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本書花了筆者超過五年的時間,實際交易數萬次,內容除了介紹股市贏家的心法外,對於選擇權的描述更是詳盡而精闢。實際上,投資人只要徹底了解選擇權市場,並有一段時間的歷練,選擇權市場將會成為投資人的大金礦,可以無限的予取予求,累積財富。
書中介紹的選擇權結構與操作策略運用,確實能真正進入選擇權的核心與精髓部分,而且所有理論的邏輯都非常嚴謹而縝密,並經實務上的經驗證明,絕對經得起最嚴格的考驗,可以讓投資人在操作選擇權時,完全發揮它的功能與特色,進而達到最佳的獲利與最低的風險,這在所有同類型書中是絕無僅有的。
其實在金融投資市場裡,特別是選擇權市場中,一般投資人很難有正確的認知,並且難有贏家的操作模式,對於本書的出版上市,相信絕對會衝擊選擇權市場,不僅將成為介紹選擇權的經典著作,同時也會是選擇權的標準工具教科書之一。
初次接觸金融市場大約是在1988年左右,那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全民風行金錢遊戲,整個台灣社會幾乎都瀰漫著一股極其濃厚的投機風氣。
當時的台灣社會除了全民瘋股票之外,房市的飆漲、各種商品(如蘭花、石頭、藝術品等)的炒作及賭博風氣如六合彩等更是盛行一時。在那個年代,絕大多數的股票投資人連最基本的股票知識都所知有限,也不用去了解那麼多,反正股票隨便買都會大漲。那時的我,對股票的認知仍如初生兒般一無所知,真正引發我高度興趣的是台式六合彩。
那時的台式六合彩是將港號六合彩所抽取出1-42的其中6個號碼重新由小到大排列,再以每相鄰的2個號碼做組合,形成台號兩碼五組及特三尾一組,並根據每個台號兩碼的情形給予不同的賭倍。然而當時的台號兩碼的期望值平均差異頗大,以台號12為例,平均出現的機率約為1/10.8,但其賭倍卻高達12倍,期望值高達1.11;而特三尾由於賭倍一律為500倍,每個號碼的機率差距懸殊,由數學計算理論值最高的號碼機率約為3.2/1000,最低約為0.1 /1000,期望值則分別為1.6及0.05,若再實際以當時過去10年的統計資料去觀察,所得到的統計值與理論值幾乎是一致的。
這是我第一次有投資「不對稱」的體驗。數年後,我在市場上投資股票,投資上起起伏伏,但在那段時間裡,我並未真正擁有股票的專業知識與操作技巧,有的只是投機式的行為,因此,在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後,也遭遇了慘賠的應有結果。2002年初,台股指數選擇權剛上市不久,我便毅然投入這個投資領域,起初是抱持著無窮的希望與幻想,真正投入後才體會選擇權的可怕之處。我有好幾次的投入都是買較深度價外的選擇權,當時無論指數如何波動,我所買的選擇權權利金幾乎是不動如山,再加上當時的手續費交易成本極高,有好幾次我所有的部位最後都歸零,所投入的資金如石沉大海,沒多久便付之闕如,等到夢醒時,才發現存款已幾乎告罄。
當時我所面臨的問題是,我是否應該離開這個金融市場?還是我必須真正用心投入,尤其是在選擇權的專業領域裡?我開始評估自我在智力思維上及在性格執行上是否適合,經過仔細評估後,我認為這樣的領域其實是再適合我不過,於是便全心投入,甚至成為一個全職的專業操盤手,自此與選擇權結下了一世的緣分。
在這一段時間裡,我累積了近十萬次的選擇權操作經驗,花了逾一萬小時的時間苦心思考及研究,其中我曾擁有無數次操作成功獲利的喜悅,更有無數次失敗虧損的經驗,成功獲利固然使人雀躍,然而失敗虧損才真正使人成長。選擇權這個金融商品不只使我著迷,對於它我更是有如宗教一般的狂熱喜愛。
在這段時間裡,我也曾接觸無數的投資朋友,並將我的研究、操作心得與經驗跟他們分享。去年(2007)我決定將一部分的研究心得著作成冊,希望可以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分享給更多有緣的投資讀者,幫助他們在操作上獲利。
推薦序(一)
認 識俊超是在大學就讀的時候,經歷了二十多年,這位好友始終沒有改變原來熱情、灑脫與直率的性格。就我認識的俊超,實際上總是與一般人有著不一樣的性格區 別,對於其所喜愛之事物,更是具備多數人無法比擬的專注與毅力。另一方面,他對於許多事情常有獨到的見解,邏輯嚴謹而縝密,並總能跳脫舊有思維,開創新的 視野與格局。
最近幾年來,俊超幾乎是傾全部的心血與時間投入選擇權的領域,就此領域而言,他幾乎是研究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近幾次與他面談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對於選擇權或金融市場的切入點主要不是從技術面、基本面,而是自繁複的財務工程出發,他的論點也總是在實務經驗上獲得驗證。
雖然我是一位高科技產業人員,卻由於經常性的接觸,使我對於金融產業並不陌生,而我始終認為俊超是這個行業裡特別卓越的一位,這並非對於好友的溢美恭維之詞,而是許多我所認識金融行業資深人員的共同觀點。
欣聞好友在金融方面的新著作,拜讀後真是令人相當讚嘆,今有幸為之寫序,相信這本書的上市也是廣大投資讀者的一大福音。
碩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掌孝臺
推薦序(二)
