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主動投資者(高出低進的人),每次聽到有人質疑主動投資者永遠沒辦法超越大盤指數(例如大多數的股票基金)以及股票就是賭博這樣的誤解,都會令我感到難過。
簡單來說,大盤指數漲幅接近投資者獲利的平均值,如果有人低於平均值,那麼就一定有人超越平均值,這沒甚麼邏輯上的問題。大眾之所以對於主動投資者無法超越指數有迷思,關鍵在於股票市場之中,績效並不是常態分佈,而是集中在光譜的某一端。也就是說,並不是一半的人在平均之上,一半在平均之下。而是只有一到兩成的人超越了平均,而一成的人又拿走了市場八成以上的獲利。巴菲特自己身為一個主動投資者卻建議投資人做被動投資(買了不動),是因為超過半數以上的人連平均值都達不到。但是如果被動投資是唯一的聖杯,那麼就無法解釋為何還是有像巴菲特這樣的主動投資者屹立於市場。
股票是不是賭博?當然我不這麼認為。事實上,股票是比賭博還好一百萬倍的東西。大約在十多年前,我有一段時間很沉迷於賭場。剛開始進入賭場時,我稍微分析了一下每個遊戲的特性。賭場的遊戲我自己分類為三種,第一種是電子類的機台,低投注但是贏到Jackpot的機率很低,主要是老人消磨時間的遊戲。我是來贏錢的不是來消磨時間的,加上所有的設定都是賭場控制,這並不適合我。第二類就是需要有一些策略的像是德州樸克和21點。最後就是完全賭機率的,像是輪盤、骰子和百家樂。我個人比較偏好機率型的遊戲,本來是想從輪盤入手的,基本思路是因為只賭顏色大概也可以有五成的勝率。不過,仔細一看輪盤總共有36個號碼,紅黑各半,看似機率一半一半,實則不然。每個輪盤上還有兩個綠色的號碼0和00(美式輪盤,歐式則沒有00)。因為這兩個號碼的加入,所以只押顏色的勝率就降低為47%,一來一回賭客和賭場的機率優勢就差距了6%。只要賭客待的時間長,這個差距就讓賭場穩贏。
相較於德州撲克和21點只能押注自己的牌,百家樂具有另一種優勢,就是你也可以押注莊贏。反正就是兩副牌比大小,兩邊都可以押注。因此,我的賭場生涯就從百家樂開始。我自己想了一套策略(嗯,每個賭博的人都會說自己有一套策略,事後證明都是屁話)。結果第一個晚上就連贏十來把,而且是不間斷的贏。我剛開始覺得澳門的最小賭注很大,一把就要300港幣,但是人在賺錢的時候真的會無限自我膨脹。到後來因為一直贏,所有桌上的籌碼都是贏來的,因此我後來一注都下到1000─1200港幣。即使自我膨脹,和真正的豪客相比,還是小咖,我看過一次押20萬港幣的賭客,而且還不是在貴賓廳裡面。
總之,我第一個晚上就贏了大概十幾萬台幣,後來又試了好幾次都是賺錢。在澳門,通常下注最大的可以瞇牌。我在連贏十把以後,背後開始聚集了人,都在跟注。我雖然下注不是最大,不過後來真的旺到連下注最大的賭客都指定我瞇牌。
最著迷的期間,我曾經出差香港時,隔天下午的飛機,我特地早起,坐第一班船到澳門,中午再趕回香港搭飛機。當然,有經驗的賭徒,馬上就會猜到後來發生甚麼事。有了幾次成功的經驗以後,我對於自己的「賭博策略」深信不疑。後來還組團去澳門廝殺了一番,結果就是之前贏的全部都輸回去,還倒賠。回程時,我在機場免稅店看到一雙Ferragamo的皮鞋,如果我沒記錯,大概4000港幣,我還和朋友開玩笑說我們這一趟就輸了十來雙。之後不誇張,整整9年我每年都沒有在賭場贏過錢。中間也有改換別的賭戲,剛開始運氣還不錯,但整體也是賠。不過還好我沒有賭癮,我沉迷只是因為一直賺錢(策略正確?)而不是手癢。後來因為一直都沒贏錢,所以我也已經好幾年沒再去賭場了。
回到股票市場,我認為股票和賭博有根本的不同。首先,是報酬率的不對稱。股票可以漲十倍、百倍但是只能下跌100%。以賭博來說,勝率在四成以上的遊戲,大概的賠率都只有二倍,也就是說你輸了錢就沒了,贏了扣掉本金只能賺一倍,而且機率低於五成。然後隨著賠率愈高,勝率就愈低,運動彩券也是如此。
以輪盤來說,單押一個數字賠率高達35倍,但是你只有1/38的機會(36個數字加上0,00),也就是2.6%的贏面。反之,你有97.3%的機率輸掉本金。兩者相乘再相加(35×2.6%+(-1)×97.3%)可以得到期望值,也就是-0.053。這代表你每賭一次,平均來說就會輸掉5.3%(沉沒成本,類似股市的稅費)。
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百家樂的勝率也是低於五成。雖然你兩邊都可以押注,但是莊家6點時只有賠一半。也就是說有十分之一的機率,你押100,只能拿回150。這樣就形成了莊家和閒家兩邊機率的落差,而我們的期望值也就會低於1。某些賭桌設置要給荷官抽成的規定,你贏的錢還要被抽過路費,這更大幅降低期望值。
凱利公式(Kelly formula)能把機率和賠率納入計算,求出可以最大化期望值的投注比例。我不大相信每個賭客在進入賭場之前,有詳細的研究過自己贏的機率和期望值。如果思考過,一切都只是數學邏輯而已。賭客在賭規之下,本來就處於劣勢,如果想要戰勝數學則更是難上加難。
股票市場不同,即便是已經翻倍的股票,上漲的機率還是有可能大於五成,只要投資人仔細閱讀財報和了解產業就可以大幅提高勝率。
並且你看錯了還可以停損,控制損失在一定的範圍,然而賭博輸了就是全押的錢。一般來說,在股市只要不是太離譜的槓桿,要一口氣賠掉全部的錢,也是非常少見的。這等於是你全部的錢都押在一間公司,然後你買完就馬上破產或下市。我不是說不可能,但是機率很低。但是在賭場,輸錢就是可以這麼快。
相較於股票投資,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就接近賭博。大部分的衍生品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只是賭一個方向,上漲或下跌。加上保證金的操作,擴大槓桿不說,往上和往下的風險幾乎一樣大,可能開盤就破產。
股票其實把時間拉長來看,在大部分的國家報酬率幾乎都是表現最好的金融商品,甚至贏過房地產。
房地產過去的財富增值效益所以明顯,一是因為槓桿,二是不像股票有選股的問題,景氣循環來了,全部的房子都會漲,只是漲幅大小的問題。正確的理解價值和價格之間的關係,淡定的面對市場的波動,盡可能的閱讀財報和理解公司,你會發現不管是勝率、賠率、上下檔空間以及預期的報酬率,賭博和股票市場都不是在同一個水平之上。
我終於發現我不再去賭場的真正原因了,因為股票比賭博好玩太多。拜託,以後請大家不要再說投資股票的人都在賭博了。
一手牌輸掉10萬vs.一張股票漲50%,10年賭徒告白:投資股票才是正途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臉書部落格《中產階級之歌》
來源:風傳媒
時間:2019年8月13日
編輯:sagem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