯準會風向明顯轉為鷹派主導,加上美國政府派出一向認為市場估值過高的葉倫媽媽擔任財政部長後,2月~5月可以說是新舊政府交接期,聯準會配合新政府就任的過渡時期按兵不動。而從6月開始,美國聯準會才開始派出各大委員在市場進行談話及演講,企圖以1.2兆美元的財政政策代替利率政策,在資金應用上由外循環轉變為內循環,可同時避免製造出更大的金融泡沫。
而拜登政府與葉倫的首要任務就是通過基礎建設法案、提高舉債上限,這樣才能安心開始削減QE,否則將面對財務及利率政策同時舉債的窘境。
很多人可能懷疑,上個月的非農數據相當差,為什麼會說就業目標已完成? 在2008年~2018年這段期間,曾經發生過非常多次非農就業人數反轉的戲碼,而且通常是在QE開始或結束前1~2個月,發生與預測的數值相反的結果,我個人認為不無可能是聯準會為了在政策宣布前抑制市場過熱期望的手段,因此不能排除10月及11月的非農就業人數出現突然發生飆高的情況。
如果在金融層面上的削減QE開始進行,這將逐步壓低美債的價格並推升殖利率上揚。美國身為第一個結束寬鬆的超級大國,美債投報率走高將吸引更大量的資金湧入美元市場,且美元在銀行間市場的調度也將逐漸偏緊,物以稀為貴,可以預想的是美元將在這波國際資金潮的追捧下持續升值一段時間,投資人仍可維持對美元升值的投資策略。
在投資方面有哪些可以注意的?
1.由於台幣相當強勢,僅持有美元可能會對沖掉美元升值的紅利,因此你必須進行非美貨幣的再投資,這樣才能展現出美元升值的價值以及應有的報酬率。
2.從第一點就可以排除國內大多數的美元商品(保單、換匯…),因為你要做的操作是【放空非美貨幣】,台灣90%以上的外匯商品掌握在銀行手中,而因為法規的關係,銀行【只能做多不能放空】,因此僅靠銀行賣的商品無法參與美元升值的額外紅利。(不要以為在銀行買美金就是做多美金,要記得台幣也在升值,在利率及手續費的不利影響下,單純買進美金可能反而會發生虧損) 。
3.若要操作美元升值,目前建議盡可能選擇主要國家的貨幣,如sell EUR/USD、sell GBP/USD、sell AUD/USD、sell NZD/USD、buy USD/CAD,暫且先不要操作USD/JPY,以免因削減QE後會造成資本市場的風險情緒,日圓身為避險貨幣,反而有升值的可能性。
4.就喜好長投的投資人來說,建議大家先看各貨幣對的日K,如果有顯著的趨勢線型出現,可以決定下單貨幣及進場時間點。
5.就短線操作的交易者來說,請留意以下幾個新聞,隨時有可能造成較大波動及投資機會:
美國基礎建設法案表決(下周一)、
美國參議院是否通過美國債務上限(9/30前)、
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失業率、
美國邊境開放時程
各國央行態度 (尤其是歐洲會否改變鴿派態度)
請記得10月份沒有聯準會FOMC會議,因此美元相對會平穩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