約 在五年前,那時我是群益證券海山分公司的負責人,俊超兄則為本公司的客戶。在眾多客戶中,我會特別留意這位客戶並非由於他的資金,那時以他的操作資金規模 而言,真的是非常不起眼到不會令人特別留意,會令我印象深刻是因為,俊超兄在當時幾乎只操作選擇權,這在那個時空背景下的投資人是非常罕見的。更特別的一 點是,俊超兄的操作以策略為主,且幾乎以站在選擇權的賣方居多,策略非常靈活而彈性的做各種部位調整,獲利也相當穩定而持續。
由 於本人在金融業服務並投入多年,對於選擇權也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因此認識了俊超兄這位客戶,更進一步成為好友。我們經常會在收盤的午後一起暢談金融趨勢、 策略及分享選擇權的研究心得。就我對俊超兄的觀察與了解,他是一位聰明過人、熱情洋溢、正直而具理想性的人,對於喜好事物領域所投入的心血更是百分之百。
後來俊超兄由於私人緣故從北部遷移至中部,與他的聯繫便無法像以往密切,只是每隔一段時間見面,都會發現俊超兄在金融市場尤其是選擇權方面的功力又提升了不少,去年底(2007年)的一次面敘,更驚覺他在選擇權上的造詣已達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境界。
俊超兄更不吝嗇的將研究所得著作發表,雖然這只是其研究心得的一部分,然而拜讀之後著實令我眼界大開。有幸能為本著作撰寫推薦序,我以一位資深而專業的從業人員向廣大的投資人推薦,這的確是一本相當難得而且必備的金融理財投資書籍。
群益證券經紀部
副總裁 吳洪志
推薦序(三)
「資訊不對稱」在金融市場中是常態現象,「資訊」往往是某些利益團體影響市場的最佳工具,一般投資人十分容易被各種紛亂複雜的資訊左右,成為犧牲品。
2001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史提葛理茲等三位教授提出的「不對稱資訊市場分析」,說明了整個人類經濟活動的理論基礎,在所有商業活動中,只要能掌控「不對稱」 的因素就是成功者。因為在市場上居於領先地位的強者,一定有其弱點,弱勢者若能從「不對稱」的角度切入,就容易取得通往成功之道的門票。
金融市場中,任何投資者所做出的買賣決策交易,都是源自於對其所掌握資訊做出的分析和判斷。對投資者而言,無論這種分析和判斷是否專業,面對錯綜複雜、甚至完全相反的資訊,要做出準確的判斷是非常困難的,但這並不意味無跡可循。
王 俊超先生在期貨選擇權投資操盤的經驗十分豐富,對於選擇權的研究更有其獨到的見解,《坐擁金礦》這本書非常難得的提出了「不對稱觀念」,這也是坊間有關選 擇權著作中首次所見,他不但提出觀念說,更提供讀者量化的做法及指引,實屬難能可貴。透過這本難得的精心著作,相信必可爲所有面對不對稱資訊的投資人帶來 新的啟示。
中華民國期貨業商業同業公會
秘書長 謝夢龍
推薦序(四)
在台灣的股市裡,近20年來有相當多的投資人投入其中,多數投資人長期投資的結果往往是傷痕累累,能真正長期在股市獲利的人可謂少之又少,能獲取大利潤的投資人更猶如鳳毛麟角。
究其原因,實則為多數的投資人沒有一個穩健獲利的方式,投資人投資股票、期貨、選擇權往往隨興之所致,沒有一定的準則與依循,其次則為資金規劃與風險管理不當,使投資人很容易產生嚴重的虧損。
《坐擁金礦》這本書以平實的故事介紹股市投資心法,讓讀者可以清楚了解一般贏家的投資之道,同時也告誡投資人許多股市投資應注意的事項。
本書最大的特色有兩部分,一部分在於金融戰略方面,我個人認為,金融戰略應該是金融投資上最重要的一環,然而這一部分卻也是多數財經書籍較少著墨的,以致於容易爲多數投資人所忽略,這是相當可惜的。
另一部分則在於選擇權方面,本書的內容相當精采,堪稱國內介紹選擇權最經典的書籍。書內對於選擇權的介紹相當廣泛而深入,並將其特性描述得相當詳細,相信可對投資人的選擇權操作獲利有莫大的幫助,因此我認為本書應是市場所有投資朋友必備的讀物。
康和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黃貽寬
推薦序(五)
在市場多年來,閱讀過無數的金融投資理財書籍,這些書籍多數內容均為介紹技術、理財觀念、統計分析等部分,但能以相當嚴謹的態度去探討,並以財務工程的角度去做分析的國內財經書籍可謂相當的少。
有些則是屬於教科書之類的書籍,除了理論相當艱澀難懂外,書籍的內容也欠缺實例的驗證,更重要的是,許多書上的論點可能都會有某方面的缺失,這樣的論述或許會誤導投資人,使投資人在投資上產生不利的結果。
而能將邏輯思維靈活彈性運用之《坐擁金礦》,則以嚴謹的論述將這些觀念介紹給投資朋友,其在金融戰略上的觀念都相當精采而具有深度,尤其是在選擇權的介紹及交易策略變化,幾乎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書中的典範。
一般投資者也明瞭長期投資若要穩健的獲利,重要的不僅是對於投資商品的趨勢研判,更要重視投資資金及風險的管理,因為人為的判斷有對有錯,但良好的資金與風險管理卻能讓我們立於不敗之地,就這部分而言,本書介紹的內容相當詳盡,足以做為投資人參閱的依據。
希望一般的投資大眾都能閱讀此書,如此對於投資人整體投資觀念的提升與實務操作的績效,相信都將有莫大的助益。
元富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蔡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