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讓我們來呈現一下市場投資人每天看到的報價資訊是什麼樣的情況。盤中我們可以看到類似以下的資料跳動,買賣搓和的張數與價位呈現在成交明細的報表中,量價圖就是依據不同成交價位累積的成交量所繪製出來的柱狀圖。
在收盤後,今天在不同價位的柱狀圖,所呈現的張數就是該價位在當日買方與賣方在盤中搓和的張數,這些張數的加總就是當日的成交量。以宏達電(2498)為例子,他在99/02/26日,324這個價格成交的張數是579張,在322這個價格成交的張數是158張,在319這個價格成交的張數是764張,在316這個價格成交的張數是316張。
以上資料是來自免費資訊雅虎奇摩股市的量價變化圖,只要進入該網站打入股票代碼,就可以查詢類似的資訊,不止雅虎奇摩有這類資訊,在許多金融資訊網站或者看盤軟體都有提供類似的功能,例如以下版本的量價圖是來自PCHOME股市。呈現的方式一樣是以橫軸X為成交量,縱軸Y是成交價來作圖。
在雅虎奇摩股市量價圖尚未改版前,他的量價變化圖是以X軸為成交價,Y軸為成交量來呈現,如以下的格式:
這種「量價分佈圖」的好處是幫助投資人把報表數據簡化成清楚的圖像,從量價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價格的支撐跟壓力。例如上圖,當日的收盤價收最高,收在324元,324元以下都是當日的支撐。但是我一直有個疑問,如果不知道量能的內涵是不是會有誤判?只看價格的波動,怎麼知道成交量的內容是什麼樣的變化?於是我們透過資料考掘的技術,將以上看到的量價圖進化成兩張圖,把構築成交量的「買盤」與「賣盤」拆開。變成進階版的量價圖,變成透視版的量價圖,如下:
紅達電(2498)買盤的量價分佈圖
紅達電(2498)賣盤的量價分佈圖
我們將原本成交搓和的買盤與賣盤的圖切開成兩張圖,並且用顏色差異來顯示不同的持股分級,例如紅色區塊代表千張以上,橘色區塊代表八百張到一千張,以,淺橘色代表六百張到八百張,黃色代表四百張到六百張,綠色代表兩百張到四百張,淺綠色代表代表一百張到兩百張,更淺的綠色代表五十張到一百張,淺藍色區塊是四十張到五十張,藍色代表三十張到四十張,更深的藍色就是二十張以下的小戶區。持股級對照的概念來自氣象學。色彩上標示大戶是偏紅,小戶偏藍冷色系。顏色火紅火熱大表大戶的比例越高,反之顏色越偏冷,則是相對小戶參與的比重比較高;以上圖宏達電(2498)為例,賣盤偏藍,買盤偏紅,因此我們的判斷這檔的漲勢有籌碼的基礎,大戶偏多。