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迷霧森林的原因自營家3103



  
APP收通知

發表時間 
+發文 換稿費

2

本篇最後由 自營家 於 2019/12/09 07:18:13 編輯

1) 交易某些時候和數學一樣, 好像有客觀正確的解答; 但發表分數時又很不一樣, 數學答案錯立刻得不到分數, 交易策略錯誤卻很可能得到分數, 運氣好時甚至是大大地得分! 而交易策略就算正確, 在運氣差的時候, 也會賠些小錢

2) 個性或觀念主宰著交易風格, 因此好的策略(包含交易時點)是要個人特製化的; 但正因為 [個人化] 的緣故, 別人很難用客觀邏輯給固執的人建言, 因為他很容易找出各式各樣的個人理由去合理化, 甚至還可以用上述第1點的賺到大錢來反駁; 這好比牛如果不喝水, 硬摁著頭也是沒用的!

3) 交易多是機率問題, 而機率的根本是長期與多次(ex: 100個明天), 因此用具有理論優勢的策略去做短線的操作(ex: 1個明天), 不必然會得到滿意或盈虧為正數的回報, 以結果論者還會去笑話他(這是哪一款狗屁優勢策略?)!

4) 一般學校學的科目通常是正向地教我們怎麼做. 如何解題才是正確的; 而交易正好相反, 常常反向地告訴我們哪些事情絕對不能做, 然後給它個高尚名稱 -- 紀律! 若要問到怎麼做才能像學科一樣肯定是正確的? 頂多得到一些打高空的教條與原則, 欠缺可操作性不說, 還不保證會賺錢

相關文章連結: [明天下雨機率30%] 給交易者的思考

看到綠角先生下面精采比喻的文章 --- 股票與果樹, 茲節錄一段以自勉! 雖然我與他對 [適時進出] 的看法南轅北轍, 但不影響我對他個人及文章的欣賞!
以下節錄自原文 :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7/07/blog-post_4334.html

在投資的路上,你會像是一隻烏龜,慢慢的走一圈圈的跑道,每一圈都會有兔子,通常還好幾隻,跑在你前面,說你這種跑法,真是遜到爆,看看他們跑多快。 嚴重的落後讓你也很想當兔子,跟他們一起跑。 假如你知道,兔子的腿是”運氣”作的,運氣用光,牠就跑不動了。 你一定會很高興的跟牠揮揮手,說”再見囉,兔子”。 因為你知道,將來某個時候,那年跑贏你的兔子會躺在路邊,沒力氣的跟你說”沒想到真的再見面了!”不過,你必需面對的挑戰,就是年復一年,都會有兔子出來嘲笑你。 你只要知道,每年可以嘲笑你的,不會是同一隻兔子。

2

重理論且見於實單 --- 全職操作並寫分享文10多年來, 一貫風格為匿名且無償(缺錢會自行面向市場)

羅威麟

  回覆時間 2019/12/10 14:29:39

受教了


論謀略

  回覆時間 2019/12/10 14:51:18

今天在外面上法定的證照課程,無聊至極,所以看了好多人的文章,留一點閱讀心得

如果有冒犯,敬請見諒賜教

版主的系列文章,似乎都是引用由學者做出來的論文

而實務上,學者一般對於投資,都是失敗者,因此引用其對於如何成功的看法,適妥性仍需討論

決大多數的投資人之所以失敗

原因無他

幾乎都是由以下幾點造成

1.沒有正確學習
2.不斷改變投資方式
3.能夠忍受套牢,不能忍受不把小獲利的股票賣掉
4.永遠喜歡攤平,買錯之後,持續加碼,一錯再錯
5.人家興奮時貪婪,崩盤時恐懼

贏家態度是可以練習的,問題在於是學習贏家,還是學習輸家
實務上
國際大贏家,用家產,證明自己

國際大輸家,發表大學論文,安慰自己

淺見,請勿見怪

小弟文章皆屬個人理財日記,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議及推介,禁止讀者使用文章內容作為投資指引,獨立思考,並且做出獨立的投資決策,方為致勝之道

自營家

  回覆時間 2019/12/10 15:05:31

本篇最後由 自營家 於 2019/12/10 15:15:06 編輯

以下引用由 論不敗 在 2019/12/10 14:51:18 所發表的內容:
今天在外面上法定的證照課程,無聊至極,所以看了好多人的文章,留一點閱讀心得
如果有冒犯,敬請見諒賜教
版主的系列文章,似乎都是引用由學者做出來的論文
而實務上,學者一般對於投資,都是失敗者,因此引用其對於如何成功的看法,適妥性仍需討論
決大多數的投資人之所以失敗
原因無他
幾乎都是由以下幾點造成
1.沒有正確學習
2.不斷改變投資方式
3.能夠忍受套牢,不能忍受不把小獲利的股票賣掉 .....

謝謝您的指教! 不過, 您可能誤會大了! 我的文章皆是自從2007年開始全職操作後, 至今超過12年的個人心得與體悟, 我還真不知哪邊是引用了哪一個學者做出來的論文? 我斷續寫文10幾年來, 只要是引用的都會標明出處, 若沒寫出處亦即個人主觀看法與評論! 您可以不認同, 但說是引用...? 若有疏漏煩請指正!

重理論且見於實單 --- 全職操作並寫分享文10多年來, 一貫風格為匿名且無償(缺錢會自行面向市場)

論謀略

  回覆時間 2019/12/10 15:45:59

抱歉
我是指類似引用

蒙蒂卡羅實驗

並非說您的見解為引用

~~事實上,我的理論幾乎都是引用,所以引用是很好的事情,只是,我都是引用國際股神這部分~~

多有冒犯,在此致歉

小弟文章皆屬個人理財日記,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議及推介,禁止讀者使用文章內容作為投資指引,獨立思考,並且做出獨立的投資決策,方為致勝之道

自營家

  回覆時間 2019/12/10 16:14:36

以下引用由 論不敗 在 2019/12/10 15:45:59 所發表的內容:
抱歉
我是指類似引用
蒙蒂卡羅實驗
並非說您的見解為引用
~~事實上,我的理論幾乎都是引用,所以引用是很好的事情,只是,我都是引用國際股神這部分~~
多有冒犯,在此致歉

感謝您的回覆! 引用幣圖誌的蒙地卡羅相關文章(不是論文, 作者也非學者), 是寫文時替自己的見解找尋科學客觀論據; 另一篇 紀律背後的殘酷真相 提到的 塔雷伯(Taleb, 書的作者, 職業是交易員, 他寫的 隨機致富的陷阱 在交易圈算有名), 也是找名人來呼應我個人的經驗和見解

其他篇或許都有類似情事 --- 觀點都是我的, 會另找背書...的模式; 我也不是啥學者, 只是個有著12年全職經驗的交易員而已! 至於引用國際股神, 可能是我閱讀還不夠廣, 或者是文章還沒需要拉他們來背書.

重理論且見於實單 --- 全職操作並寫分享文10多年來, 一貫風格為匿名且無償(缺錢會自行面向市場)

sagemao

X 9
  回覆時間 2019/12/16 01:22:36

Sage Mao

本主題只有一頁。
作者上一篇主題作者上一篇 作者下一篇作者下一篇主題

回上一頁回上一頁

回頁頂 回頁頂

聚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a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2287755 商城客服時間:台北週一至週五9:00~12:00、13:00~18:00 [ 聯絡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